天天百科

腊八节:祭祀祈福 喝腊八粥(大人小孩 保养健脾 驱寒补暖)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个说法:“腊八日子不用拣,大吉大利福寿锦。”平常大家无论多么忌讳“8”这个数字,但对于腊月初八的这个“8”却甚是喜欢,因为腊八是从老祖宗那里流传下来的不折不扣的大好日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关于腊八节的文化可不止吃腊八粥这么简单,那么关于腊八节 ,还有哪些流传故事、风俗习惯呢?

今天,就把这些故事讲给孩子吧~

十二月缘何叫腊月

腊八节的名称是建立在“腊月”,那么,农历的十二月为什么要叫腊月呢?据悉,在我国远古时代,“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是一种古老的岁末祭祀仪式,也叫蜡。而实际上,腊与蜡还是有所区别的。腊就是“猎”,猎取百兽来祀先;而蜡则是“索”,是聚集万物来敬神。“腊祀先祖,蜡报百神,同日而异祭也。”

腊八节的由来据《祀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由于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还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称为“法宝节”。在南北朝,开始固定于腊月初八。

关于腊八节的民间传说

我国地域广阔,有着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对于腊八节的风俗是东、西、南、北各不相同。

腊八粥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还叫七宝五味粥。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达到最鼎盛。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还去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不仅是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祭祀腊八节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

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腊八蒜

在华北地区,初八这一天还有“腊八把账算一算”的说法,由此诞生了传统小吃“腊八蒜”,腊八蒜的“蒜”同“算”,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一年的收支在这天算清楚,算出盈亏,债主会在年前派伙计去催债,送上一些腊八蒜,含蓄的表达收账。腊八蒜浑身碧绿味道酸中裹辣、酸酸甜甜非常爽口。腊八节,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文化腊八节流传一千多年,古人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祷丰收和吉祥,配上一碗香甜的腊八粥,传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腊八节,母亲总会熬一锅喷香的腊八粥,香甜的腊八粥滑过舌尖,顺喉而下,家的温暖就随着腊八粥浸润着心田。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过了腊八就是年,人们开始宰杀年猪,置办年货。对于异乡人而言,家乡是自己永远的归宿。无论在哪打拼,家乡永远都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腊八粥,是游子的阵阵乡愁,想念家乡的人,家乡的事。所以,今天一定不要忘记跟家人一起吃碗腊八粥哦。

如果觉得《腊八节:祭祀祈福 喝腊八粥(大人小孩 保养健脾 驱寒补暖)》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