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寒露养生小贴士,等待查收

2021-11-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转眼换季也在眼前——不知不觉,就到寒露了。

寒露,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它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时的露珠已寒光四射。寒露时节,全国各地冷暖不一,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寒露,重点在一个「寒」字,寒露过后,秋凉嚣张起来。寒露,寒而不露,对身体来说,这个地方,尤其不可再露。

是哪里呢?

寒露脚不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时节,昼暖夜凉,要及时添加衣物和鞋袜,尤其是对足部的保暖。中医认为:“病从寒起,寒从脚生”。足部是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等六条主要经脉的循行部位。足部受寒后,寒邪侵入经络,影响经脉内气血运行,从而诱发对应的脏腑疾病。足部受寒,还会影响口鼻、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因此,寒露时节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民间常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意在提醒人们,寒露时节,不适宜光脚丫、穿凉鞋,要选择保暖效果好的鞋袜,同时不要穿湿鞋、湿袜,要给予足部保暖,以顾护人体阳气,提高对外界寒气的抵抗力。

脚踝和脚面也不可再露!

很多人,不是露脚,而是露脚踝和脚面。鞋子也很厚实,裤子也是十分的长度,但脚踝和临近的脚面,总是隐隐浮现,没有高腰的袜子护体,脚腕子露出来真的显得纤细是挺美丽的,代价也是很冻人的。

你应该知道,很多重要的穴位,在脚踝和脚面附近,而且是每条经络的大穴,分别是:

足太阴脾经的商丘穴;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照海穴、大钟穴;足厥阴肝经的中封穴;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穴、申脉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穴;足阳明胃经的解溪穴。

还有,既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经络交汇的大穴:三阴交!

既然每个穴位各有所属,那么它们和对应的脏腑必定存在一些内在的关联。

脚踝又是关节部位,更容易受到邪气侵犯、滞留。

裸露的脚踝,就像没关严的门、没扎紧的篱笆一样,给了寒邪、风邪、湿邪绝佳的可乘之机,时间长了,身体的阳气和正气被反复消耗,很容易出现:关节炎、感冒、肚子痛、痛经、宫寒、尿多、怕冷、腰背疼痛等身体问题。

泡泡脚,把小凉脚放进热水中,是最幸福的

如果脚踝已经被寒气入侵,或者本身体质就偏寒、阳气不足的话,每晚睡前可通过泡脚的方式使下肢血脉畅通,同时发散寒邪,振奋阳气。

但是烧泡脚水的方法有一点小讲究:

取水适量,直接烧开,然后放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如果你觉得麻烦,早上先烧开一壶,放在那里,晚上再烧开一壶,兑着来用。

一般来说,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搓脚心的涌泉穴,滋养肾水,补阳还不上火。

避寒护阳,保卫脾土

寒露以后昼夜温差大,一定要注意保暖,受寒就是伤阳!正所谓“吃了寒露饭,少见单衣汉”。

寒露节气里着重介绍一下关元穴,它有强生固本之功,也是小肠的墓穴,小肠与心相表里,所以关元穴也是强心的大穴。

重要的是,它是具有“收敛”之功的要穴!

关元者,关其元精之门,闭而储藏之谓也。秋天灸它,以顺收藏之时序,收元阳内固,金水相生,益真火,养肾气,以合脏气生藏之机。

现在天气不冷不热,正好每天隔姜灸7壮(艾条灸30分钟),以行收藏之道!

成年人的保健灸就2个穴位:中脘穴、关元穴,隔姜灸各7壮,艾灸一天休息一天。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把中脘穴换成足三里,或者加灸三阴交。

秋季是一个过渡的节气,适应了炎热气候的身体要尽快调整,以备严寒的到来,而这个时候我们要如何帮助身体适应这样的变化呢?

适当的运动,提高睡眠质量,还有一条就是尽可能慢地增减衣物,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春天是冬季向夏季的过渡,而秋季是夏季向冬季的转换,而人的思想总是快过身体的适应能力,当我们脑海中向往冬天的雪花时,不由自主地就会增加衣物,这也在不经意间削弱了我们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能力。其实,对于这样的养生知识,老话总结就非常到位,“春捂秋冻”一点毛病都没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一年四季生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人体也不外如此,我们只有去探索自然的规律,顺应其中的变化,才能收获更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即将到来的严寒存储下足够多的能量。

秋天颜色渐渐鲜艳,阳气渐渐收敛。愿你:把寒邪都排出去,收进身体里的都是暖意

如果觉得《寒露养生小贴士,等待查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