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远离白内障的四项法则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61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现在太阳眼镜很流行,好多年轻人觉得戴太阳眼镜就是漂亮,其实太阳眼镜的另一作用是挡住紫外线,防止它损伤眼睛,主要是晶状体,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选择太阳眼镜时,镜片一定要有防紫外线的功能。60岁以后视力

1远离白内障的四项法则

多喝水

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有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都应及时补液,一般情况下,只需喝白开水、茶水即可。

多服维生素

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谢机能逐渐减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预防白内障可每天服用100--200毫克的维生素C,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含抗氧化维生素比较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四季豆、白菜、空心菜等绿叶蔬菜及苹果、橙、柑桔、柚等水果。另外可适当补充谷胱甘肽、维生素B1、B2、E和微量元素如硒等,多食富含上述物质的蔬菜、水果、鱼、肉(动物肝脏)、蛋类食物,少食辛辣香燥、油腻难化之品。

戴太阳镜是个好习惯

现在太阳眼镜很流行,好多年轻人觉得戴太阳眼镜就是漂亮,其实太阳眼镜的另一作用是挡住紫外线,防止它损伤眼睛,主要是晶状体,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选择太阳眼镜时,镜片一定要有防紫外线的功能。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的太阳镜,有助于防止视力进一步减退和预防白内障的发生。万不得已的时候,要配戴防护眼镜。

适当服用阿斯匹林

适当服用阿斯匹林也有减慢白内障病程进展的作用,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1-1.0毫克/日,但该药对胃粘膜刺激性较大,故应饭后服用。

少食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盐的摄取与白内障的关系,在以往动物和人的试验中也记载着盐和白内障的关系。

2白内障的预防与治疗

正常人的眼睛内部,虹膜的后面有一个双凸形透明体,这就是晶状体,光线透过正常晶状体聚焦在视网膜上,就能看清物体了。

凡是各种原因如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此时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扰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就不能看清物体。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盲、治盲角度出发,对晶状体发生变性和混浊,变为不透明,以至影响视力,而矫正视力在0.7或以下者,才归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白内障有些什么症状

老年性白内障多为双眼发病,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症状,病眼不痛不痒,不红不肿,只觉眼前似有一层白雾,看东西灰蒙蒙的,对精细的东西分辨不清,眼前出现固定不动的黑点,在光亮的背景下更为明显,视力逐渐减退,用眼镜片不能矫正。有时出现视物弯曲、视物成双或单眼多视现象。随着晶状体核日趋硬化,它的屈光力也增强,因而发生晶状体性近视。有的病人需经常更换眼镜度数。对核心白内障或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在光线较强时,因瞳孔缩小进入眼内光线较少,光线不通过正中混浊的晶状体,看东西模糊,视力差。反之光线弱时,瞳孔较大,光线通过周围透明的晶状体可进人眼内,产生较清晰的视觉。个别病人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因晶状体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膨胀,使晶状体体积增大,阻碍房水畅通,导致限内压升高,病人可出现眼部剧烈的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晶状体膨胀期继发性青光眼。此时,病人应立即去医院诊治,以免产生不可挽救的结果,如高眼压可致不可逆性失明。

白内障的药物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没有确切的效果,目前国内外都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一些早期白内障,用药以后病惰可能会减慢发展,视力也稍有提高,但这不一定是药物治疗的结果,因为白内障的早期进展至成熟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它有可能自然停止在某一发展阶段而不至于严重影响视力。一些中期白内障患者,用药后视力和晶状体混浊程度都未改善。近成熟期的白内障,药物治疗更无实际意义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不下几十种,有眼药水或口服的中西药,但都没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为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新型白内障手术。此手术目前主要集中在我国比较先进的大中城市开展。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核粉碎使其呈乳糜状,然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术毕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同时植入房型人工晶状体。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视力低于0.3、晶状体混浊在未成熟期、中心核部比较软,适合做超声乳化手术。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

2.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与老式的囊外摘除术不同,它需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切口较囊内摘出术小,将混浊的晶状体核排出,吸出皮质,但留下晶状体后囊。后囊膜被保留,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可立即恢复视力功能。因此,白内障囊外摘出已成为目前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

3.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是将混浊的晶状体完整地从眼内取出的一种手术。此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因手术时晶状体囊一并被摘除,故不能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术后应注意事项

植入人工晶状体后,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思想上要重视,不要认为手术后就万事大吉,应加强观察,注意术眼有无疼痛,人工晶状体位置有无偏斜或脱位,眼前节有无炎症渗出,虹膜及瞳孔是否发生粘连等。术后每周去医院检查1次,包括视力、人工晶状体及眼底情况。1个月后遵医嘱,定期复查。

2.术后3个月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低头动作,避免过度劳累,防止感冒。

3.术后1个月内每日数次清用激素及抗生素眼药,并且遵医嘱滴用作用较弱的扩瞳眼药,以防止瞳孔粘连。对长期满用激素类眼药者,应注意眼压情况,避免产生激素性青光眼。

4.保持大便通畅,少吃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多吃水果及蔬菜。

5.术后3个月应到医院常规检查,并作屈光检查,有屈光变化者可验光配镜加以矫正。一般1个月后可正常工作和学习。

3白内障早期症状 白内障治疗方法

一、白内障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没有列入白内障行列。根据调查,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人类约25%患有白内障。

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首要原因,多见于50岁以上老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将越来越多。

白内障盲一般可致盲,视力还未明显受损之前就接受白内障手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盲和低视力患者。

二、白内障病因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的眼病,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盲人约有2700万至3500万,其中白内障盲人约1600万至2100万。我国有500万白内障病人,多少年来科学家都在研究白内障发病原因,至今还没完全弄明白,多数学者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老年性白内障,致病主要因素为:

1、 氧化应激

2、 日光照射和紫外线辐射

3、 药物及毒素

4、 糖尿病

5、 家族遗传

6、 小分子物质、微量无素和离子代谢分布紊乱

7、 贫血和营养障碍等,这些因素导致白内障的过程都与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

三、白内障的症状表现

1、初发期:晶体周边部皮质呈楔形混浊,尖端自中心,一般视力正常。进展到瞳孔区时,视力逐渐下降, 可出现单眼复视,多视,眼前有黑影。

2、膨胀期(未成熟期):晶体皮质大部分呈变白色混浊,可见水裂现象,前房变浅。斜照法检查时出现称虹膜投影现象。视力明显下降。

3、成熟期:前房深度恢复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指数/1米以下,包括光感、红绿色觉及光定位均正常。

4、过熟期:晶体皮质液化,钙化,晶核下沉,前房变深,虹膜有震颤。由于溶解的晶体皮质外溢,可引起免疫性葡萄膜炎或晶体溶解性青光眼。

四、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各种各样的眼药水或者是口服中西药,它们的作用目前仍外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因为现在国内外的任何一种药对阻止白内障发展的效果均不理想。也许对早期的白内障,长期持续用药可使发展减慢,或者视力还有所提高,但对中期的白内障药物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不过白内障从早期到成熟会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能够延缓它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2、手术治疗

白内障什么时候适宜手术是绝大多数病人所关心的。这个问题要根据晶状体混浊的程度,视力状况以及全身情况,更主要的是看病人的工作环境对视功能的需求来决定。如果病人需经常开车外出或者操作精密仪器,工作时对视力要求很高,或者病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则不用等待白内障的成熟(矫正视力在0.1-0.3)即可以手术,而对已退休的人或者是老年性白内障,则等白内障到了成熟阶段再做手术最为理想。手术时机的选择都是根据病人自身的需求来决定的。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手术都是采用显微镜下现代囊外(超声乳化)摘除术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没有特殊情况手术后都会获得较理想的视功能。

3、食疗

a、枸杞子20克,龙眼肉20枚,水煎煮连续服用有效。枸杞子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龙眼肉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蛋白质。这些营养素均能益精养血、滋补明目。

b、黑芝麻炒熟研成粉,每次以1汤匙冲入牛奶或豆浆中服用,并可加入1汤匙蜂蜜。黑芝麻富含维生素E、铁和蛋白质,可延缓机体衰老,改善眼球代谢,能维护和增强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

五、预防白内障

1、多喝水。体内缺水是导致晶体变浊的原因之一,要让自己养成多喝水的习惯。此外,还要预防腹泻、呕吐和大量出汗,以免脱水。

2、饮食防治:平时不吸烟,少饮酒,不食糖果甜食,少食高胆固醇的食物。多食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

3、心理保健:老年人得了白内障后,要注意控制情绪。早期白内障对视力影响不大,只要认真保养,正确对待,不应过分紧张。

4、行为习惯:起居生活要有规律,不要过于劳累。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外出时戴防护眼镜,避免强光刺激。避免过度受红外线、紫外线的照射。在使用眼睛一段时间后,要注意放松调节,以免眼疲劳。

5、运动防治: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6、外出要戴太阳镜 :太阳光中紫外线是形成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夏天或海边等地方瘦紫外线的伤害会更大。戴上太阳镜后,就可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4如何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的预防

白内障是造成老年人失明最主要的病因。据统计,60~70岁发病率为77.8%,71~80岁为80%,90岁以上老人高达90%以上,失明率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由此可见,积极防治白内障是保护老年人视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水晶体如同照相机的双凸镜,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透明而具有弹性的组织,光线可以顺利从中通过并由附着韧带调节其凸度,使光线正好在视网膜黄斑上成像。如果晶体蛋白质部分或全部老化、变硬发生混浊,失去透明状态,则物体光线不能从中通过抵达视纲膜产生清晰物像,称之为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的预防可注意以下几方面:

预防机体脱水 人在腹泻、大量呕吐、失血、大量出汗、体温长期高于正常未能及时补足体内流失水分时,血液循环量减少,以致使组织细胞分解代谢产生的大量有毒废物在体内积聚,损坏晶体蛋白质,持续时间稍长、反复次数多便会发生白内障。尽快治愈失水性疾病,及时补充所失体液,是预防白内障不可疏忽的环节。

预防阳光损害 阳光中的大量紫外线,会促使和加重晶体蛋白质变性、变浊,造成白内障。研究资料证明,经常注意外出遮阳防护的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及视力受损程度都比未注意防护的同龄人群要低得多、轻得多。在强阳光下行走、或进行日光浴,应该戴遮阳帽(或遮阳伞)及深色眼镜防护。

吃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衰老是由于新陈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过氧化破坏作用所致。由此可知,经常摄入清除自由基的物质,是防止或延缓组织细胞老化、保护正常生理功能的最好方法。这些抗自由基防衰老物质,都可在日常饮食中获得。故提出以下

建议:

多吃天然红色食物,补充体内抗自由基物质维生素C和E。

据检测,眼球正常水晶体内维生素C浓度是血液内浓度的30倍;进入更年期后,晶体内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物质含量明显减少,部分水溶性蛋白质变性,逐渐变浊,出现白内障症状。此时,水晶体钙含量增多、钾含量减少、变硬、弹性下降,再加上附着韧带收缩力减退,以致晶状体可调节凸度显著变少,致使视物能力迅速衰退。番茄、胡萝卜、紫菜、红苋菜、红心甘薯、洋葱、南瓜、山楂、红枣、杨梅、草莓、桑椹、柿子、紫葡萄、红苹果、紫米等红色食物中,维生素C、E等强抗氧化物质含量都很多,同时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进入体内可分解成双倍量的维生素A,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易患的干眼病、角膜溃疡、夜盲症和骨质疏松症。红色食物中的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协同作用,能显著增强体内巨噬细胞免疫活力,防病防癌;大量的果胶则能促进肠内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尤其是番茄籽,其表面的胶状物,在烹调中被分解成大量苹果酸和柠檬酸,能保护维生素C不被加热所破坏。青番茄中含有较多的番茄碱,多食会引起胃痛、呕吐、头晕、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故不要空腹吃大量番茄和柿子,它们所含的大量果胶、柿胶酚及可溶性收敛物质会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结石妨碍消化功能。

多吃新鲜绿色蔬菜,常吃动物肝、牛奶或羊奶。

这些食物中,维生素A、C、E、B1含量多,使角膜、水晶体、视网膜经常保持良好新陈代谢和功能,防止退化。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动物肝脏是解毒器官,烹调前要用清水反复冲洗、浸泡,以防其中尚未被分解的物质摄入体内危害健康。

常饮绿茶抗衰老。

美国学者最近研究证实,绿茶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营养物质外,还富有其它多种高效抗衰老、抗癌、抗心血管病变物质,其综合强度是维生素C的100倍,是维生素E的25倍。红茶、乌龙茶中虽也含有这类物质,但数量要少得多。

5教您四招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该如何预防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四招:

一、适当服用阿司匹林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体内的氨基酸水平往往较高,其色氨酸及其代谢产物与晶状体蛋白结合变为棕黄色物质在晶状体沉积,形成白内障。而阿司匹林可以减慢这一进程,从而推迟白内障的形成。

二、防止脱水 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的化学物质,损害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因此,一旦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都应及时补充水分,满足代谢的需要。

三、戴深色眼镜 研究发现,接受太阳光紫外线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就愈大。研究者指出,外出时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线照射量大大减少。60岁以后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如戴上黄褐色太阳镜,就可预防白内障的发生,并可阻止视力进一步减退。

四、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与代谢机能逐渐衰退,晶状体营养不良,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发生。故应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防止视力减退和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

如果觉得《远离白内障的四项法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