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知足,老子中的养生思想

2022-02-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7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本文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人类生命的存在不只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也是精神层面的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人类的智慧形成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生命和生活。以知足论养生,就是要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当代人生活状态相对古人呈现三个方面的不同:首先在生理上,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增加,精神耗散严重,呈现虚劳的症状;其次在心理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精神压力很大,失眠、抑郁等精神问题凸现;最后是社会生活层面,社会关系从家庭,家乡等熟人为主走向陌生人为主,关系处理更加复杂。

老子道德经中有很多养生的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全文都是在讨论养生,只是使用其他领域的概念进行解读和对比。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全文都是在讨论治国或者战争,其他方面的内容也是一种比喻。其实古人认为身国同构,养生就是治国,所以最懂生命智慧的医生我们称之为大夫,懂治国的官员我们称之为大夫。古语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说明两者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本文仅就知足和养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论述。

知足——认知生命之根

一般我们谈论知足,多是心理方面的。足是人体身体的一部分,所以知足最初的含义应该是指生理意义上的,心理上的自我满足,应该是引申义。另外,足之所在,就是人之所在。这个所在可以是指我们身体所在的位置,也可以引申为我们的社会身份。

养生方面我们大多指生理上的,最多在扩展到心理层面的,但实际上社会层面的养生也是老子思想中重要的内容。这种养生是正确的处理我们的社会关系,除了保证我们的身心安宁之外,也是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理层面的知足,我们首先要对于足的生理特征做一个了解。

足部的五指对应生理的头部,其中拇指对应了大脑,鼻子,脑垂体,足的中部对应了我们的内脏,根部对应了人体的生殖系统。如果再细分的话还可以涉及到骨骼,淋巴,神经等位置的对应。基本上可以说,脚部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体结构。在科学上称之为全息。就是每个组织都含有生命的全部特征,哪怕是一个细胞,现在的科技可以认知到基因的层面。

在传统的典籍中对于足部的生理描写也有很多:

1,《黄帝内经·厥论》中有,阳气起于足五指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阴气起于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人的阳气和阴气都是从足的五指开始的,也是人的最底的末梢部位。

2,《黄帝内经》还有说,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这个说明我们人体的生命结构跟外部的天地自然也是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养生中,效法自然以至于天人合一是必要的也是终极追求。

3,《庄子·大宗师》中认为,“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里的真人之息以踵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踵息。是真人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

上述内容向我们阐述了足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如果用树来做对比,那么足就是人类的根部。

这个图形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说明。右边是一个大树,地上部分是树干,在上是树枝和树叶,地下部分是树根,一直向下发展。树根和树干中间的那个位置是本,是树木最为重要的部分。生活中,我们移植树木的时候可以去掉树枝和树干,也可以去掉很多的树根,除了个别生命力特别强的树木外,大部分都是不能离开本这个位置而存活的。

左边是异化的人体结构图。与右边的树木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人之本在于腹部的脾胃位置,再上为心肺,再下为肝肾。这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生理器官。足在最下方,因此对应这树木的根部。所以我们谈知足与养生,就是要从足部,从人体的根上进行养生。这就是道德经所说的,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我们知道了足的重要性,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去解决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呢?

方式很多,平常的各类体育运动如跑步,篮球,足球,武术等都可以解决生命健康的问题。如果单纯的从足部来说,热水泡脚,脚部按摩都是有益健康的。本次我们是从坐姿上来解决健康问题,就是古人的正坐。

正坐——促进身体健康

胡坐

我们现代人坐在凳子上,双脚垂直下来的坐法,是南北朝以后从西域传来的,因此也叫“胡坐”。当时胡坐的前身是一种叫做“胡床”的折叠板凳,类似现在的马扎,这是华夏历史上中国人第一次改变了坐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慢慢的演化,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带靠背的椅子,随之我们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窗户的高度就是明显的例子。

胡坐的特点是臀部着力,因为臀部肉多弹性好,所以可以坐很长时间而不出现麻木等症状。但是这种坐姿也有特有的问题,坐的时候会压迫人体的阴蹻穴,会阴穴是人体任督二脉交汇非常宝贵的地方。尤其是男性容易导致前列腺部慢性充血,比如司机和上班坐电脑前的两类人中很多人的前列腺,腰椎,痔疮,颈椎等问题的比较多;虽然臀部有弹性,但是这种坐姿还是会使臀部血液循环变慢,导致脚部供血不足。就是因为胡坐造成的。

盘坐

从西域传来的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坐姿,就是盘坐。两腿盘屈交迭而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所谓自然盘就是一般平常人两腿交叉而坐,脚部位于膝盖下方。双盘是脚步都在膝盖上方,而单盘则是一只脚在膝盖上。随着佛教传播壮大,这种坐姿对于中国传统道家修炼方面影响很大。

虽然在修炼中,对于盘坐提出各种要求,如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但是这种坐姿天然就很难完成一些动作,最为突出的就是脊直,而这一要求又是所有要求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之所以难以完成,是因为人体形态受到地球引力而会自然维持身体平衡的一种本能反应。当人盘腿的时候,脚部位置自然偏高,臀部偏低,人就有后仰的倾向。所以会本能的头部前倾,以防止身体向后歪倒。

所以一般盘坐的时候要求臀部垫一个两、三寸高的软垫,以弥补身体的不平衡。但是这种方式是治标不治本,每个人的身体不同,盘坐时候维持自身平衡所需要的臀部高度也是不同的。

有观点认为,上古修仙的人很快,很多,很少出现异常,而随着佛教的影响,道家修仙路上成仙的人越来越少,反而出现走火入魔等异常现象的人很多的重要原因就是坐姿的改变。

这种坐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双腿打开。这与古代提到的箕坐极为相似。

箕坐

箕坐的特点就是两腿张开坐着,形如簸箕,是个很不礼貌很不文雅的坐法。至于是两腿伸向前坐着,还是两腿盘起来坐没有严格说明。因此可以说盘坐就是一种箕坐。

这种坐法很不礼貌很不文雅,历史上孟子就因为这事要休妻。

《韩诗外传》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向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言妇归。”

这里所说的踞,就是臀部着地的箕坐。那个时候没有凳子,男女老少裤子都是开裆的,而臀部着地的时候很自然的双腿叉开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可想而知当时的孟子是有多么的气愤。不过故事的最后是孟子被孟母教训了一顿。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家庭中有一个知书达礼的母亲是多么的重要,是为后世乃至现在的婆媳关系树立了一个典范。

所以在西方母亲节传入中国之后,很多人自然的想到中国的母亲节应该定在孟子出生的日期,这是孟母作为一个伟大母亲的开始。

正坐

传统文化中所讲的正坐是指跪坐。跪坐是席地而坐,一般会有一个稍微软些的垫子。臀部放于脚踝,双手握固(拇指在四指之中)放于大腿上,这个时候上身自然挺直。这种坐姿势端庄,肃穆,体现一种宁静,谦恭等礼仪风范。寻求的是一种内心与身体的和谐统一,更是一种哲理的升华。

跪坐不仅体现出一种修养和风韵,从养生角度看,对人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从生理的角度来说,跪坐时候重量压在腿部,减少对下肢的供血的同时加速血液归肝回心,然后心脏把血重新打到全身,濡养全身。《黄帝内经》又说“肝主筋”,“肝开窍于目”,膝盖是筋的汇聚点。所以跪坐有利于养肝明目,增加脑供血,有利于精力充沛。

有病的原因,第一损耗过度,第二熬夜。身体有病一般都是气虚了,邪气趁机而入,正气不足赶不走邪气,阴阳失衡。症状出现,这就是所谓疾病。而正坐就是调气,调出来浩然正气,逼走邪气。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正气,应该就是这样。古人凡事都要讲究个“正”字, “故始有礼仪之正,方可有心气之正也。”前面有论述盘坐身子容易弯曲,很难做到正。而跪坐很自然的就实现身体的正,因为只有正腿部受力才是均衡的,身体才是最稳重的。因此对颈椎和背部(腰椎)非常有益,能减少驼背的发生;正坐不会压迫阴蹻穴,其对男性健康的好处更大。

正坐有三个姿势要点,握固,舌抵上腭,闭目。外闭耳眼口,内闭精气神,全身松静自然。不要刻意去关注如何呼吸,自然呼吸才是最符合自己。出现浑身微微发热现象,说明身体气血运行正常;如果脚麻了,就把屁股抬起来,坐直了就行,歇一会,再坐下去。身体适应以后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步增加时间。也因此,正坐可以磨练意志,塑造性格。还可以改善失眠,辅助睡眠。当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自觉精神旺盛,就代表正气提升,正气正在修复病体。如果结合子午流注作息法,掌握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对于身体健康效果会更为明显。

归根——实现自我对话

前面我们提到,人的足部就是人的根。正坐的方式就是激发我们人体根部的活力,以保持我们身体的健康。如果说足部是人体的根,那么我们生命的根则是我们的心灵,那个内在的本我,我们的身体,只是这个人体的寄宿场所而已。

正坐激发人体的根,足部的活力,保持生理的和谐健康,那么如何在生命层面在身体和心灵上进行沟通呢?这就要从心开始。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这个心是我们的心脏也是我们的意念、意识。气在中国文化中含义很广泛,这里的气可以简单的认为是我们肺部的呼吸之气,这个肺气是后天之气,我们还有先天之气,一般认为是肾气。这个属于气的类型,在气的状态上,我们可以分为和气和冲气,这是相对于我们生命来说相对健康的两种状态。和气自主呼吸的正常,而冲气则是有意识呼吸下的对于身体状态的调整。

肺是人体惟一可以受意识控制也是可以生理自主运行的器官。

在我们进行了剧烈的运动或者受到惊吓而心跳加快的时候会进行深呼吸以减缓心脏跳动,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通过意识控制肺部的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调节心跳的强度和频率。实际上就是可以通过意识控制心脏和肺部的工作状态,而这两个脏腑的工作直接影响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而气血运行直接反应在我们的精神状态上。因此可以说,心使气曰强首先解决了我们生理上的精神状态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和五行是常用的两个概念和方法论。在道德经中阴阳的概念比较丰富,但是五行相关的概念很少,只有在第十二章中简单的提到了五色,五音,五味等概念,没有直接提到五行这个概念,也没有论五行的相生相克的内容。但实际上老子对于五行运行规律理解很深,只是用了较为通俗的语言去描述。心使气曰强就是一种高级的五行运用。

在五行里面,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心肺是相克的状态。一般不会让生命状态中出现相克的状态,这样身体容易出问题,而让其出现相生的发展,这样身体才符合自然,才会健康。

心使气的运行实际上是要金生水,水生木。通过肺气调节肾气,通过肾气调节肝气,明目疏肝,生化精神。而在金生水的过程中需要火的参与,只有通过火的加温,金才能融化为水。这个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少人能意识到。由于时代原因,通常人们对于五行实际运用了解较少,因为一般只有在各类术数中才有应用,包括中医,风水,命理等。虽然大家对于中医不陌生,但是大多限于中药对症,对于中医实际运用时候的开方原理了解甚少,甚至持否定态度。这是文化传承上的一种遗失和遗憾,因为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很多时候是舍本逐末的。

发现自我

当我们的身体气血通畅之后,我们才能处于一种感觉舒适的状态,只有这种状态下,我们才有可能达到最大的放松。这种放松用道德经中的概念就是虚,虚的目的是放空自我,这种的放空是一种对于身体的淡忘,对于意识和思维的关注。

当我们放空自我之后,就可以达到一种静的状态,这个时候是要沉淀自我。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再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专注于内在各种念头的处理。这些念头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大多都是外界信息刺激下而产生的思维映射,他们有一些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下问题,而更多的则是阻碍我们进行清晰的思维。处理的方式就是以静为主,让这些念头自然的消失,如同扬起的飞尘回落到大地。

当因为外界信息而映射的念头逐渐消失或减弱后,我们的内在自我越发的清晰可见,越发的意识强烈。这个时候我们会更加清醒的认知真正的自我,所以也会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真正的自我进行沟通和交流,反问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真正要成就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就是在回归自我,进而重塑自我,实现生命的升华。

所以说,打坐打坐,重要的是打,不是坐。打的目的就是要突破外在的自我,寻找到内在的自我,从而反向激发外在的自我进步发展。这个状态下,犹如两个人通过某种途径在对话,对话的主体是两个不同世界,不同空间的我,一个是精神的一个是肉体的。当我们可以随时可以实现外在自我和内在自我的对话的时候,我们将不再限于形式,行住坐卧皆是打坐。外在的人与内在的匕,归于土,归于大道。

但是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所以谈正坐,就是因为正坐这种姿势,更利于实现自我的对话。所以我们前面也分别论述的各种坐姿对于我们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对于各种坐姿进行深入的理解。

道德经第三章中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虚心实腹可以说是道家对于打坐的某种要诀或者理念。他注重心的虚空,也注重身体的需求和健康。所以说道家是一个有着明显贵生思想的学派。

《庄子·大宗师》中关于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中有:“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种坐忘的状态,就是对于肉体存在的淡化,对于外界信息的的屏蔽,对于后天知识的摒弃,最终融入到无所不通的大道。这其实也是道德经中虚、静、根的另一种表达。

此次内容中还提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斋。斋戒是古人祭祀上天,神灵,祖先时候而进行的自我约束和清理,这种清理不仅有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世人都知道和在意生理上的斋戒,却容易忽视心理上的斋戒。此处通过孔子来表达出,斋戒中更为重要的是心理的,生理的斋戒的目的也是更好地进行心斋。心斋的概念,我们也可以大致理解为道德经中所提到的虚心,其目标都是让心灵放空。

在身心方面,强调比较多却也比较极端的是佛家。一方面他们比道家和儒家更强调心的概念和重要性,认为心是根本,解决自身以及自身与世界的关系要从根上入手,根解决了,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由此,他们对于身体的重要性极度的忽视,甚至认为这是一种负担,称之为臭皮囊。

如果对比道儒佛三家对于心的认知,可以总结为:道家要虚心,守愚人之心,以此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因此而不断的发展;儒家强调正心,通过身体的正形,正坐来实现正心,在通过正心指导自身形体和行为的端正。前面提到的坐忘是春秋的颜回,近代的曾国藩也是保持每日的静坐;而佛家强调修心。认为心是根本,是终极,修心就是修行,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终仅仅停留在了根上而没有前行。笔者认为,这一修字,已经说明佛家在认知上的错误。

前面我们有论述,心为火,火是虚的,无形的。这个无形的东西如何去修,去把控呢?只能通过有形的,具体的东西去间接调控。就如同一盏灯,火的亮度和稳定性都跟灯芯有直接关系。灯芯短,灯光亮度不够,灯芯长亮度就增加。但是太长产生弯曲或者前端完全碳化之后发生弯曲,灯火就不稳定,亮度也不稳定。如果是人,则是心性不稳定。

佛教有燃灯古佛,其名称来源就是如此。名字的中心在燃不在灯。人身如灯,如何燃烧才能持久,才能不断发光,这才是人类要追寻的问题。因此燃灯不是一灯,一灯也不能解决千年暗的问题。

修心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从实践上更容易发现。佛家有云,不遇磨,不成佛。所有的修都需要实际的行动,需要社会中不断的磨练,捶打,检验,最终验证自己修行的阶段。如果没有跟外界进行实际的交往,单纯的修心,最终也只是到达一个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境界。

心平——个体的社会发展

心平是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本质是个体与他人与社会的对话。表现在个人自我进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如何真正实践自我的进步,这方面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去了解。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馀;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从这两段文字可以看出,道家和儒家两个方面都有论述从心到天下的阶段式成长。这个成长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而非闭关锁户的体悟中来。体悟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王阳明对此总结为知行合一。

知是知识,是智慧,也是知足,行是行动,是行为,也是要知足而行,才能实践知行合一。

如何理解?

本文主题是知足与养生。所谓生,是生命,表现为生长。在人类社会,不只是简单的肉体的生理健康,也包括心灵的心理健全,更是社会角色的改变和地位的提升。所以我们的养生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也包括与其他个人进行的社会关系和活动的维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社会层面的个体,需要从群体的社会关系中获取谋生的资源,以实现个体的养生。这个资源,不仅有物质的层面,精神的层面,也有个体生命安全的层面。所以道德经中有讲,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无论是哪个方面从需求,我们都需要做到知足(清醒的认知自身社会地位),方能实现养生(保证生命安全和发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史记·孔子世家》:“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实,无论何种身份和地位,在社会关系中保持心存敬畏,都是必要的。

这种敬畏不只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也包括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而这种敬畏不是卑微,而是守柔。道德经·第五十二章: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守柔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实现变通,在社会冲突中可以理解为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很难做到退一步,原因就在于过于气盛强硬。

那么如何实现守柔?道德经·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如何实现专气,本文所讨论的正坐,就是一个古人实践出来的一个法门。

如果觉得《知足,老子中的养生思想》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