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台湾: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

2023-06-09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8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生活需时时刻刻警惕糖尿病的危害,提前预防和了解很有必要。小编下面给大家介绍台湾: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关注健康,珍爱身体!

1台湾: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

台湾“国卫院”副研究员张新仪表示,2008年糖尿病盛行率达9.2%,比前一次2002年三高调查中糖尿病罹患率6.5%提高不少。

根据张新仪分析,男性糖尿病盛行率由1993至1996年的5.4%,到2002年的7.5%,再到2008年的11.1%,其中以65岁以上男性最严重,最近3次调查的糖尿病盛行率由13.1%、17.6%一路飙升到28.5%。另一方面,男性糖尿病死亡率增幅也高于女性。

张新仪说,不论男女,年龄愈大,愈容易得糖尿病,而且与体重增加的趋势一致,男性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上升程度大于女性,这可能跟女性比较注意控制体重有关。

张新仪说,糖尿病占健保相关医疗费用支出名列第五,糖尿病也是2007年岛内民众10大死因第四位,5年之间死亡率提高14%,显示糖尿病在台湾是急需关注的议题。

台卫生部门呼吁,民众可利用糖尿病防治措施,例如健保免费成人健检、糖尿病照护网等,提早发现糖尿病,适量饮食、积极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并多摄食蔬菜和全谷类,才不会让糖尿病缠身。

2糖尿病孕妇怎么控制体重

糖尿病孕妇要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掌握体重对孕妇非常重要。

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增加量为3.5~15公斤(平均为8.2±2.7公斤),母体体重增加量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成正相关,其增加量与妊娠中最大胰岛素需要量不相关。我们认为,糖尿病孕妇的最适体重增加量为6~8公斤。因此,在接受控制饮食时,应将所进热量限制在此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正常孕妇妊娠前半期每日热能比非孕妇增加627千焦(150千卡),后半期增加1463千焦(350千卡)。肥胖型糖尿病孕妇应取糖尿病基础饮食5020.8千焦(1200千卡)。要注意个体差异,应和产科医生商量后再决定,总热量在执行中,可以酌情增减。有人报道,试用低热量饮食控制,对妊娠中毒症及巨大胎儿有预防之效。

为了便于糖尿病孕妇具体掌握,特将妊娠期的饮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安排:

第一阶段为怀孕头3个月,往往有怀孕反应,其饮食基本与孕前相似,但应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第二阶段即怀孕4~6月,胎儿生长发育较快,故热能每日要增加836千焦(200千卡),蛋白质15克,碳水化合物进量不能太少,主食一天不低于300克,配合注射胰岛素,应少量多餐,分5~6次进食。妊娠期肾糖阈值降低,故尿糖不能反映血糖的高低,而应勤查血糖,且注意避免产生酮体。

第三阶段即怀孕7~9个月,蛋白质每日较孕前增加15~25克,主食不少于300克,分5~6次进餐(包括睡前加餐)。

整个怀孕期间,体重增加量为6~8公斤最适宜。

3体重是糖尿病发展的中心环节

英学者最近提出一种“促进因素假说”,其中心内容在于体重过度增加可能是两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

普利茅斯Derriford医院的Wilkin TJ博士指出,血糖浓度决定于两个因素: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和对胰岛素起反应的胰岛素敏感性组织(肝脏,肌肉,脂肪)。而血糖控制失调的原因可能是β细胞不能分泌胰岛素或敏感组织对胰岛素作用产生耐受或两者均存在。

目前人们难以从临床和病因对1型和2型糖尿病进行区别,但β细胞功能不足是两型糖尿病的共同特点。为此,Wilkin博士及其同事提出“促进因素假说”,该假说认为有三个过程使β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减少:个体素质,胰岛素耐受和自身免疫。但是,这三个因素离开过度的体重增加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因此,体重增加是两型糖尿病发病增加的中心环节。

Wilkin博士认为,体重是两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控制体重和胰岛素耐受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研究人员指出,体重增加可引起胰岛素耐受,而导致血糖控制不良。升高的血糖(葡萄糖毒性作用)刺激胰岛细胞凋亡诱发胰岛细胞产生免疫原,这使之更容易因自身免疫而丢失。而且,该假说同样可以解释两型糖尿病重叠的一些现象。

4新生儿体重与糖尿病的关系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陈青云副教授说,“巨大胎儿”或出生时体重过高的婴儿,日后肥胖几率较高,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出现‘巨大胎儿’,很可能是由于准妈妈患有糖尿病,或怀孕期间饮食过量引发高血糖。”

婴儿出生时体重过低也存在较大糖尿病隐患。专家指出,体重过低是营养不良的表现,人体有一种记忆功能,如果胎儿时期营养不良,日后突然增加营养供应,人体将无法适应能量摄入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突然转变,“过多”的能量利用不了,就会引发糖尿病。

“一般来说,婴儿出生时体重在3000克至3500克之间比较健康。”陈青云说,如果体重超过4000克或小于2500克,就要引起重视。

他建议,准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注重营养摄入的平衡,防止营养过度或营养不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更要注意饮食均衡和体育锻炼。专家指出,青少年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养过剩和肥胖,青少年应该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坚持体育锻炼。

5台湾发现华人特有糖尿病基因

这项研究是由“中国医药大学”、“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台湾大学医学院及嘉义基督教医院的研究团队共同合作完成。

研发长蔡辅仁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是一种新陈代谢异常的慢性疾病,有别于第一型糖尿病为先天性自体免疫疾病,主要由身体对胰岛素的阻抗性不良所引起;遗传基因与环境因子(例如饮食、运动等),都会影响第二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与病程进展。

“中研院”基因型鉴定中心主任邬哲源指出,这项研究对华人的第二型糖尿病致病基因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进展,尤其第二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例如白内障、肾衰竭、青光眼、冠心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脑中风、组织坏死甚至要截肢等。

研究团队利用高密度基因型鉴定方法分析2798名第二型糖尿病患的基因,找出第二型糖尿病致病基因PTPRD(位于第9号染色体)与SRR(位于第17号染色体),这是全球首次发现且为华人特有的致病基因。

蔡辅仁指出,PTPRD基因可能影响身体产生胰岛素阻抗性,也就是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良,因而无法正常吸收代谢血糖。SRR基因变异推测可能影响胰脏的麸胺酸讯息传递,进而改变胰岛素与升醣素分泌。

邬哲源指出,研究的成功要归功于岛内多个医学中心通力合作,成功建立完整、足以代表华人第二型糖尿病的基因数据库,并找出华人特有的致病基因,有助未来糖尿病新药的设计与开发。

如果觉得《台湾:十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