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盘点:急性肾炎5大症状

2023-06-10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36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急性肾炎大部分病人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发病之间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l一2周,也可短于1周,最长可达4周,一般认为皮肤感染的潜伏期较咽部链球菌感染为长。

1盘点:急性肾炎5大症状

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外,成人常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小儿常见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气急,甚至抽搐。轻者可毫无症状,仅尿常规略有改变。约3%一5%的病例病情严重,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重型急性肾炎。

1、全身症状:除上述临床表现外,患者常有全身不适、乏力、腰痛、尿频、纳呆等症状。部分病人可存在前驱感染如咽痛、身热、皮肤溃疡等症状。

2、蛋白尿:急性肾炎病人几乎均出现蛋白尿,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通常随病变轻重程度而增减,蛋白尿较其他症状消失慢,水肿消失后,蛋白尿仍可持续1—2个月,甚至更久才会逐渐消退。

3、尿液变化:40%~70%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尿色如洗肉水样或如红茶及酱油样,约持续l一2周转为显微镜血尿。镜下血尿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也可持续l~3年才完全消失。发病初期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全天尿量少于100m1),若超过3天无尿表示病情严重,此时往往出现氮质血症(血尿素氮>7.14mmol/L);表示肾功能受到损害。在疾病的恢复期尿量逐渐增多可高达2000ml以上,肾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4、水肿:水肿常为起病首见症状,见于70%~90%的病例,轻重不等。轻者仅为眼睑浮肿,严重时可延及全身,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胸水、腹水等症状。水肿一般在2~3周内开始消退,尿量会逐渐增多。

5、高血压:急性肾炎80%左右病人可有高血压,血压常为中等程度增高,成人一般为18.7—22.7kPa/12.0—14.7kPa,偶见较严重的可发展为高血压危象,但舒张压很少超过16kPa。若血压持续升高不退,是转变为慢性肾炎的先兆,表示肾脏病变较严重。

2肾病的早期症状

早期肾炎发病信号,慢性肾炎五大症状表现:

1、水肿:约半数病人在开始少尿时出现水肿,以面部及下肢为重。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2、高血压:起病时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压,也有在起病以后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一旦血压增高,呈持续性,不易自行下降。

3、肾功能损害:呈持续性加重是本病的特点。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

4、前驱症状:大多数病人在发病前一个月有先驱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隐性缓慢起病。这个时期很难引起我们的注意。

5、起病:多以少尿开始,或逐渐少尿,甚至无尿。可同时伴有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不等,但镜下血尿持续存在,尿常规变化与急性肾小球肾炎基本相同。

3威胁健康的慢性肾病

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医院的肾脏病学界的著名专家聚集一堂,围绕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并发症,尤其是降压治疗的相关手段、研究进展等展开交流。有专家表示,研究成果将使更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受益,也将促进临床治疗及患者家庭自疗规范化。据介绍,此次盛会是国内肾脏内科医疗和研究顶尖水平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KD)日益受到全球医学界关注。因为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医疗卫生支出等特点,CKD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肾脏病专家谌贻璞说,根据北京、上海、广州、河南以及浙江农村的流行病调查显示,CKD的患病率在九到十三个百分点之间。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患病者?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李学旺告诉记者,首先,经济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内的代谢综合症患者越来越多,引发CKD的机率增加。他说,其次,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增加,高龄老人增多亦使CKD患者增加。李学旺特别指出,包括滥用止痛片、抗生素等在内的用药不规范现象更使人们患上CKD的危险加剧。记者了解到,众多西医肾脏病专家都认为,中草药中有毒成分会引发CKD,从而呼吁加强中草药的用药规范度。

如何有效遏制CKD患者增多?此间专家都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用药规范化,以降低由于药物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据专家透露,当前,仅有不足一成的医学院毕业生能有机会在综合性大医院接受培训,这使得一些执业医师对肾毒性药物认识不足。如何使更多的医学院毕业生在独立行医之前得到充分的培训,以对药物有更全面的认识仍有待探讨。

4肾病患者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肾脏疾病患者应照顾好他们的另一个重要器官:心脏。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探究了降低心脑血管血压对肾脏疾病患者的影响。

肾脏疾病患者同时患心脏病的风险也更高。为了研究如何降低这种风险,研究人员对血压和心脏健康进行了25组试验,并且特意关注了有肾脏疾病的症状的参与者。

他们发现,无论是对有患肾脏疾病参与者还是无肾病的参与者,降低血压均和低中风率、低心脏病发作率以及降低其他心脏疾病发作率有关联。

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揭示了血压管理的对降低心脏病风险的重要性。因为患有肾脏疾病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人员建议,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会有益于他们的健康。

悉尼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乔治学院的帕克维克· 瓦尔拉多分析了以往试验,以了解降低血压如何影响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心脏健康。

肾脏疾病的特点是肾脏对血液中废水的过滤能力下降。研究人员称,这将伴随着肾功能衰竭以及心脏疾病的风险,这使心脏健康对肾脏疾病患者至关重要。同时,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的血压通常会比肾脏功能齐全的人高。

在对以往的研究的回顾中,研究人员还涉猎了已经进行过的降血压药物对有无肾脏疾病人员的血压和心脏健康影响的医学试验。

每个试验必须采用服食安慰剂(伪药)作为对照组或依据摄入抗高血压药物类型的不同进行分组。

总之,回顾性研究的作者回顾了25组试验,共152290名参与者。一些试验测试了防血管收缩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其他测验则检测了通过改变体内钙离子的运动来防止血管僵硬的钙离子拮抗剂。

研究人员观察了每个试验,查看患有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以及死亡的参与者的人数。

他们记录下在试验期间,降压药或安慰剂对参与者的血压的影响。在收集到有效信息后,他们还会观察肾脏过滤废水的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降低血压将有助于防止有害心脏健康的因素的出现。

这些益处对有和没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然而,这项研究的作者指出,降低血压,肾脏疾病患者受益更大,因为他们本身就有较高的心脏健康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在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中,药物可以使心脏疾病,例如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降低了六分之一。研究人员还认为数据并没有提供支持某种特定药物的明确证据。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们的结论是有限制的,因为每个研究没有彻底检查病人的肾脏健康。然而,考虑到降低血压对患有肾病的参与者的好处以及试验参与者的数量,报告还是可以拿出证据来证明控制高血压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实习编译:叶秀金 审校:邱天华)

5少吃盐有益肾病患者健康

对于那些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肾功能会缓慢丧失。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减少盐的摄入量可能是延长寿命,降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抵抗慢性肾病发展的最好的方式。

钠对肾脏功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梅奥诊所,肾脏会调节人体内钠的含量——如果人体钠含量太多,会经由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是,肾脏无法处理异常高钠的含量,钠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反过来,钠会捕捉血液中水分,增加血容量,这会增加心脏的负荷以及动脉血压。最终可能导致大量的心脏疾病以及肾功能衰竭。

研究人员发现,减少盐摄入可减小慢性肾病患者细胞外体液(平均一公升)的体积。这意味着血液能够保持其流动性,最终可维持常规血液流动。减少盐摄入也可降低血压,减少参与者排进尿液的蛋白质减少50%——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肾脏的肾元在过滤血液中的污染物时重吸收蛋白质。

“这些都是临床上重要的发现,这种级别降血压作用被认为是能与增加了(降血压)药物相媲美,并且比起限制没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的钠摄入量,限制慢性肾病患者盐摄入量的降血压效果更佳。” 昆士兰大学的艾玛·麦克马洪在一份声明中说道,每日健康新闻报道。

她还说,如果可以保持减少蛋白的排泄,“可以将发展为末期肾病的风险降低30%。发展到肾病末期就需要通过透析或移植来保住性命。”

这项研究共有20 名慢性肾病患者参与,这些参与者需要在周内保持摄入低盐的饮食,每天盐分摄入量为1080毫克到1440毫克。在这一周结束后,一部分的病人需要改吃高钠饮食,此外每天还需服用2160毫克的降压药。剩下的病人则继续吃同样钠含量相同的饮食,但他们不用服用降压药而改食安慰剂,《医景》网报道。

美国人平均每天消耗3400毫克的钠,远远超过建议值:2300毫克/天(约一茶匙的盐)。美国饮食指南称,对于那些年龄在51岁以上的人群,盐摄入量应减少到1500毫克/天。(实习编译:叶秀金 审校:邱天华)

如果觉得《盘点:急性肾炎5大症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