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电磁频谱五大特性

2023-07-24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5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电磁频谱,指的是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分段排列所形成的结构谱系。

1·是具有国家主权性。

电磁频谱是目前人类唯一理想的无线信息传输媒介,属于国家所有,与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一样,既是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也是决定国家发展和战争胜负的重要战略资源。电磁频谱资源对人类的影响,就像水和太阳一样不可或缺。

2·是具有资源的无限性和使用的有限性。

理论上电磁频谱是覆盖0至无穷大赫兹的一种特殊自然资源。按照频率由低到高的顺序,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玛(γ)射线和宇宙射线。一般意义上,国际电信联盟规划的可以利用电磁频谱范围为10kHz-400GHz,低于这一范围进入音频,高于这一范围进入光波的范围。但受目前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可供人类开发和使用的频谱只占资源总量的68%。

3·是具有商业价值属性。

4·是具有“三域”分割的特性。

目前,除了航空无线电导航、遇险搜救、射电天文等业务用频属于“专属专用”的保障方式外,其他约90%以上的频段都由多种无线电业务共用,之所以能够共用,主要由于电磁频谱具有空间域、时间域、频率域的三维特性。当多种用频武器装备密集部署时,电磁波在空域上纵横交错、时域上动态变化、频域上密集交错,“三域”重叠问题就很难避免,容易导致用频装备电磁通道“撞车打架”,产生自扰、互扰,也容易受到干扰。

如果觉得《电磁频谱五大特性》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