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二十四节气|白露话养生,文化习俗不能少,白露节气有啥讲究?

2022-06-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8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二十四节气|白露话养生,文化习俗早知道,在民间,白露节气有啥讲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白露节气将至,秋意渐渐转浓,气温已经明显下降。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进入白露节气之后,预示着二十四个秋老虎的结束,天气开始转凉,北雁开始南归,早晚有露水,也是秋季各种水果、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所谓一场露水一场熟,农民们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到了。

中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节,在清晨时分,人们会发现地面和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露珠,细小的露珠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洁白而清透,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所以得名。

今年白露时间是9月8日,距离白露还有3天,农村有句俗语说:“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注重节气,但是在进入九月以后会明显感觉早晚变得凉快起来,虽然白天还是很热,但是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的发生,或者是引起一些旧伤的复发,特别是脾胃较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容易引发胃病,所以老祖宗就用“白露不露身”来提醒大家注意身体保暖,因为这个时候,穿着短衣短裤,就很容易受凉。

那么,进入白露后,我们应该怎样养生呢?

白露话养生。在《养生论》里说:“秋初夏末,不可脱衣露体,贪取风凉。”意思是提醒人们,这时如果再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这是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使免疫能力下降,就会无力抵御外邪,这时很容易就会患上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因此,白露时节一定要预防着凉。

另外,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意思是提醒人们,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这时应该撤掉床上的凉席,晚上睡觉时应该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而且再将薄棉被备在床头,以防睡到半夜身体感觉凉时好盖住肚子,否则,肚子着了凉,就很容易引起腹泻。尤其是一些病人、老人、体弱者,更需要注意。

此外,在饮食方面也需注意,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藕、红萝卜等,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气候特点就是“燥”,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人们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甚至引起燥咳,经久不愈,很多人都会出现诸如打喷嚏、咳嗽、低烧等比较明显的秋季慢性病情况,这一切在白露节气之后都会更加明显。所以此时饮食应以健脾、润肺、养肾为主。尽量少吃鱼、虾、蟹类,忌生冷和辛辣油腻的食物。

早睡早起,锻炼适度。平时生活上尽量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另外还可晚上坚持泡脚。同时这时也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秋高气爽,早上空气清新,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等。

白露节气文化习俗不能少,在民间,白露节气有啥讲究?

白露节气的文化习俗。在我国福建省福州地区有吃龙眼的传统习俗,“白露必吃龙眼”,人们都认为在白露节当天吃下龙眼有补益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营养丰富,是药食同源的宝贝,不仅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诸多功效,还有助于治疗失眠、贫血、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区,民间有“采十白”的习俗。人们抓住白露节气这一天时,去田野间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然后拿来烹制,以达到滋补身体,祛除风气(关节炎)的效用。“十样白”指的是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茅根、白木槿等,以期与“白露”的形名相应。

在湖南株洲民间还有一种传统名酒,叫白露酒,属于米酒。此白露酒略带甜味,温中含热,人们称之为“白露米酒”。白露米酒发源地为资兴、兴宁、三都、蓼江等地,这一带民间历来有酿酒的习俗。每逢白露时节,家家酿酒,自饮、待客兼备。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其甘辛性温,脾胃寒凉或是经期腹痛的人时常喝一点,可以暖身活血。

白露节令至此,正当仲秋,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些花的颜色较春天更加浓艳,如秋海棠、木芙蓉、紫茉莉、鸡冠花,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如果觉得《二十四节气|白露话养生,文化习俗不能少,白露节气有啥讲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