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穴位养生堂“科普”照顾失智患者你准备好了吗?

2022-04-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9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人与人相处最基本的要求是相互理解和沟通,但失智症患者因认知障碍及行为问题,无法与照护者达成共识,从而出现诸多矛盾和分歧。因此,失智症患者照护困难重重。

抛弃未经深思熟虑的"口号"

建构失智症照护理论,首先要抛弃轻率而未经深思熟虑的口号,例如:

依照患者的样子去照顾他

站在失智症患者照护的第一线,尽管目前确实没有让人可以信赖的方法,但却充斥着许多未经深思熟虑的口号,而且自认为是照护者应有的态度。例如在失智症患者照护行业常有句话:顺着那个人的样子去照护他。由于我们认为这完全称不上是照护的方法,所以称之为"口号"。

以刚才提到的李老先生为例,我们来思考一下这句话:顺着李老先生的样子去照护他,具体来说应该要怎么做呢?怎么才叫作顺着李老先生的样子照护他?必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照护人员会讲出这样的话会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但李老先生的异常不会有改善,相反或者会变得更加激烈。当照护者运用这类无意义的话语来解决患者问题时,患者是不会有任何进步的。

要亲近患者,才能妥善照顾

另一句未经深思熟虑的"口号"称作亲近照护,这概念在过去曾经非常流行,目前因为已经过度使用了。不过这并非好的照护原则。曾有照护人员说过:虽然亲近了患者,却什么也没改变。此外,与失智症患者亲近这件事本身根本就无法做到。

让我们进一步想想亲近他人,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

有一部号称实践亲近照护的影片,据说是照护机构用来教育照护者而制作的。在影片中,男性照护人员靠近并拥抱一位患有失智症的老奶奶,并且磨蹭老奶奶的脸颊。这个场景似乎是亲近照护中的一种方法,但现在看也存在不妥之处。

●他们是否曾思考过,老奶奶被工作人员拥抱时是什么感觉?

●工作人员的拥抱,目的是什么?

●如果工作人员的目的是要让老奶奶感受到亲近感,这样做能有收效吗?

患者希望可以治疗疾病,同样治愈障碍,也就是让血压处于稳定不再复发,并改善半身不遂及失语的障碍,恢复原来的生活。这种疾病与障碍的关系,可代换为医学上疾病的医疗与照护的关系。

失智症相关研究者及医生多专注于其医学上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因为那是他们负责的工作范围。即使临床医生关心照护问题,却也不是他们所能插手的领域。就像诊断出高血压及脑血管障碍的内科医生,即使关切患者半身不遂或失语的障碍,也不能将之视为是自己能插手的范围。

因此就失智症的研究而言,没有失智症的照护经验,就无法产生以失智症照护为本质的研究。虽然没有人受到正规教育,但照护人员每天都必须面对失智症患者。因此照护人员本身必须建立失智症患者的照护理论,这是对患者的伦理责任。

只有专家才能留在患者身边

如果眼前有个受伤流血的人,医生是不会撒手不管的,但是外行人有可能会转身离开。

专家能够继续待在该处,是因为他扮演了治疗与照护伤者的角色。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专家会观察事态、评估状况、思考原因、寻求治疗及照护的方法。所谓"专家",不只是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而且要有"实际行动"。专家要有能力,才能对患者不离不弃。

另一方面,即使是专家,如果不清楚自己该做的行为,当然就无法待在需要自己的伤者身边。例如患者伤势过重而不知该如何治疗,治疗者便无法一直待在伤者身边。换句话说,专家之所以能一直待在患者身边,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角色与目。

然而亲近李老先生又会变成怎么一回事呢?

亲近者即照护者,需自觉扮演着安抚李老先生过于激烈的不稳定行为的角色,因而能待在李老先生身旁。接着照护者会想知道不稳定行为是从何而来,也就是原因是什么,如果想不出原因的话,便无法待在李老先生身边。

如果抱着不管原因是什么,认为患者异常躁动是正常表现的看法,便很难持续与患者亲近。所以照护第一线人员会拼命去思考患者躁动的原因,例如: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他不喜欢的事情?还是因为他有什么想要做的事,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才会躁动?

但由于这些都只是猜测,因此无法找出原因,处于"哄也没用,询问也得不到清楚答案"的状态。如此一来,照护人员很快就会疲惫,最后照护人员还是没有办法亲近失智症患者。

家人虽然也是照护的外行人,但与照护人员有所不同。当家人担任照护工作时,由于有很强的意识要安抚失智症患者的躁动状态,所以即使不知道要做什么,但哪怕再辛苦也会坚持陪同失智症患者。看护人员可以选择离开,但家人不会。

另外,要有够能成立亲近照护的条件。首先失智症患者必须认知到亲近他的照护人员是谁,为什么接近他,这对失智症患者而言在本质上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如果患者能清楚辨识这些,代表他没有认知障碍,当然也就不算是失智症患者了。

在照护第一线,照护人员比较能接近看起来具有亲近行为的患者,也就是属于"乖巧型失智症"的患者。如果有粗暴、躁动等情绪不稳定或异食症行为的患者,照护人员便无法展现其亲近举动,也就是说照护人员会依患者的行为症状选择亲近的对象。

如果觉得《穴位养生堂“科普”照顾失智患者你准备好了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