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耗儿鱼和鲳鱼的区别

2023-07-13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10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科目分类不同

鲳鱼

鲳鱼,是鲈形目、鲳科鱼类。

耗儿鱼

耗儿鱼,是鲀形目、单角鲀科鱼类。

2、形态特征不同                                      鲳鱼

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

耗儿鱼

体甚侧扁,长椭圆形。头侧视呈三角形,上缘斜直,吻长,尖突。口小,前位。尾鳍圆形。体蓝灰色,第二背鳍、臀鳍和尾鳍绿色。

3、生境分布不同

鲳鱼

常栖息于水深30-70m潮流缓慢海区内,主要分布于中国沿海、日本中部、朝鲜和印度东部。

耗儿鱼

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东海、黄海及渤海,也见于朝鲜、日本海及太平洋西北部。

耗儿鱼和鲳鱼的区别

耗儿鱼和鲳鱼的区别:

耗儿鱼学名:绿鳍马面鲀,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耗儿鱼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鲳鱼属于鲈形目,鲳科。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体长约20厘米。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圆钝,稍突出于下领之前。眼小,侧位。眼间隔呈大的弧形隆起,鼻小,每侧各2个,前鼻孔圆形,后鼻孔呈裂缝状,口小,微斜。

耗儿鱼和鲳鱼的区别

耗儿鱼就是扒皮鱼,是一种颇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每年12月至隔年3月为其泛期,这鱼除了那根突出于鱼背的硬骨外,最特别的是身上那张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因为这一缘故,必须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换来了“扒皮鱼”这一俗称。此外,它还有马面鱼、象皮鱼、孜孜鱼、皮匠刀、面包鱼、羊鱼、烧烧鱼、老鼠鱼、耗儿鱼(四川)等别名。

鲳鱼,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初夏游向内海产卵,为食用经济鱼类。我国沿海都产。鲳鱼是热带和亚热带的食用和观赏兼备的大型热带鱼类。作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深受老百姓喜爱。

如果觉得《耗儿鱼和鲳鱼的区别》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