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寒露养生别养错(这几点需要知道)

2023-06-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寒露节气来了,该如何养生?

斗转星移,不觉间已到了寒露节气。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寒露节气最大的特点就是凉气徐来,其实这个时候,北方已进入了冬季,南方已进入了深秋,人们已经跟今年火热的夏天彻底告别。这个节气中,会看到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雀鸟都不见了,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这是自然的力量,无论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存在,它都一直存在着。这种力量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寒露节气,大自然的动物和植物都在努力改变着,以适应这个季节的变化,那么,我们在这个季节如何保养身体也成为我们生活中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要防止凉气偷偷的侵袭,以免外感病邪而出现伤寒(感冒)。寒露正处于凉热交替的一个季节,特别是晚上睡觉一定有之一,防凉保暖保暖,如果说春雨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秋凉就会随热潜入夜,伤寒不觉中。你们夏天的余热在寒露仍有残留,很多时候因为贪图凉快,就会不知不觉的就着凉感冒。俗话说得好,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个时候就不要露身体露腿露肚脐了!有经验的人这个时候出门都会多带一件长袖衫,睡觉备上一条薄被子。

其次注重清淡饮食,早睡早起和润肺防燥。不要急着去忙秋冬进补的事,寒露还不是壮阳补身的好时节,因为天气很干燥,壮阳无异于干蒸,使人更干更燥,易上火心烦。狗肉羊肉都不是寒露的应节食材。防燥也不要动不动就吃清热解毒之类。寒凉的药茶,药汤甚至个别普通的食材均不宜在寒露节气多饮多食。如苦瓜,西瓜就是不应节气的蔬果,又如清热解毒的凉茶。这些不是使人体的阳气收敛,而且损耗人体的阳气。古来就有秋冬养阴的说法,说的是养,不是说补也不是说损耗!

说到秋冬养阴,很多人的观念是错的。秋冬季节,大自然阳消阴长,阳气回收,阴气生长,人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不要壮阳了,要顺着阴气的生长。这是自然规律,你不跟这个来,就是跟大自然对抗,对抗的结果一二天看不出什么来,等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大家都有能量生长的时候,你没有了,你跟不上节奏了,你就不会适应接下来夏天的变化,就会生病。

说具体点,秋冬养阴不是说要补阴,这个阴是自然生发的阴气变化,你只需要跟上它,养着它,不要破坏它这种变化。因为秋冬阳气收敛的,往哪收?一方面是大自然减少了给予,降温了。二是人体为了适应它的降温,阳气不再拼命的打开毛孔往外发散,而是把阳气收回来,怎么收,先把毛孔收一收,不外泄了,这样寒凉之气就很难以跑进来。你不收,还像夏天一样哗啦啦的往外扩张,毛孔都打开着,寒凉就往毛孔里钻,容易得伤寒。所以说秋冬养阴不是补这个补那个,而是重点是不要让阳气亢奋起来,要平静,要容缓,要清心寡欲。养阴要多吃清凉食物是错误的养生观。

所以寒露养生依然要养阴,而最好的养阴就是防止阳气亢奋,而不是打击阳气,多吃清凉食品是打击阳气的做法,阳气是什么?身体的能量,身体最重要的动能,清凉食物会阻碍阳气的生发和循行,降低某些脏腑的活力,过食会导致阴阳不调而生病。那么阳气收回来了,吃的食物又转化成阳气,怎么样不让他亢奋呢?首先就是节欲,首当其冲就是减少房事。二是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熬夜最易使阳气亢奋往外跑,都跑光了怎么抵御气温的下降呢?三是饮食合于时令变化: 忌辣宜酸,宜凉平温性食物,近期适量食用偏酸味的水果(如葡萄、苹果、酸橙子、柚子、柠檬等)以及白色的食物(如白豆、白菜、白蘑菇、百合、白萝卜、菜花、白梨、莲藕等),有助于养阴及收敛阳气。

最后就是不要剧烈运动,大汗淋漓是寒露养生的大忌。由于人受自然影响,阳气收敛,此时人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并且柔韧性减弱,太过剧烈的运动易拉伤。而且秋季干燥缺水,高强度运动会大量消耗人体津液,给人体代谢产生压力,导致身体难以跟上节气变化的节奏。再有就是大汗淋漓后,毛孔洞开,凉风更易入侵体内引起伤寒感冒。这个时候适宜做一些缓慢的有氧运动,如打太极拳。

寒露说来就来,你感觉到真正的秋凉了吗?为了健康的身体,行动起来,把身体养起来!

如果觉得《寒露养生别养错(这几点需要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