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冬至大如年(你吃饺子了吗;盘点各地冬至吃什么的习俗)

2023-07-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时间好像过得飞快,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冬至!

自冬至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及时增添衣物,加强颈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哦!

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前后,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这天过后北半球的白昼将会逐日增长。《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规定有冬至的月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所以冬至还是一个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等,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部分地区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民间俗语也在北方各地广为流传。

盘点一些地方冬至吃什么的习俗

我国南方一些地方有冬至宴饮的传统,而北方多数地方则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汤圆不仅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也是一种幸福、团圆的象征,在寒冷的冬天,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美味饺子、汤圆,心里都会觉得暖暖的。

东北人冬至吃饺子

在东北冬至吃饺子已经成为了传统。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四川冬至吃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身体虚亏等虚状都有补益效果。

潮汕人冬至吃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上海人冬至吃汤圆

冬至天气渐冷,上海人就会煮上一碗热腾腾、圆滚滚、软糯糯的汤圆,一口咬下去,软糯的外皮下包裹着或香甜或咸鲜的内陷,瞬间治愈了冬日的困乏。

冬至吃汤圆,一家人团团圆圆,温暖幸福。

冬至大如年,家里小团圆,冬至时节,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只要与家人在一起,也足够温暖幸福。今天别忘了和家人一起吃饺子、汤圆哦

如果觉得《冬至大如年(你吃饺子了吗;盘点各地冬至吃什么的习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