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清明时节话养生

2022-08-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柳节”,清明时节,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气候逐渐转暖,但此时南北温差大,气温常忽冷忽热。此时万物生长,机体也应顺应天时。清明时节,凡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均应避免。心情应该保持舒畅,多到户外踏青。

一到春季,有的人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不适症状。从养生来讲,清明时期人们宜多到户外运动,如晨练、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运动量。

“两多一少”很重要

1

多吃“柔肝”的食物

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2

多吃“祛湿”的食物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

慎吃“生发”的食物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要防这些病

1

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清明时节外出游玩,应带上备穿的衣服以及感冒药,遇到不适时,应该及时治疗,不要影响到节后的工作生活。

2

防心脑血管病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3

防情绪病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

防止“病从口入”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气清澈明朗,冰雪消融,草木萌发,桃李初绽,万物欣欣向荣,清洁明净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到处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而晴雨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患上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果觉得《清明时节话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