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名句新解之我见1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8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图: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点击右上方蓝字关注

本期名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名句出处:古龙《楚留香传奇》/《三少爷的剑》

武侠小说,当年风靡一时。

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武侠四大家的著作,年少时曾沉迷、拜读过诸多名篇。

当年,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谈不上有何阅历的乡野小子,自然会被那字里行间的快意恩仇、爱恨热血、侠肝义胆、绝技奇遇深深吸引。

谁能说得清,那时有多少懵懂少年,曾做过策马仗剑走江湖的武侠梦?我,自然也曾是其中一个。

江湖,武侠世界里的江湖,有一种虽奇诡虚幻却恢弘浪漫的美学意象,无疑已是中国文化构成中抹不去的一代记忆。

江湖,本是实指,有江、有湖。江有长江、赣江、钱塘江、珠江、漓江、香江;湖有西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千岛湖......等等。

武侠四大家中,金庸生于浙江海宁,梁羽生生于广西蒙山,古龙原籍江西南昌,温瑞安祖籍广东梅县,都是有江、有湖的地方。

我生于中原,成年之前,没有见过江,也不曾见过湖——当年我对江湖的想象,都在这些武侠大家的小说中。

江湖,也是一种代称。古龙曾经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即是江湖。

但,古龙这句话明显不对。

因为,江湖一向有个鲜明的对立面,可以叫朝廷,也可以叫庙堂。范仲淹就曾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有人的地方,除了江湖,还有朝廷。人可以是江湖,也可以是庙堂。

甚至,江湖里本也并不都是武侠,习武之人只是江湖的一部分,还有不习武的隐士、农夫、渔民、手艺人、落魄文士、商人、工匠,等等。

所以,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只是“以武犯禁者”之流的游戏场、名利场、交际场。

武侠的江湖,只是存在于想象中。

如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一样,不管是劫富济贫、除暴安良,还是快意恩仇、替天行道,杀人不偿命这事,只是存在于想象中。

如同“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一样,不管是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小李飞刀、大悲赋,还是倚天剑、屠龙刀、霸王枪、孔雀翎、离别钩,只是存在于想象中。

如同“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一样,不管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还是明教、丐帮、逍遥派、江南霹雳堂、蜀中唐门,只是存在于想象中。

但,古龙所说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件事,却不只是存在于想象中——因为,人在庙堂、人在乡野、人在商界、人在职场……也都一样会常有身不由己之时。

02他们,都是江湖人

武侠小说能够自成一派,在中国是有深厚文化基础的。这其中,但说“江湖”一词的文化意象传承,数千年来就从未断绝。

江湖一词,似乎最早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原句为:“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里,江湖二字,可以解为实指,也可以看作代称。这个代称,自然不是武侠的江湖,而是闲散隐退的逍遥民间。

在中国文化的历代名人中,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宋朝的苏轼、辛弃疾、陆游,元朝的关汉卿……无疑都是有江湖情怀、侠义心肠的代表性人物。

唐朝的江湖情怀,始于唐玄宗李隆基。他在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时,曾有诗云:“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可见,当时的江湖,与城阙相对立。江湖,已经是高人隐士栖息之所的代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在送族弟时吟有“江湖发秀色,草木含荣滋“之句;在赠僧朝美时,又留下“高价倾宇宙,馀晖照江湖“之叹。李白的江湖,有“十步杀一人”的豪情,也有“千里不留行”的洒脱。

杜甫的命运更凄惨些,所以他的诗作中,江湖味更浓。

他怀念李白时说:“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战乱之中他感慨:“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时危兵甲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向非戎事备征伐,君肯辛苦越江湖“。苦难经历的多了,难免也要发发牢骚:“十载江湖客,茫茫迟暮心”;”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皓首江湖客,钩帘独未眠“;”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

——杜甫的一生,才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相比杜甫,白居易的命运似乎好一些,不过也是生于乱世、再遭贬谪,又关心民众疾苦,所以也多有江湖之叹。

他论男女情爱:“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他读谢灵运诗:“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他效仿陶渊明:“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他不得意时打算:“明年身若健,便拟江湖去”;“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他对朋友说:“我本江湖上,悠悠任运身。朝随卖药客,暮伴钓鱼人”;赋闲日久他又感慨:“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

当然,还有一个杜荀鹤: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宋朝的江湖情怀,因两个人、两句话,而让“江湖”这个文化意象更为饱满:一是范仲淹的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去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是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领军人物,笔下更有侠士做派,他说“旌旗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

燕赵奇士辛弃疾,武功盖世,一生侠义之气豪情冲天,曾率五十余人袭击数万人敌营,擒叛徒张安国交朝廷处决,英雄气概,不比金庸笔下的乔峰逊色。

他在会稽蓬莱阁怀古:“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他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而今别恨满江湖。怎消除。算何如。”想起金贼未灭、江山未复:”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陆游的江湖情,多少和辛弃疾有些相近,他在夜泊水村时感慨:“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风雨大作之时,他听到:“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面对朝廷的不作为,他也只能:“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十载江湖,行歌沽酒,不到京华”。

从辛弃疾和陆游身上,就足以懂得,为什么金庸会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当然,金庸笔下那个写出《九阴真经》的黄裳,也是个地道的江湖人:“扁舟寓兴,江湖上、无人知道名姓。”

相比唐宋,人分四等时的元朝,侠客、文士、高人、隐者多是身在江湖。

元曲大家关汉卿,在《杂剧·温太真玉镜台》中说:“想着我气卷江湖,学贯珠玑,又不是年近桑榆,怎把金马玉堂、锦心绣口,都觑的似有如无? ”。在《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写有:“我敢断人生死无差,生则便生,死则便死,相法中无有不准.江湖上谁不知道肉眼通神相! ”

乔吉的“时时酒圣,处处诗禅,烟霞状元,江湖醉仙,笑谈便是编修院。留连,批风抹月四十年。”;薛昂夫的“施展出江湖气概,抖擞出风月情怀”; 汤舜民的“江湖已半生,伤心一事无成”……都是江湖情怀、传世妙句。

03人在不在江湖,身从不由己

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和唐诗、宋词、元曲里的江湖,精神实质一脉相承。

江湖里,没有庙堂中的尊卑礼序、律法规矩,也没有民间的辛苦劳作、婚丧嫁娶,更没有家常的锅碗瓢盆、传宗接代。

有一身武功、一把好剑,就能快意江湖,爱可爱的人、杀该杀的人、报能报的仇、争传世的名、做想做的事。

可以孑然一身,四海为家,做个独行侠;也可以开宗立派,自成一代宗师。

因为现实生活的不自由,才有了武侠世界、江湖人间。

江湖的世界,已经远比现实世界更自由、更能随心所欲:一次奇遇,就能习得天下无敌的武功秘籍,拿到睥睨武林的神兵利器;原本寂寂无名的穷小子,一夜之间就能声名鹊起,统领百年帮派;有神功护体,无论多少暗杀、刺杀、追杀,都能化险为夷。

洪七公可以去皇帝的御膳房偷东西吃而不被抓到;老顽童可以睡了段皇爷的妃子一个人跑掉;楚留香偷东西前甚至会先通知对方做好防范;例无虚发的小李飞刀总能战无不胜。

可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即使是在完全臆想出的武侠江湖里,也没有这种绝对的自由。

段誉还是要接班做皇上,乔峰最后还是被赶去了大辽,郭靖要去守襄阳,杨过与小龙女不得不分别十六载,李寻欢满怀矛盾将家产送给林诗音当嫁妆,为剑术入魔的燕十三最终选择刺穿自己的咽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不在江湖,身更不由己。

身在庙堂,对天家要忠,对父母要孝,对百姓要仁,对同僚要义;要守礼,要遵法,要守纪,若做不到、不去做,自然时时不能安稳,也会时时有人推你去做。

身在民间,要种地、要捕鱼、要摆摊、要做工,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要油盐酱醋,要婚丧嫁娶,也要交税、纳贡、服劳役。

身若不受制于自己,就会受制于亲人,或是受制于家国天下。

即使白手起家,总也要凡事循道而行。

即使是出了家,总也要守清规戒律。

人人生而自由,但自由的从来不是身,而是心——身只是个容器、工具。

苏东坡曾有诗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如果连苏东坡这样的人物,都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身;如果连古龙这样的武侠大家,都是身不由己,那我们就该认识到:世上从未有过绝对的自由,我们推不掉身上该负的责任。

唯有修身、养心,身心合一,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寻获真正的自由。

若身不由己,且让心先自由。

——END——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游梵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一生念念不忘。一句话里,有感触万千;一句话里,也有真知灼见。一句话的事,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游梵愿与诸君一起,换一个视角重新解读那些光耀千古、传颂中外的种种名句,希图读满1000句。

如果觉得《名句新解之我见12: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