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修身格言)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

2023-06-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启予国学《修身格言365》 284

【格言】

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养性延命录》

【译文】

身处壮年却放纵于声色犬马的人会身体虚弱甚至过早夭折。

【解读】

《养性延命录》是陶弘景的著作。本书辑录了上自炎黄、下至魏晋之间的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是道教史上对养生术的一次大总结,它反映了道教学者对益寿延年的高度重视。

声色犬马有害于身心,这是历代养生著作所强调的,更是家训、戒子等传家书训谆谆教导的。年轻时沉溺于“声”“色”等娱乐之中,必定会对人的身体有所消耗,会导致身体衰弱,以至于早亡。所以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非常重视“身”的保养。孔子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强健身体,延长性命更是普罗大众所追求的,上至一朝天子,下至平民布衣都希望自己身体康健,长生不老。

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沉溺于声色犬马呢?为什么还会有人因此而早夭呢?那就是贪欲所致,人们在富贵享乐面前,往往会被欲望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本心,只追逐当下的享乐而忘记了保养身体。

声色犬马仅仅有害于肉身吗?

声色犬马不仅仅有害于肉身更加会损害德行。宋代苏辙在《历代论·汉昭帝》中曾写道:“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声色犬马会导致人的“志”乱。志是什么呢?志的本义为志向,就是心之所向。就是心发出的意向。代表了人的德行。志之乱,就是德行的损减。

所以如果想保身,更重要的是要修养德行。《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孔子更是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说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气质变化,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所谓“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所以,壮时不仅仅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作者:启予弟子张宝华天正

如果觉得《(修身格言)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