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俗语“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

2022-03-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养生俗语"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

谈到中华文化,不少人在心中也难免会感到自豪。这其中,俗语不仅内容朴素,形式简短,而且还蕴含着很多为人处世上的大道理,也因此受到了很多百姓的认同。在民间,俗语的传播也要比其他文化载体更加的广泛。

当然,俗语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婚姻、交友等方面的经验,还在其他方面给了后代子孙很多的提醒。而今天给大家的介绍的,就是一句养生俗语了,叫做"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也非常的经典,叫做"不动五更气"。那么这句养生方面的俗语又该怎么理解呢?

我们首先来解释一下"更"的含义,要知道古代的时间刻度,可没有现在这么的精确。所以在古代,古人为了来区分时间,引入了"更"的概念。其中,一更天大约在现在的傍晚的七八点钟;

三更天是夜晚十一点的到凌晨的一点;而五更天则是一大早的七八点钟了。那么这句俗语的从字面意思来看,也就是在说:不要在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吃饭,也不要在夜里十一点多以后贪图美色,更不应该在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就动怒生气。

不少人在明白了意思之后,可能会感觉到有点奇怪,因为老祖宗的这番告诫和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并不是相符的。但是如果结合当时古人的习惯,这几句话不仅说得很有道理,而且还暗藏深意,这又该怎么理解呢?

一、不在一更天进食的劝勉!

不少人想必经常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吃饭,甚至吃点夜宵也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古代,古人没办法时刻看着时间,所以他们都是在日出的时候出去辛勤耕耘,到了快日落的时候回家做饭。也就是说,一般人家都是五六点钟就吃了晚饭的,如果非要在一更天吃饭,就难免要点灯。但是古代可是没有电,而煤油灯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稀缺物资。所以古人会认为,在一更天烧火做饭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此外,其实在古代,百姓最初一天只在白天吃两顿饭,后来在隋唐以后才逐渐变成了一日三餐,可仍然有很多地方保留了一天两食的习惯,所以在晚上习惯了不吃饭分人家也是有不少的,更别说在过了一更天后了。

二、不在三更天纵欲的告诫!

这个道理其实也很简单,百姓经过了一天的辛勤劳动,自然要在晚上留出充足的睡眠来恢复体力。而通常在一更天左右,百姓就会上床休息了。如果在三更天左右还依然在纵欲,这无疑会让自己的身子感到很疲惫。

而且第二天许多人还要再进行一整个白天的辛苦劳动,如果因为头天夜里而导致身体跟不上,也是很不划算的。

不仅如此,在三更天左右还是人体肝脏最活跃的时候,长期进行房事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被严重的损伤,严重时会让身体出现亏空的情况。

此外,三更天正是夜晚的子时时刻,而古代很多人都认为这时候正是一天当中阴气最严重的,也是很多小鬼出来活动的时刻。按照古代对子嗣的看重,古人也会告诫子孙不要在这时候多行房事,以免遭来"鬼胎"。

三、不在五更天动气的智慧!

很多人都明白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而古时候很多人也会把早晨当成是美好一天的开始。

如果因为一些琐事就轻易生气的话,不仅会影响到一天的好心情,让人的主动性降低,而且也会影响到食欲,难免也会吃不饱。

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在田地里的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在一大早就生气的话,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眼中时甚至会因为高压而威胁到心脏等重要部位。长此下去,每天最好的精气神都会因为自己的生气而被损耗掉,那么我们在做什么事情也都没办法再提起精神了。

综上所述,这句养生俗语不仅蕴含着老祖宗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给后来的我们很多警示。

尽管这些话可能不是很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了,但是其中蕴含的很多道理,也依然让我们取之不尽。所以在面对俗语之时,要结合当下的生活区仔细思索一番,说不定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上会因此有不一样的体验。

如果觉得《养生俗语“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