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立秋后的养生之道

2022-03-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8月7日是今年立秋的日子,现代人大多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很多人一辈子不会去碰农活,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关注也就少了。但是,作为一种经验总结,老祖宗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值得继承的文化传统。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古人根据长期农业劳作的经验总结,立秋一般是耕作的分水岭,立秋前雨热同期,万物滋长;立秋后热消雨退,寓意收割。对于当代人来说,立秋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草木的叶子开始泛黄,长势不如之前好。

当然,与农业生产相比,大家更关心立秋对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立秋并不意味着炎热天气的结束,初秋的天气依然很热,有所谓“秋老虎”的说法,也有“热在三伏”一说,立秋往往处在中伏期间,酷暑还没有完。

尽管秋初依旧酷热,但是天气已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宋代刘翰有《立秋》: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立秋一到,自然界就换下了一副容颜,最明显的是气温渐渐转凉,身体感觉有点“虚弱”,没啥精神。

古人关于立秋后的身体调养也有不少经典论述,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又如《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从阴阳哲学的角度讲,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此后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因此,容易出现工作生活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失眠多梦等状况。

古人云,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正所谓不可违天命也。立秋之后,虽酷热依旧,但逐渐转凉,因此饮食起居都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初秋时分,虽有凉风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睡足睡饱是保持健康的前提条件之一,切忌不要熬夜,如条件允许适当午睡。大家可能都习惯了在夏天开着空调睡,立秋后可酌情在自然温下入睡,慢慢摆脱对空调的依赖,另可准备一条轻薄的被子,供夜深气温骤降时使用。

在饮食上,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煲汤、蔬菜、粥、蛋之类的,不宜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当然,很少有人能在美食前管住自己的嘴巴,笔者也遇到火锅就欲罢不能,因此建议管不住嘴巴也要限制吃的次数。

笔者还经常早上就犯困,尤其是碰到需要动脑的工作,脑袋瓜就像没睡一样,转不动。夏天我选择喝茶解渴提神,入秋后我喜欢用热水泡点枸杞、干枣,效果还不错。

最后,与大家共赏刘禹锡的“秋词二首”,望在立秋后也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sǒu)人狂。

(作者:苦丁茶)

如果觉得《立秋后的养生之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