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黄帝内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冬季养生,如何理解?

2022-04-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黄帝内经》是我们中医的经典。几乎可以说,任何的中医养生知识,都可以从其中找到理论来源。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黄帝内经》,基本都分为两部分:《素问》和《灵枢》。其中,《灵枢》主要阐述经络针灸方面的知识,所以有有“针经”的雅号。

而《素问》则从阴阳、五行、藏象、整体观念等多个方面,几乎是全方位地介绍中医治病救人、养生防病的知识。实际上,在很多人心里,《素问》就成了《黄帝内经》的代名词。

我们现在读到的内经(素问)原文,基本是唐代王冰编撰过的文本。分为81篇,其中有6篇以“五运六气”为核心。这6篇经文,需要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读得通”。因此,刚接触内经的朋友,建议先忽略这一部分。

关于《素问》、也就是内经的养生思想,有两句很有名的话,可以说是我们中医养生的理论基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如果能完全理解掌握这两句话的内涵,我们的冬季养生,必然会避免很多的错误:

1、阳生阴长:

这句话主要指春夏两季,也就是上半年的阴阳盛衰变化。春夏两季,阳气渐渐萌生,阴气也渐渐滋长,这是一种协调不乱的关系。请注意“生”和“长”,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

所谓“生”,简单来说,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积量变为质变的过程。从严冬到春,白天渐渐延长,气温也逐渐升高,自然界草木开始萌芽绽叶,这都是阳气复苏的过程。

但是,所谓“孤阳不长,孤阴不生”,阳气的这种“生”,是需要阴气同步的“长”才能完成的。如果没有阴气的涵养,则阳气之生也将成了无拘无束的状态,最终发散成无根之火,乃至消亡。

阳化气、阴成形,阳生阴长的过程协调得好,有形世界的万物、才能生长茂盛并衍生不息,呈现给我们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这个现象,正是有赖于阳在生、阴才长,就如同世俗中一对夫唱妇随的夫妻。

在阴阳学说里,阴阳的关系有对立互根之说。但从万物的生长来说,阴阳的关系,似乎是一种齐头并进的关系。并非阳生化更多,而阴消失更多的“此消彼长”。

所以,我们常把“阳气”比喻成能量。那么,天地之间或许也有一个能量库,春夏两季里,这个能量库不停地释放能量,世间万物被能量唤醒之后,逐渐生长、繁茂起来。

2、阳杀阴藏:

阳杀阴藏主要指秋冬两季的阴阳盛衰。这里面有一个“杀”字,或许是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误解的地方。说为“杀”,并非消灭,也不是消减。可能更是一种“状态”:某个动作结束后,将某种物质“收藏起来”。

前面说了,春夏“阳生”,也是能量的释放过程。那么,这个释放能否“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般无穷无尽呢?虽然我们常说,宇宙之大,不可度量。但无论多大,理论上来说,都有匮竭的时候。

就像我们跳高前,身体会稍微蹲下一些,膝关节会弯下去一点,就是为了跳得更高。而跳高之后,想要再次跳起来,仍然需要再次蹲下去。如此,才能一跳再跳。

阳气的生化也是这样,如果一直停留在生发阶段,总是在不停释放,阳气也必定会枯竭,阴气也必将随之消亡。因此,生发、释放到了一定程度后,秋冬两季,阳气必然会失去那种“勃勃生气”,取而代之的是收敛含蓄、阳气内蕴。

与此同时,阳气“杀”了,阴气还需要继续“长”吗?当然也不需要,如果此时阴气继续“长”,则必然会出现一片阴寒,乃至阳气受损。所以,“阳杀”之时,阴气也同步“收藏”起来。通俗点说,就如同阴裹阳的一个状态给收藏起来了。这就是阳杀阴藏。

掌握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后,那么,我们冬季养生需要做什么,自然也就很明显了。

1、收藏能量:冬季“阳杀”之后,能量会收藏起来。就像冬眠的动物一般,我们要避免去唤醒蛰伏的阳气。

因此,冬季养生,宜静养。冬季养阳的饮食,以“气薄”为好,“气”为阳善于上窜扰阳,而气薄则无此患。

2、保养阴气:阳杀之后阴也“擦藏”,冬季养生,保养好阴气也是至关重要的。虽然阳气乃健康之本,但阴气却是阳气的根基。

冬季养阴进补,以“味厚”者为佳。“味”为阴,味厚者更善于养护阴气。

如果觉得《《黄帝内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冬季养生,如何理解?》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