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喝酒伤身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这个

2023-07-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亲朋好友聚会聊天时,总免不了喝上几杯助助兴,但小编发现,生活中其实很多人对酒的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喜欢酒,另一方面又怕喝多了影响健康,那今天我们就再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酒。

其实在我国,上千年前就已经对酒有着很透彻的认识。诗人说,酒有着水一样的外表、火一样的秉性。用传统学问的思想看,水是阴、是湿,火是阳、是热,酒阴中有阳,是湿热的结合体,有功有过。清朝医家陈士铎这样概括酒的功和过:“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厚肠胃,御雾露瘴气,敌风雪寒威,诸恶立驱,百邪竟辟,消愁遣兴,扬意宣言,此酒之功也。若恣饮助火,则乱性损身,烂胃腐肠,蒸筋溃髓,伤身减寿,此酒之过也”。

中医认为,酒入肝,适量饮酒可以使气血兴奋起来,抵抗外邪的能力增强,人就不畏风雪严寒等外邪的入侵;还可使精神兴奋起来,就给人兴致,给人灵感,让人忘掉烦恼,且抛开平时的顾忌,畅所欲言。

再者,适量饮酒对脾胃也有好处:酒性温,能温脾暖胃,使肠胃兴奋起来,加强蠕动,促进消化;脾喜欢芳香,酒的芬芳之气能醒脾开胃,且凡是芳香的东西都能驱散浊气,酒的芳香不但能驱散人体内的浊气,还能驱散我们周围环境中的浊气,所以古人说它能辟邪、去恶。

说到这,可能有很多爱好喝酒的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酒杯了!打住打住,还请冷静,虽然相对现代社会而言,古人是推崇喝酒的,但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差别。

首先,古时候的酒,被古人称为“粮食之精”,也就是说,古时候的酒水,大多是通过粮食自行发酵所产生的酒精,属于自然蒸馏酒,不存在化学添加物质和人工乙醇,因此适当饮用,并不容易产生疾病隐患。

但现在市面上有许多酒均为人工勾兑的酒精酒,化学乙醇的含量很高,虽然喝起来味道很辣,很过瘾,但带给肝脏的负担是巨大的,致癌的风险也会大大提高。

其次,两者的用途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古籍的描述不难发现,古代中医用酒,大多在治病或养生方面。这就意味着,古代酒的品种,多为药酒。其中有益于人体的中药成分很多,上文提到的——酒类温中驱寒、活血的效果,也大多囊括在药酒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古人与之酒,就好比现代人对待“药”的看法一样,虽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总归是治病的好方法。

但是,现代的酒,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存在,其中的饮用剂量、饮用时间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就好比古时候“乱用药”一般。久而久之,肝脏因为酒精摄入的负担越来越重,自然对身体健康不利。

由此可见,虽然古代中医认为,喝酒大多是治病且养生的,但是古人的酒、对酒的看法和现代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会造成饮酒健康与否这样两极分化的观点。

不过,我们也可以以此做出总结,寻求最佳的喝酒方法,让酒重新成为“良药”。

1、饮酒宜缓

“凡欲饮酒不欲速,速则冲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固不得损。损即多涕洟兼患肺气、肺痿、咳嗽之疾。若患劳风、风疳、五痔人,切须忌之。若患风人加之药物浸酒,不令甚醉。”

饮酒过速,不仅伤身,还容易醉酒,从现代科学而言,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120 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2、饮酒宜暖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若冬月但杀冷而已,不要苦热,热即伤心肺。凡是饮食皆不欲热吃,非独热酒耳。”酒宜热饮,利于养胃。

3、饮忌空腹

空腹饮酒,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而且空腹喝酒对胃肠道伤害大,容易引起胃出血、胃溃疡,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4、酒后忌风

“饮酒不欲风里坐卧,袒肉,操扇,盖缘毛孔悉开,不欲使风入,风入即令四肢不遂兼风,手足瘫痪等皆由斯得。

如果觉得《喝酒伤身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这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