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味知香IPO:现金流充裕上市目的遭质(疑曾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2023-07-0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近年来,伴随着休闲零食企业纷纷成功上市,做半成品菜的味知香也对A股发起了冲击。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催生的半成品菜,正在成为消费者购物车中的日常选择之一。12月10日,苏州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味知香”)即将接受主板发审委的考验。

据招股书显示,味知香拟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募资6.54亿元,将投入“年产5千吨的食品用发酵菌液及年产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项目”“研发检验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和培训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但通过翻阅招股书发现,味知香其实并不差钱,2019年公司账面现金高达2.11亿元,货币现金资产占比高达75.63%,却募资2.4亿元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的必要性有多大?此外,公司还涉嫌一起购买和销售疯牛病疫区牛肉的案件,给公司IPO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扩充4倍产能遭质疑 加盟商信息“缺斤少两”

据企查查显示,味知香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半成品便捷菜的厂家,主营肉禽类、水产类、其他类三大产品品类200余种半成品菜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旗下拥有“味知香”和“馔玉”两大品牌,主要产品包括牛仔骨、宫保鸡丁、水晶虾仁、铁板鱿鱼等。

所谓半成品菜是以农产、畜禽、水产品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洗、切及配制加工等处理后可直接进行烹饪的预制菜品,消费者买回家后直接下锅即可。正是因为便捷性,颇受年轻市场的欢迎。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半成品菜一度成为风潮,带动了该行业发展。

据招股书显示,虽然近3年味知香的营收业绩都在增长,不过,其增速已经出现明显放缓。2017-2019年,味知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66亿元、5.42亿元,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9.81%、16.31%;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180.45万元、7112.49万元、8624.32万元,2018年和2019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7.29%、21.26%。

伴随近年来营收业绩的增长,味知香的存货也在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的存货净额分别为2,666.68万元、4,723.65万元与5,066.08 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9.01%、21.90%与16.69%。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未来公司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或者公司产品销售受阻,后期公司将面临存货跌价的风险。

此外,伴随存货净额的持续扩大,产能利用率也有所降低。数据显示,2017-2019年,味知香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93%、81.49%、 85.89%。然而,正是在产能利用率持续降低的状态下,此次味知香却决定募资用于年产5千吨的食品用发酵菌液及年产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项目。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公司的产能分别为9750吨、1.5万吨、1.5万吨。也就是说,未来募投项目建成后,味知香将产能从1.5万吨提升4.33倍至6.5万吨。2017年至2018年味知香产品新增销量才2269.07吨,2017年新增销量只有1320.52吨。按照募投项目的计划,味知香将新增5万吨产能,按2018年新增销量计算,需22年才能消化完毕。假如乐观一点,按2018年新增销量翻倍计算,也要11年才能消化。那么,现在味知香把产能提升至4倍是否合理呢?

对于消化新增产能的措施,味知香在其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通过多种渠道消化产能,尤其是借助电商模式来消化产能。但通过查阅其招股书可以发现,味知香或将面临电商销售对传统线下经销模式冲击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味知香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存在少量的直销渠道。2016年至2019年,零售渠道中经销店带来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2.32亿元、1.6亿元和1亿元,而加盟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0万元、2179万元、1.5亿元和2.5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零售渠道中加盟店的营收占比为6.14%;2018年,加盟店营收由2179万元上升至1.5亿元,增长率达5.89倍,占比由6.14%上升至32.64%;又于2019年继续上升至48.62%。显然,自2018年开始,公司的加盟渠道已逐渐取代经销渠道,成为最重要的销售方式。

不过,作为一家以加盟模式为主要销售模式的公司,味知香未在招股书中对于加盟费和如何管理加盟商等信息进行详细披露。在味知香的招股说明书中,也无法找到加盟商1年需要向味知香缴纳多少开业支持费、多少押金的内容。

而关于公司经销商和加盟商管理上,味知香只简单给出,截至 2019年12月31日,公司经销商(不含加盟店)数量为956家、加盟店数量为801家,广泛分布在苏州、上海等地各大农贸市场、集市、街道门店,贴近消费者生活区域。在整个报告期内,公司经销商、加盟商如何增减则一笔带过。

招股书中,也没有找到味知香加盟业务的毛利率数据,以及为加盟商提供风格统一的装修、运营培训的运营数据。

账面现金高达2.11亿 仍募资补充流动资金

对于上班族来说,半成品菜并不是新鲜事物,国内半成品菜的普及可追溯到2005年,随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大部分都是以团餐为主,行业内并无龙头企业出现。不过,伴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半成品菜有从幕后走向了台前,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逐步消费开始选择这一产品。

据麦星投资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户均消费半成品菜市场规模,大概只达到日本2004年家庭户均消费的5%,发展空间还很大。但面对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着急突围的味知香,在募资资金使用中,计划将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这一比例占据募资总额的36.7%。

据招股书显示,味知香并不缺乏流动资金,作为一家账面现金高达2.11亿元食品企业,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75.80%,却募资2.4亿元来补充流动资金,这是否合理?与此同时,应收账款也较低,2019年的应收账款仅有48.89万元,占比0.18%。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方面也较为健康,2017—2019年,味知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13万元、9356万元和7283万元。而且公司也并无明显的债务压力,2017—2019年,味知香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4.42%、16.52%和12.30%,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业内人士表示,募资项目大多会投入到成长性强的项目,而味知香把大笔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此,市场质疑其有圈钱嫌疑。

伴随半成品菜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该行业正在迎来更多的入局者。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期间,部分餐饮企业纷纷进行半成品菜销售,目前,专门经营半成品菜品牌的线下连锁品牌,如宅优鲜、闹味等已经涌现。

除此之外,多家与味知香同类的半成品菜企业获得外界关注。2019年11月初,元初食品与麦星投资达成股权融资协议,后者向元初食品投资1亿元人民币。另有上海新雅食品、苏州市好得睐食品、河北福成五丰食品、厦门绿进食品等企业是其主要竞争对手。可以看出,即使在贡献绝大多数营收的华东地区,味知香也已经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

曾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实控人占股达8成

据招股书显示,味知香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夏靖。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夏靖直接持有味知香5,475.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3.00%,通过金花生间接控制10.00%股份,合计控制公司83.00%股份。本次发行后,夏靖仍将处于控股地位。

而公司各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如下,发行人自然人股东夏靖、夏九林为兄弟关系,章松柏与夏靖、夏九林为表兄弟关系。股东金花生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但受夏靖控制。金花生出资人张礼、张妮为夫妻关系,杨清举系张清状的妹夫。可以看出,味知香是个实实在在的家族企业,由于股权过于集中,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企业内部管理,未来或将对企业良性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目前对于半成品菜公司来说,转变用户对半成品菜的认知对于拓展市场来说很重要。半成品菜市场目前进入了从导入期往成长期发展的重要的节点,产品品质尤其重要。据了解,味知香此前曾购入疫区未经检疫牛肉,在食品安全及管理上存在漏洞。

今年7月的一份广告宣传中,味知香表示公司“追本溯源,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然而,此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法院下达了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味知香的原料采购真实来源与发票上的供货商前后不一致。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能做到“追本溯源”?

2015年7月,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法院下达了一份刑事判决书,盖某、闫某等15人犯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罚款。判决书显示,经审理查明,2012年12月19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农业部联合下发公告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从巴西输入牛及相关产品。

然而,2013年2月至4月期间,被告人盖某、闫某先后从万安有限公司购得巴西小条牛肉一宗并通过被告人骆某非法运输至汕头后,将其中25231.217公斤巴西小条牛肉卖给被告人孙某甲,销售金额1236329元。后孙某甲又将该25231.217公斤巴西小条牛肉卖至苏州味知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金额1309751.64元。上述巴西牛肉均由被告人邱某介绍物流车辆从汕头予以运输。

此后,时任味知香公司采购部经理胡某出庭作证,2013年3月底,孙某甲通过其向苏州味知香食品有限公司销售一批巴西牛肉,该批牛肉随车有检验检疫证明。胡某未对检验检疫证明认真核对,不知道国家禁止进口巴西牛肉。不过,所购牛肉都已经被味知香食品有限公司加工后销售。

该案经法院审理后,判令孙某、俞某严禁从事食品生产、销售及相关活动,味知香虽然没有受到处罚,但味知香作为大型半成品菜供应商,对于食品的来源没有严格把关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在管理上存在问题。

此外,味知香的前五大客户也存在一些疑点,报告期内,卢春国作为自然人分别为第二、第二、第一大客户,贡献551.82万元、1011.91万元、1349.52万元销售收入,合计2913.25万元。不过,公司在招股书中并未披露卢春国这一大客户更为具体的信息。

除卢春国外,批发模式下另一自然人大客户为徐建军,2017年-2019年分别贡献421.9万元、612.55万元、523.31万元销售收入。两位自然人客户三年来合计贡献近4500万营收。那么,这两位自然人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交易的数据是否真实?也需要监管层进一步问询。

另外,从公司的财务报表看,味知香盈利能力颇高。2017、2018、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66亿元、5.4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180万元、7112万元、8624万元。

与高企的净利润相比,味知香这几年研发费用却低得可怜。2017、2018、2019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86.43万元、87.37万元、94.88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24%、0.19%、0.17%。与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3家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味知香不但最低,而且其研发费用率仅为它们平均数的1/10左右。在研发投入这么少的情况下,公司拿什么在行业内占领先机?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在监管部门对IPO一再严格要求情况下,味知香能否顺利闯关IPO,仍需等待市场的检验。

如果觉得《味知香IPO:现金流充裕上市目的遭质(疑曾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