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白术孕妇也能用的中药 我猜你没见过(好用无副作用长得还好看)

2022-11-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颜值与实力并存

说起白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一味中药。很好,那你知道“白术”这两个字怎么读吗?

来,请跟我读:白术(bái zhú),“术”,音同“竹”,只在中药名中有此读音。“术”特指白术类可入药的草本植物。

白术,菊科苍术属植物,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多为栽培,也有野生的。白术入药部位是其根茎,是呈拳状团块的肥厚根部。头状花序顶生,全部为管状花,秋季开花,花为紫色,很特别,很好看。

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白术用途广泛,除了医疗配方用药外,也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也可用以养生:煲汤、做菜、熬粥、煮酒、做糕点等。

白术不白,苍术不苍

白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术,一名山蓟,味苦温,生山谷。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南朝著名医家陶弘景又说:“术乃有两种:白术叶大有毛而作桠,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术叶细无桠,根小苦而多膏,可作煎用。”

《神农本草经》不分苍术、白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首用白术,《金匮》中首用赤术(即苍术),而首次将两者进行区分的便是陶弘景

苍术和白术都是平时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同属菊科苍术属植物,各方面都很相似,该怎么区分呢?

白术不白,苍术不苍,这是怎么回事?从植物形态上看:白术是紫红色花;而苍术是白花。白术根部呈现团块状;而苍术根部细长,呈现疙瘩状。白术根茎横切面颜色较白;而苍术横切面颜色较深,整体呈赤色。或许这就是两者名字的由来?

清代张隐庵云:“白术性优,苍术性劣。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补运相兼,则兼而用之。如补多运少则白多苍少,运多补少则苍多白少。”

从药用功效上来说:两者都有健脾健胃、辛燥除湿的功效。白术为补脾要药,以健脾益气为主,适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重在“补气”。苍术为运脾要药,以苦温燥湿为主,适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重在“除湿”。两者药效相似又各有所长,切不可混淆。

补气健脾数第一《本草通玄》有云:“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补气健脾是白术最主要的功效。白术甘温补虚,可广泛用于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胀满、便溏泄泻等症,被称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其次,白术还可以利尿除湿,善治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水肿等。一般来说,脾虚和湿滞会同时存在,白术和苍术配伍使用可达到标本兼顾的功效。

固表止汗也是白术的常用功效之一。身体虚弱、乏力多汗时,用白术可改善身体虚弱状态,多汗症状也可得到缓解。其作用与黄芪相似但力道稍弱,症状较重者可与黄芪配伍使用。

此外,白术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可以滋养肌肤,清除体内的毒素,还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减少色素沉着,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气色更加红润。白术中的多糖含量丰富,可以提高体内白细胞的活性,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白术也适用于妊娠妇女,用后益气健脾,脾气健旺,胎儿得以养儿自安,所以说白术也有安胎之效。

生熟有别,千万别搞混了!

在中药使用上,白术还有生白术和炒白术之分。

一般药房的白术都是炒白术,通过补气、健脾等方式对人体进行治疗,偏于“补”。其能够加强其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用于脾气虚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或者肺气虚,肺气不固所致的体虚自汗,或者是脾气虚所致的胎动不安。

生白术偏于燥湿利水,重在“泄”。可以用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痰饮水肿,比如配伍茯苓,桂枝,甘草可以祛除痰饮,配伍陈皮,大腹皮,茯苓可以治疗水肿。

两者药效相似,又有所不同,需区别对待。对症下药,才能起到好的疗效。

如果觉得《白术孕妇也能用的中药 我猜你没见过(好用无副作用长得还好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