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本草科普|中医治未病,夏至话养生

2022-04-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对夏至时节的刻画,让我们迅速进入了一个充斥着水汽与阳光的夏季。夏至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在这天太阳达到黄经90°,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阳气盛、草木茂。

文:本草头条出品(bencaotoutiao)

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随着天气的炎热,大家的情绪也会变得有些烦躁不安。据中医理论,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养生保健既要注重保养机体的阳气,不要过度寒凉,以免损伤阳气。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夏至时节该如何调养。

#01

夏至养生,“三避”为先

夏至炎热的天气总会让人烦躁不安,此时养生应更加注重“心静自然凉”。嵇康在《养生论》中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除静心之外,夏至养生也要注意“三避”。

避暑

高温环境下,人容易中暑,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意识混浊、狂躁不安、昏迷等症状。所以在夏季应注意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避湿

高温是使人中暑的主要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空气中的湿度也与中暑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夏季不仅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避湿。如远离潮湿环境、借助饮食祛湿等。

避寒

中医认为,夏季散热人的皮肤毛孔开泄,最易感受风寒、风湿及湿热之邪,患上疾病。避寒要注意尽量进食温热饮食,不贪吃冷饮、冷食,合理使用风扇、空调,禁用过凉水洗头冲脚。

#02

饮食有节,少食生冷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个夏季清淡的调养食谱:

红枣木耳汤

做法:猪里脊一两洗净切丝,木耳水发洗净切粗丝,枣洗净掰开去核,同入锅中,加姜片,武火烧开,文火煮二十分钟,加盐即可饮用。

功效:养阴生津、健脾益气。

酸梅汤

用料:乌梅十颗,陈皮10克,山楂40克,甘草十克,冰糖三十克,洛神花20克

做法:入水一千毫升,煮半小时,出锅前十分钟,加桂花3克。待酸梅汤半热半凉时可再加一点冰糖,可增加甜味并且令酸梅汤的颜色鲜红。

功效:益气、利尿解暑。

如果觉得《本草科普|中医治未病,夏至话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