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男人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9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男人是骨质疏松高发人群之一。那么对于男性朋友来说,怎么预防骨质疏松方法呢?

1男人怎么预防骨质疏松

10月20日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骨质疏松症在全球常见疾病中居第六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患者总人数高达9000万。

一项权威调查表明,近年来男性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增高,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与女性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发生较早,速度更快。加之酗酒、性腺功能减退、使用皮质激素和吸烟成为男性骨质疏松四大危险因素。因此,男性骨质疏松应从小预防。

儿童期 早晚各一杯牛奶

一般来说,1至7岁儿童的钙摄入量应保证800mg/天,青春期为1000mg-1200mg/天。儿童应养成每天喝奶的习惯,早晚各一杯250ml的普通牛奶就可以为身体提供大约500mg的钙,一些强化了钙和维生素D的食品补钙效果更好。牛奶中不仅钙含量高,吸收率也高,是其他钙补充剂无法比拟的。此外,虾皮、海带、芝麻酱、骨头汤等食物含钙也十分丰富。

如果孩子存在偏食、挑食等问题,也可以吃一些钙补充剂,但一定要适量。因为补钙过量可能出现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影响生长。

中年期 多晒太阳多吃鱼

40岁后,由于胃肠道功能逐渐减退,钙吸收减少而流失增加,体内的钙呈负平衡。45岁以后,每10年骨骼脱钙率为3%。

每天两杯奶还是补钙的根本。同时,为了延缓骨钙的流失,多吃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也是关键。食物中的维生素D主要存在于鱼肝油、深海鱼(如沙丁鱼)、动物肝脏、奶油以及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动物性食品往往胆固醇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不宜多吃。每天晒20分钟到半小时太阳,也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提高补钙效果。

此外,膳食中钙、磷比例适宜时,也能促进钙的吸收,成人以1:1或1:2为宜。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广泛,无论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磷。由于磷是与蛋白质共存的,因此瘦肉、蛋、奶、干豆类、花生、坚果、粗粮中含量都很高。

老年期 首选钙补充剂

这一时期,由于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进一步下降,通过食物摄取足够的钙比较困难。因此,辅助添加适当的钙补充剂是有必要的。年轻时不喝奶或喝奶少的人、有骨质疏松家族史、骨折史、肠道消化功能障碍的人都应该在绝经期后通过钙补充剂来补钙。一般来说,无机钙补充剂(碳酸钙等)吸收效果更好,一般吸收率可达35%—37%,而有机钙的吸收率在15%—25%之间。不过,有机钙对肠胃造成的刺激更小,耐受性更好,适合于有消化功能障碍的人。

同时,在这个阶段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很重要。很多老年人为了让身体“强壮”,也像年轻人一样大量吃蛋白粉等保健食品。但是,蛋白质摄入量过高可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因此,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女性,一定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吸烟与饮酒是导致钙流失的大敌。香烟中含的尼古丁和咖啡因,可加速钙的排出。酒有干扰维生素D代谢和加速钙排出的作用。所以,中老年人想要保持骨骼健康,戒烟限酒是最基本的要求。

骨质疏松后果严重

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最容易导致的是骨折,如腕骨、锁骨、髋骨、脊椎骨骨折,50%的人会终生残疾。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至80%,数次的锥体压缩性骨折会引起驼背和身高变矮。更为严重的是,心肺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如果髋骨骨折,则很难进行手术,这样就会产生恶性循环,引起诸多的并发症,将导致15%-25%的人死亡。

定期做骨密度测试

骨密度测试是目前惟一诊断骨质疏松症和评价骨折风险的方法。由于骨质疏松症通常可以无声无息直到发生骨折才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很重要。40岁以后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一旦发现骨密度减低,及早防治。骨密度检测可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规律运动有助壮骨

运动对保持骨骼健康很重要,尤其是负重运动。如果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规律运动,就可以在25岁至30岁获得更高的峰值骨量。而且运动可使肌肉发达,增强肌力。对骨骼健康效果最佳的运动有散步、远足、跳舞、爬楼梯、慢跑等。

2女性骨质疏松预防方法

女性骨质疏松需及早预防

一般来说,骨质疏松与骨骼严重萎缩的女人要比男人多得多,尤其是更年期的女人。女性从28岁以后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应对方法

1.多食含丰富钙质的食品。如牛奶、紫菜、虾皮、豆制品、芹菜、油菜、胡萝卜、黑木耳、蘑菇、芝麻等。食物保鲜储存可减少钙耗损。高粱、荞麦、燕麦、玉米等杂粮较稻米、面粉含钙多,平时应适当吃些杂粮。

2.适当安排可以强健骨骼的运动项目。太极拳、体操、步行与站立等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很大意义。每日累计2~3小时的站立与步行,可防止钙流失。跑步、打球、跳舞及腹背和四肢适当的负重可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令骨骼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强健骨骼,减少骨折的机会,对抑制骨质疏松有良好的作用.

3骨质疏松预防的方法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2)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 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 D),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主要有PTH破骨:雌激素、CT成骨;Vit D3双向调节)、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四级预防:我们倡导补钙从年轻抓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保证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晒太阳获取最自然的钙质来源,并对骨质疏松有科学性的认识。比如大家所认为的磷酸盐阻碍钙吸收就是不科学的言论。

磷酸盐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矿物质,而且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磷酸盐不仅在人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1994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组织骨质疏松和骨骼健康方面的专家召开了一次题为“钙的最佳摄取量”的会议。专家的独立报告指出:“未发现磷酸盐会对钙的吸收或流失造成任何实质性影响”。美国医学会审阅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专家的报告后认为,磷酸盐对于钙吸收的影响“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199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对有关磷酸盐的科学数据进行了审查,结果发现磷酸盐并不会对钙的吸收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从而得出结论认为:对于大多数年龄段的人群而言,将钙的吸收与磷酸盐的摄入量联系起来是没有必要的。

2000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主办的关于骨质疏松症的共同发展会议再次宣布,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食物中的磷酸盐和咖啡因不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

2004年,美国公共卫生部长关于骨骼健康与骨质疏松症的报告再一次对科学数据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在正常情况下,磷酸盐对钙吸收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4预防骨质疏松五个方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骨质疏松症属于常见威胁老年人的疾病之一,很多老年人常有呼吸困难等病症,以为是老年病的原因,其实可能是骨质疏松导致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激素、年龄、运动、饮食、体重和种族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关系的退行性疾病,在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早期的骨质疏松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而中晚期骨质疏松症患者除了可能造成呼吸系统障碍外,还可引起腰背部及下肢疼痛、身长缩短及驼背,严重的还可能造成骨折。

预防骨质疏松五大法则

那么如何使中老年朋友远离骨质疏松症呢?专家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至少做一个全身检查,才能早发现、早预防。平时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饮食结构平衡合理,有助于保持骨骼的质量。我们身体需要维持一定的矿物质储备以保证骨骼的强壮,钙是构造和维持骨的结构的主要元素,约占骨重量的67%。同时,骨骼也是身体最大的钙储备基地。当血液中的钙远低于正常水平时,骨骼内的钙质会释放出来,维持心脏、肌肉、神经等器官正常活动。这时就需要通过饮食补充骨钙的丢失。

第二,多吃乳品、豆制品、海产、蔬菜、坚果、橙子、西柚和奇异果等,同时减少用盐量并少吃腌制食物。

第三,日光照射可以加快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质吸收。建议中老年朋友每天日晒时间超过半小时,这胜于多吃不少营养品。

第四,不抽烟,不喝咖啡,减少浓茶、可乐、酒精的摄入量,研究表明,碳酸类饮料可以抑制钙的吸收。

第五,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慢跑、散步、爬山、跳绳、登楼梯、骑自行车等能强化造骨细胞及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

知道了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我们就应该提早防范,平时多注意饮食习惯,不要让坏习惯毁坏自己的身体。

5男人怎么应对骨质疏松症方法

男人饮食不规律,其雄性荷尔蒙含量通常较低,这也可能影响骨骼密度,变成“软骨头”。治疗由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并没有固定的最佳疗法,但是,却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帮助恢复骨骼密度。多摄取钙和维生素D能促进骨骼增长并且能够增加骨骼的抗击强度。

男人饮食不规律容易得老骨头

研究表明,与女人相比,特别是那些患有易饿症的男人,如果饮食不规律的话,更易出现骨质损伤的情况。研究人员指出,已发生骨质疏松的男人,一般都是饮食不规律惹的祸。这种骨质损伤的情况并不仅仅是普通的饮食不规律的并发症,实际上,问题还相当严重。

安徒生博士说,据估计,有大约1/6的男人有饮食不规律的不良习惯。很遗憾,很多男人,甚至包括许多医生对饮食不规律的严重后果都缺乏足够的认识。

安徒生又谈到了关于骨质损伤的治疗问题。他说,治疗由饮食不规律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并没有固定的最佳疗法,但是,却可以采取一些手段来帮助恢复骨骼密度。多摄取钙和维生素D能促进骨骼增长并且能够增加骨骼的抗击强度。

患骨质疏松症的男人应尽量避免在体育活动及其他高强度运动中发生激烈的身体对抗和接触,因为这样极易发生骨折。

饮食不规律男人的雄性荷尔蒙含量通常较低,这也可能影响骨骼密度。目前,安徒生和他的同事正在探索利用荷尔蒙恢复骨骼密度的治疗方法,通过提高雄性激素含量以帮助男人们“骨头硬起来”。

男人不要吃太饱预防患骨质疏松

东京近日发表了一研究成果,指出男性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的遗传因子活动能力降低,增加其患癌的概率。

这项研究以58名男性为对象。研究人员调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每顿都吃得很饱”的人和“基本上只吃八分饱”的人相比,前者的细胞发生了变异,失去运动能力。是导致癌变几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调查还发现,平时喝绿茶的人以及常吃卷心菜的人,其细胞活动比较旺盛,不过,为何它们对人体细胞活跃有好处,目前尚未有最后定论。

我们的营养师小组发现,存在于男性中最普遍的问题是:他们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够,而卡路里的摄入量却往往比他们想象的要多。

一是引发胃病。人的消化系统需要定时休养,才能保持正常工作。如果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消化系统就得不到应有的休养。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每2—3天就要修复一次,一日三餐之外还常吃夜宵,就使胃黏膜得不到修复的机会。

由于让食物长时间滞留胃中,逼迫胃大量分泌胃液,破坏胃黏膜,容易产生胃糜烂、胃溃疡,从而诱发胃癌。

二是畸形发展。营养过剩同样会增加体内各脏器的负担与畸形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等“富贵病”的原因皆为贪吃惹出来的。另外,体内甲状旁腺激素的多少又与平时饮食量成正比。

男人不要吃太饱预防患骨质疏松,长期饱食就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

常慢跑者骨密度高

据美国一项研究称,长期慢跑的男性腿骨的密度比不跑步者平均要高5%;比任何运动都不做的男性骨质密度要高8%。即使那些每月只跑步一次的男性,也比不跑步的男性骨密度要大。而每月跑步9次以上的男性,骨密度最大。跑步的作用并不随着次数、强度的增加而一直上升,每月跑步20次以上的男性骨密度和少跑12次的男性差不多。

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专家也曾做过一组研究,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是千叶县41名年龄30岁至80岁经常慢跑的会员,以及平时不太爱运动的86名男女。最后发现,慢跑者的椎骨、股关节、腿骨和臂关节等部位的骨骼密度,均比不运动者高40%左右,这种骨骼密度接近二十几岁的骨骼状态。就男性而言,在一周内慢跑距离越长,其骨骼密度越高。

如果觉得《男人怎么预防骨质疏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