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科大附一院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3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勿动!!插管去了!”5 月中下旬,一段写在医院食堂餐巾纸上的留言走红网络,短短几天时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近300家媒体转载报道,全网阅读量超4 千万,成为全国网民热议话题。

“餐巾纸留言”的主角是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的青年麻醉医生栾远航,而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里,还有许许多多像栾远航一样的麻醉医生,他们穿着洗手衣,头戴各式的花帽,在手术室里忙忙碌碌,肩负着生命的重托,奋战在救死扶伤一线。

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同柱表示,公立医院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近年来,中国科大附一院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进医院党支部立项建设,强化为民服务理念,不断促进医院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造福安徽百姓。

创新服务方式

特色团队个性化服务患者

每天一打开手机,微信和QQ群就响个不停,除了固定时间外,中国科大附一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巧民带领的IBD(炎症性肠病)诊疗团队还要抽空回答病友们的问题,“QQ 群里有好几百人,基本都是IBD 患者,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不同,还不能统一回复。”王巧民说。“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困难,具有致残性、慢进展、终身性等特点,因此也被称为‘绿色的癌症’。

患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折磨,还要承受疾病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王巧民教授介绍,此病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无法完全根治。

规范诊疗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方案。针对这种疾病的特殊性,2015年,医院就在省内率先成立了包括消化内科、胃肠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药剂科、检验科、消化护理等在内的IBD 多学科诊疗团队(MDT),大大提高了对IBD 病症的判断和诊疗。

当被确诊后,医院IBD多学科诊疗团队将为IBD患者开展包括病情、营养、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方面的综合评估,为每个住院的IBD患者制定符合规范并有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为了控制病情,患者要使用一些生物制剂类的针剂和激素类的药品,但是这些多数会伴有副作用,为了防止引发终身治疗并发症,患者要定期复查,我们的团队还要对每一个人的病情进行追踪随访。”王巧民说。

烦躁、焦虑、自闭、社恐……是大多数IBD 患者刚刚得到确诊书后的反应,为了安抚病患的情绪,积极地对症治疗,“消化内科在2015 年开通了护理专病门诊,为IBD病友提供心理、营养量表的调查,为他们讲解服药的注意事项,指导饮食、行为,跟他们谈心,缓解他们情绪上的压力。”消化内科病区护士长江秋霞说。截至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IBD团队已累积为近千名IBD 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并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

创新支部建设

激发“保驾护航”活力

“在2018 年合肥市的一场马拉松比赛中,一名学生突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生命危在旦夕!正在现场的主治医师刘海华飞速上前,跪地为其进行胸外按压。10 分钟后,患者神志恢复正常。”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姚秀英向记者讲述了支部年轻党员在院外成功救人的感人故事。

为了传授、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自救互助能力,让更多群众能够在危难之时敢于出手,该支部以急救知识和技能进高校、进社区为主题开展了支部活动立项。支部党员多次走进社区、高校,现场示范教学胸外心脏按压、体外电除颤等急救技能的操作,此立项活动还被评为该院2018年支部立项的最佳方案。

中国科大附一院急诊内科党支部也通过连续多年开展的支部活动立项,面向公共服务机构及社会大众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与合肥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密切合作,对轨道分局新入职的辅警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支部活动立项已成为中国科大附一院乃至全省医疗卫生单位党建活动的品牌项目,不仅有效提升了医院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也增强了医院的影响力。

据悉,医院党委从2009 年起试行支部活动项目化管理,逐步建立了党委、总支、支部的三级管理模式,支部立项也在不断创新,十年来累计上报立项活动500 余项,并且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今年支部立项在主题实践、学习培训、志愿服务和创新争优四个主题的基础上加入‘学习十九大’和‘融入科大’,更加丰富了立项的内容。”刘同柱告诉记者,党支部立项的不断创新,提高了党员的积极性,既防止了党建、业务的“两张皮”,又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创新力。

创新党建引领

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总院和南区4个病区联动,围绕‘让我告诉您知识、请您告诉我需求’的专科特色工休座谈会系列活动,我们已经连续开展了8年。”该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书记王国平告诉记者,为细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就医感受,该党支部在实践中深化创新,要求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将服务延伸到院外。该党支部组织医护人员在病人出院后定期打电话询问病情及恢复情况,同时给予康复护理指导和复诊指导。目前,中国科大附一院电子病历在线随访系统已投入使用。

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中国科大附一院自2016 年起,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提升服务的专项行动,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服务质量、服务流程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中国科大附一院妇产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和义诊活动,医院其他科室党支部也结合世界肝炎日、全国爱眼日等节点,组织支部党员带头引领医护人员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医院的党员志愿者们还常年在门诊开展就医志愿服务,为就诊群众提供就医指导与服务,成为了院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3 月,医院党委决定面向社会出台‘十项服务承诺’”。刘同柱告诉记者,中国科大附一院将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树立医院服务新形象,向高水平、高质量的“一流医院”迈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刘旸 见习记者 徐琪琪

如果觉得《中国科大附一院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