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食物成良药“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

2022-04-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99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一壶汉方

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今天继续我们食疗系列,先来了解一下气血亏虚的相关问题。

气血

中医认为,气血乃人之根本。气虚、血虚对身体的影响,简单的概括来说,是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长期的气血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低下,什么病都可能得,最常见的是感冒,气管炎、咽炎、鼻炎、支气管肺炎、肺炎。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胃炎、肠炎、胃肠炎、便稀等多种病。

《素问.生气通天大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就明确指出,健康和长寿,都与“气血”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健康与长寿的前提,就是气血充盈。但是气血都是深藏在体内的,我们肉眼几乎是看不到的,怎么知道自己的气血是不是充足呢?

中医的望诊里,就有这方面的分析。其理论依据,其实也就是脏腑学说、五行学说相互结合起来。能根据体表肉眼可见的变化,分析体内不可见的“气血”情况。归纳起来,大概有如下九条:1、皮肤粗糙,面色萎黄,脸上有黄斑暗斑;2、头发干枯发黄、发白、开叉,甚至脱发秃顶,掉发;3、黑眼圈,眼袋,视力减退,尤其在昏暗处视力减退明显;白眼球浑浊或发黄,有血丝;4、牙龈萎缩退化,露出牙根,莫名其妙的牙龈出血;5、四肢无力、手脚麻木,少气懒言,倦怠喜卧;6、指甲面出现竖纹、干裂,指甲根部的月牙减小甚至消失;7、难以入睡,易惊易醒,打呼噜,夜尿多;8、手足心潮热,四肢发凉,头晕耳鸣,精神不振;9、稍微活动就汗出不止,甚至坐着不动也会“自汗出”;

上面这些症状,都是体内“气血亏虚”的具体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有了一种或几种,那就得进行调理了,不然对工作生活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那么,该如何调理、补充亏损的气血呢?

气血亏虚怎么食补

1、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

2、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紫苏叶、薄荷、荷叶。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食疗推荐

接下来就是今天的食谱推荐:

鹑蛋莲杞汤

【原料】:鹌鹑蛋4个,莲肉、枸杞、龙眼肉各10克,黑枣4枚,冰糖适量。【制法】:鹌鹑蛋煮熟去壳,莲肉、枸杞、龙眼肉、黑枣均洗净沥干。清水400毫升,烧开后,放入鹌鹑蛋、冰糖及各药,煮熟。分2次服用。【功效】:适用于血虚心悸、失眠、健忘、脾虚食欲不振、泻痢。

【性味】:鹌鹑蛋补虚,健脾。体虚肺痨,胃脘痛,肋膜炎,失眠。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黑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胃健脾,养血壮神,润心肺,调营卫、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解药毒,调和百药。

鲍鱼芦笋汤

【原料】:鲍鱼150克,芦笋100克,鸡骨汤500毫升,豌豆苗10克,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制法】:鲍鱼、芦笋加鸡骨汤烧开后,加入豌豆苗和精盐,煮熟,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热服用。【功效】: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目眩、夜卧不宁。

【性味】:鲍鱼性平,味甘,咸,可明目补虚、清热滋阴、养血益胃、补肝肾,故有“明目鱼”之称。《药典》中记载,鲍壳又称石决明,是著名的中药材,可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对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等症具治疗功效。芦笋味小苦。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

金针茯苓牛心汤

【原料】:牛心150克,金针菜20克,茯苓30克,姜、精盐、味精、麻油各适量。【制法】:牛心切片,金针菜、茯苓洗净,沥干。同放于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姜丝和精盐,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食渣喝汤。【功效】:适用于血虚体弱、精神恍惚、夜卧不宁、健忘。

【性味】:牛心健脑,明目,温肺,心脏疾病,益肝,健脾,补肾,润肠,养颜护肤,通血,抑癌抗瘤,养阴补虚。金针菜甘,凉。利湿热,宽胸膈。治小便赤涩,黄疸,胸膈烦热,夜少安寐,痔疮便血。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如果觉得《食物成良药“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容易造成免疫力低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