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攻略来了 如何防寒养生?专家这么说

2022-01-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今天,立冬,迎来大降温,对于老人儿童及体弱多病人群来说,感冒发烧、心脑血管等疾病将会多发。面对突来的寒潮,如何加以防范?记者就此采访了城区几家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给市民支招降温防病。

【防病】

心梗患者明显增加

这些征兆别大意

“最近受气温影响,我们接诊的心梗患者明显增加。”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纪军表示,心梗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中年人基本都是疲劳、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冷刺激等导致病发。

苏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何胜虎提醒,如果突发心梗,一定要赶紧拨打120,让患者就地平卧,并且将患者的腿稍微抬高。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时候,要及时做人工呼吸,等候120的到来。“心梗发作前一两天是有一些征兆的。”何胜虎介绍,最常见的是冠心病患者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服药效果变差;或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等,都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先兆。心梗的典型症状是“心痛”,或者说“胸痛”。急性心梗通过“心痛”表现出来的占了70%左右。“剧烈性胸痛持续半个小时,一定得赶紧上医院看。”

感冒发烧很“恼人”

快看,这样预防

按照惯例降温后会出现就诊小高峰。那么感冒发烧如何预防?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吴峰表示,居室要适当通风,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专家提醒,抹上洗手液并揉搓10-15秒钟后,两手仍然是湿润的,这才说明所用洗手液的量足够,然后再冲掉。也可选择酒精浓度至少为60%的杀菌纸巾。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慢跑、打太极拳等。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尤其是头部、脚部、腹部和脖子千万不能受凉。

【进补】

保护阳气,适当进补

扬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中医师刘晓静提醒,面对突降的气温,市民要在保护阳气,防寒保暖的前提下适当进补。

她表示,气温突然下降,会出现寒气凝滞收引,导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许多人特别是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群,旧病复发或加重,心绞痛、心梗、中风、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感冒、发烧、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频频发作。

“防寒保暖很重要。”市民注意早晚凉,尽量少出门,避免阳气发散。刘晓静建议,饮食宜以温热为主,可有选择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如牛肉、羊肉、乌鸡、板栗、花生等。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胡萝卜、卷心菜、青菜、豆腐等。也可以吃一点红枣、桂圆、生姜、红糖,来护阳气和胃气。一些体质虚弱、免疫力较差的中老年人,在此时也可用膏方来调理。

【误区】

“春捂秋冻”,天冷了硬扛?

俗语“春捂秋冻”,扬州友好医院中医科主任张锡元表示,这是指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要循序渐进地添衣保暖,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但并不是气温降了,也硬扛着不添加衣物。“在气温急剧变化时,人体抵抗力会减弱,很容易感染感冒等流行性疾病,不能再硬扛。”

他建议,“秋冻”因人而异,是否要增减衣物,要根据气温来调整。

记者 张庆萍 陆康洁 王诗韵

【来源:扬州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攻略来了 如何防寒养生?专家这么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