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孩子3岁前背书识字会变笨 切忌急功近利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43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与潜能也是极有帮助的,父母们一定要重视。小编接下来分享孩子3岁前背书识字会变笨 切忌急功近利,早教小知识需要慢慢累积~

强化早教孩子会变“笨”

早期教育是父母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如今的早教越来越片面化,逐渐步入误区。市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对本市和外地60名3-4岁儿童进行的早教效果抽样调查发现,接受过强化早教的孩子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不仅创造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加强反而减弱,还失去了善良的天性和爱心品质。负责调查的杨俊丽主任表示,早期教育除了智力开发外,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强化早教让孩子失去正常能力

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时期,最初的身体素质、智力发展、个性品质的形成都从这时开始,因此目前家长们已经越来越看重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近期,市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对儿童早期教育效果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中,专家们共选择了60名3-4岁的儿童,为了增加可比性,除本市的20名儿童外其余40名孩子均来自外省市。这40名外地儿童中,有20人0- 3岁期间在专门的早教机构接受了特殊教育,有的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达到了4岁孩子才能达到的知识层次,其余20个孩子则没有进行过这样的专门训练。而天津本市的20个孩子也都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

通过对比脑象图后发现,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孩子大都很有爱心、心地善良、懂得包容别人,而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20名孩子具有这种品格的人数则只有前一组的一半儿;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的孩子逻辑记忆能力是进行过特殊早教训练孩子的一倍,说明强化早教非但没有增强孩子们的逻辑记忆能力反而大大减弱了逻辑记忆功能;右前脑能控制人的创造力,而左前脑则具有负责基础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储备的驾驭能力以及再学习的能力等,将外省市两组孩子左前脑和右前脑的脑象图进行对比后没有任何差别,证明强化早教并没有增加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最后,专家把这些结果和本市孩子进行对照证明,没有进行过特殊早教的天津和外地孩子情况基本没有差别,同样具有爱心强、逻辑记忆能力强、创造力学习能力并没有降低的特点。

3岁前孩子背诗识字都是“徒劳”

负责这次调查的儿童医院体检中心脑象图室杨俊丽主任表示,早教的含义是广义的,既包括感知、语言、认知的训练,也包括生活习惯、自理能力、性格、品德的培养。但现在有不少家长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智力技能教育,认为孩子会背诗词、念字母表,背得越多越好。

其实,这对婴幼儿的发展非常不利。调查已经证明强化早教并不会增强孩子的逻辑记忆能力,也没能使孩子变得更聪明。孩子大脑在3岁以前的记忆只是机械记忆,家长常常以自己的孩子这么小就能说会道、背诗词、数数为骄傲,其实孩子这时并不理解一个词一个数代表的真实含义,只是一种短期机械记忆,如果不定期重复,就会很快遗忘,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增强记忆力,也就是说孩子记住的东西并不比同龄人多。等到上学后,这些所谓的优势就会遗失,他们会重新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以前记得东西都白学了。

调查还表明,孩子在经受过特殊早教以后变得没有爱心,不再懂得去包容别人。这是因为家长、老师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灌输知识时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成年人间才有的竞争等观念强加于孩子身上。比方说,都在一个班里上课,家长往往告诉孩子要多表现,多和老师亲近,想办法让老师喜欢自己,不要被别的孩子比下去。久而久之,互相竞争、互相争宠的观念就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造成爱心减弱、心地狭隘。其实,0~3岁的孩子除了早期的智力开发外,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家长不能把孩子某方面的技能来代替早教培养,期望过度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所以说,目前社会上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要有所改变。早期教育应该更偏重亲子教育,开发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观察能力,而不是单纯让孩子背书、数数。家长们要注意观察,比如说到动物园去玩,孩子看了猴子和猩猩,要让他知道猴子和猩猩有什么不同,耐心地给他们讲两种动物的形状、运动方式、吃的东西和玩耍的方式。带孩子到野外看看花草也是早教,小草发芽了,是绿色的;花开了,是红色的。孩子的眼里什么都是新奇的,孩子都有兴趣去观察,只是这种观察很多大人注意不到。早教就是根据孩子的身心自然发展规律,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多活动,多动手用脑,游戏和快乐才是孩子早教的主要构成。

编辑推荐:

如何让宝宝成为识字的天才

让孩子早识字不如陪孩子多做游戏

宝宝识字促进右脑发展 识字的小窍门

专家:桑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早期教育,顾名思义,是对低龄儿童实施的一种教育。由于我们习惯了“多快好省”的生活方式,早期教育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主要途径。然而,早期教育的事实与问题究竟如何呢?

早期教育的依据:关键期

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鸭和小鹅的习性时发现,幼小动物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做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劳伦兹将这种现象称为“母亲印刻”。在劳伦兹看来,“母亲印刻”现象的出现,表明小动物辨认与追随母亲具有关键期,这种关键期只发生在生命过程中一个固定而短暂的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小鸭也不愿意再追随母亲了。

心理学家、教育家充分借鉴和运用了关键期概念: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人类个体早期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获得某些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间里,个体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时能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例如,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1~3岁是口头语言学习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学习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错过了关键期能弥补吗

当然,应该注意到,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争论。一般而言,运用关键期这一概念,通常意味着缺失了关键期内的有效刺激,会导致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例如:印度发现的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狼孩卡玛拉由于从小就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深深打上了狼性的烙印,后来虽然回到人间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17岁时,她的智力才达到3岁儿童的水平,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然而,有研究者认为,关键期的缺失对人类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常在极端的情况下才难以弥补,对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这样的概念更为合适。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敏感期各有不同,在某种领域的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特定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这个时期以后,这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只是可能性相应减小,形成和发展相对比较困难些。例如,音乐技能的学习关键期在10岁左右结束,如果一个人在此之前学习一种乐器,那么他经过较少的练习就能够演奏这种乐器,并且很容易保持这种技能。然而,如果一个人在10岁以后学习乐器,他仍然可能成为出色的演奏家,只是他必须进行更多的练习,付出更大的代价。

早期教育的步子不应过大过急

在人们的心目中,儿童是不成熟的。不过,新近有一些研究结果认为,不成熟可能在儿童生活和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适应作用。

从总体上看,不成熟期的延长有更明显的好处。人类社会复杂性高,可变性大,这就迫使人类比其它物种要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和行为的塑造来获得成功,需要一个延长的童年来获得成功所必需的知识。尤其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延迟,为进化过程中机体的新变化提供了时间和机会,为个体认知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是在条件较差的收容机构长大的儿童,会有发展不良的痕迹,但个体的缓慢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弥补缺陷的可能。若给予适当的刺激,他们能学会新的反应方式。如果儿童出生时就有较成熟的大脑,或发展速度很快,那么儿童就会失去智力、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可塑性。

看来,尽管我们也需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但儿童成长的特点决定了早期教育的步子不应该迈得过大、过急。或许儿童期的经历,对儿童而言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注重什么

一方面,心理学研究揭示早期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早期教育的步子又不宜迈得过大、过急。那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首先,因人而异地开展早期教育。要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认知特点和个性特点,并据此制订一些方案。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强,多学些、学快些自然不错,反之,必然是揠苗助长,效果适得其反。

其次,要关注早期教育的内容。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让幼儿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是目前早期教育中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统计结果显示,在参加了特长培训班的孩子中,以学美术的最多(41.88%),其次是英语(31.07%),第三是乐器(24.05%)。从家庭早期教育的调查来看,家长在家中教孩子的主要内容有(可多选):算术(87.93%)、识字(72.95%)、绘画(40.46%)等。

究竟这些教育内容对孩子的发展影响如何?几年前,我国儿童心理学家对浙江省220余名3~7岁幼儿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认知能力测查。与此同时,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和筑波大学的专家们也对同龄幼儿进行了相同的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在分辨数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方面较日本儿童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不如日本儿童。

这一对比,恰恰凸现了我国早期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过早地对幼儿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学前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像力和创造力,影响了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具体表现为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想像力和动手能力较差。这,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将来孩子学习能力缺失、学习动机不足的关键所在。

采取急功近利式的早期教育,换来的代价却是孩子的厌学。这一点,希望家长们千万要注意。

编辑推荐:

当心!好心妈妈扼杀宝宝创造力

宝宝的早期教育要怎样做

婴儿早期教育不容忽视的关键期

早教相关推荐

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教育?

从新生儿开始教育成效显著

孩子早期教育别进雷区

教育宝宝的五大国学经典故事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遵守诺言

低声语调教育儿童效果更好

3-6岁幼儿的成长教育指标

成功父母多用三无原则教育宝宝

如何对宝宝进行地震安全逃生教育

教育娃娃5件事做不得

应随时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道德品质教育应从儿童抓起

如果觉得《孩子3岁前背书识字会变笨 切忌急功近利》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