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为了养生、你知道崆峒山有多拼吗!

2022-03-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1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道家养生

崆峒山作为道源圣地更是与养生有着深厚的渊源,自古就有黄帝问道崆峒山的故事,流传至今,经久不衰。明代就有“养生学始于广成子”之说。早在明代,就有养生家提出崆峒山是道教养生地,如明代周履清著《赤凤髓序》一文中说:“养生之学仿于上古之广成子,屏居崆峒之上,而轩辕以万乘师之。”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著名道人内家拳开山祖师张三丰来崆峒山,隐居5年,传授功法奥妙。《道家养生》收录有他的《道言浅近说》,其中一些话对于养生很有启示意义:“潜心于渊,神不外游,心牵于事,火动于中,必摇其精。

清静”既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也是道教重要的养生方法,还是生发智慧的源泉。《道德经》中说:“清静为天下正。”宇宙万物虽然复杂万端,但终会复归于寂静虚无的本初。《道德经》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人虽然会有喜怒哀乐,但也会归于寂静圆明的自然本性。因此,《道德经》提出要“致虚极,守静笃”。道教还有一部专门论述清静的经典,就是《清静经》。该经中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如果能保持清静的心态对待周遭一切,就能体悟天地之道。一切生命,都是从“静”态中生长、从“静”中充沛它生命的功能。一粒种子、一个胚芽,会静悄悄地开成花朵、长成树苗;人的生命和生命活力的保持,也需要通过静养得到生息,所以道教倡导要以自然为本,清静为基。

一、清静才能契合至道

《南华经》中记载:黄帝曾经在崆峒山向广成子问至道,也就是求教如何修身与长生的妙道。广成子教之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也就是说,不要求去看,不要求去听,专一精神归于清静,形体自然会走向正道,必定要静寂,必定要清心,不要劳动你的形体,不要动摇你的精神,自然就可以长生。眼睛不看,耳朵不听,心里就不会思虑,精神自会与形体冥合,形体也就长生了。不要动摇心志,不要因外物动心。在这里,广成子告诉黄帝至道的目的是要长生,而要达到长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抱神以静”,也就是要让精神归于清静。清静境界才是众人所应追求的目标,才是大道之圆满的体现,如此去立身处世养生,才会得到成功。

二、静则有益心身健康

生命的健康,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情绪,在道教的修养来说就是个人的心性。通过修持修炼以达到心和、神安,则有益于心身健康。静则可以使人心和,静则可以使人神安,静则可以使人恬淡虚明。一个人若能做到恬淡、虚静,不会被外因所扰,不论生活环境如何,都不会忧思困苦。要想生活自由自在,首先要有一颗自在的心,要想心灵从容淡定,首先要有一种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庄子也曾说过,恬淡,寂静,无为,虚静,是天地的根本、道德的本质,圣人安静无为则平易,平易而后能恬静淡泊,忧患邪气便不会入侵,也因此才能道德完备而不会神亏气损。惟其如此,他才没有灾害,没有物累。生时无心,浮游于世,死时像休息般静寂,没有思虑,没有预谋,光亮而不显耀,诚信而不必事先约定,睡时不会做梦,醒时没有忧愁,终日神清气爽,灵魂从不疲惫,纯净而不混杂,专一而不变动,淡泊无为以顺应自然,才是养神护气的至道。

三、静则可以帮助疗疾

陈撄宁先生在所著《静功疗养法问答》中总结说:凡一切本元亏损之病,如头晕、脑胀、眼花、耳鸣、心跳、胆怯、失眠、恶梦、情绪纷乱、遇事善忘、上重下轻、肌肉瘦削、少食不够营养、多食不能消化、工作不耐疲劳、生活不感兴趣,这些症状,服药难见功效,检验身体又不知病在何处,唯一的方法,只有靠病人自己用静疗养,可望痊愈。前不久我曾在报刊上读到一篇介绍〈静坐冥想的疗效〉的文章,文章也认为,静坐冥想,方便、容易、不花钱,对心身却大有裨益。有益于增强免役力、调节心脏与血压;能有效减缓慢性疼痛和帮助治疗癌症。静功何以能有益于一些疾病的治疗呢?从理论和实践中道教认为,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守,心灭则神活。对此,陈撄宁先生也说:人们身体上原有天然抗病的力量,但因身体衰弱或遇到其它障碍,致使抗病力量发挥不出来。静功即是帮助他消除障碍、恢复自己本能,把原有的力量发挥出来,病就可望逐渐向愈。

四、清静可以生长智慧

《坐忘论》中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所以道教教义中有“明心见性”的实践原则,以清静心地为初地法门,主张十二时中,念念清静,不被各种虚幻世情蒙昧真源,常处如虚空,逍遥自在。《晋真人语录》说:“只要无心,无念,不着一切物,澄澄湛湛,内外无事,乃是见性。”所谓无心、无念、不着,乃心不染着外境之义。不过,保持心地清静还仅是修性的第一步,尚须进一步将清静心地的念头也加以泯灭,达到《清静经》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功夫精进。善于养心的人,悲哀或快乐都不能改换他心灵的平静,面对繁杂难解之事,处之泰然,是道德完美的表现。是以《道德经》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重能制约轻,静能主宰躁,为人轻浮,就失去根本,被人鄙视,难以为尊;做事急躁,就丧失了主动,难以成事。只有象水一样,静之才能澄清。人贵能心静神清,心静则泰然自得,万事不足以挠之;神清则烛照朗然,万物不足以乱之。

五、如何练习静坐

静坐之法,从理论上说要在一个静字,静之要诀则是心字,静心是入门的要诀,若心不能清静,则一切修行之法,皆无从落脚生根。故静坐之要在静心,静心之要则在养心息心,或曰收心炼心。天玄子曾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从而去掉凡常之时的欲念之心,攀缘之心,忿恨之心,恐惧之心,好恶之心,浮竞之心等。只有思虑之心死而无生,才能显见到我们真心,也就是我们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之心,如此才能归根于静。息心以静的方法,在静功实践中,也可以通过数息或听息的方法锻炼。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初下手时只用耳根听不用意识,只要自然觉得一呼一吸就行,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识去支配。所谓数息,用两眼观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用意数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数,要诀贵在勿忘勿助,数到几百次后,心中自然安静。做到心无杂念,万缘放下,已往事情不回忆,眼前事情不牵挂,未来事情不预计,脑筋完全休息,这样就是精神得到安静了。

六、常应要保持常静

《清静经》说“真常应物”,要“常应常静”,才能达到“常清静”的境界。吕祖也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而不迷。”我们都知道,在无事时保持心灵的清静是比较容易的,要在日常劳碌中始终保持心灵的清静,可就太难了。而道教修行,就是要“常应常静”,事来则应,事去则静。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世事过程中,要遵循《南华真经》所说的“去智与故,循天之理”的原则,即按事情当然之理去做,而不要逞小聪明,不要有私心杂念。这样,才能不患得患失,才能保持心灵的宁静。现代社会中,痛苦的主要来源是心理的失衡,浮躁的心境使人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失衡与浮躁使我们的健康堪忧;云淡风清后才能显露风景之秀美,平心静气时才会与灵魂对话,恬淡与静心才能使我们的健康得到基本保卫。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拥有一颗没有动乱、无有争执、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各种矛盾。我们都在追求人生的幸福快乐,而快乐就来自于一种空明的心境、一种内心的自由与安宁,归根到底是健康的心身。

来源:崆峒山旅游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

征稿方向:参照本平台以往发布稿件类型;

征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

原标题:《为了养生、你知道崆峒山有多拼吗!》

如果觉得《为了养生、你知道崆峒山有多拼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