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失眠只能靠安眠药(这些方法不妨一试)

2022-12-14 分类:养生资讯

前面的文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正常的睡眠周期、什么是失眠症。

那么,出现失眠症时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失眠是可治疗,可预防的,患了失眠并不可怕。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其他治疗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症状的轻重,选择以下疗法,快来和小H一起看看吧!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安眠药主要包括三大类,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和其他类。

使用安眠药应该遵守以下守则:

在必要时使用,且是短暂性的,不可长期使用,不建议超过4周,否则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安眠药种类繁多,剂量有一定的要求,自己不能随便买药治疗;

逐渐停药,减药要缓,防止停药后失眠反弹。

有些人对安眠药过分恐惧,担心产生药物依赖性或者吃药就代表自己非常严重而拒绝吃药。

不需要服用安眠药当然是好,但是如果失眠严重并产生长久的痛苦感,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

心理治疗

绝大多数失眠都是由心理因素造成,因此心理治疗是失眠的首选方法,心理治疗的长期疗效也要优于药物治疗。

具体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认知治疗、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等。

睡眠卫生教育

睡眠卫生教育是改善失眠状况的认知基础,你可以根据以下方法对睡眠状态进行调整:

01消除不良睡眠习惯,建立科学的、适合自己的睡眠习惯;

02尽量保持每天上床睡觉的时间和起床的时间相同,即使晚上很晚才睡,明天也要按时起床;

03构建良好的睡眠环境,安静、避光、舒适的床品等都是必要条件;

04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书、看电视、闲聊等;

05只有在有睡意的时候才上床睡觉,如果上床20分钟还不能入睡,就起床做些平和、单调的事,有睡意后再上床;

06睡前不饮用可产生兴奋作用的饮料,尽量不要在白天睡觉,如果一定要睡,可小睡30分钟。

认知治疗

许多人对失眠症并没有很正确的认知,总是过分担心失眠症的危害,对失眠症的认知是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直接影响睡眠质量,例如“必须每天睡满8小时”,“白天多补觉”,“睡不着的话更要多躺会”,“睡不好我的人生都毁了“都是不正确的看法。

有正确的认知至关重要,此方法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为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准确发现问题所在。

睡眠限制法

通过缩短或限制卧床时间(但不少5小时)来改善睡眠,使失眠者对睡眠的渴望增加,白天不能小睡或午睡,使其在晚上容易入睡。

提高睡眠效率,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睡眠效率=实际总睡眠时间÷睡在床上的时间×100%,正常人的睡眠效率在95%左右。

当睡眠效率连续几个晚上在90%以上,则允许每天增加15分钟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连续几晚低于80%,应减少15分钟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90%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

刺激控制法

刺激控制法限制了清醒时躺在床上的时间,这些限制是为了加强床/卧室/就寝时间与快速而稳定的睡眠之间的联系。

具体方法是:只有感到困倦了才躺到床上,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果在床上静卧20分钟仍然不能入睡,就离开床或房间去做些平和的事,等再次有睡意时才上床睡觉。

松弛疗法

仰卧床上,两目微合,全身肌肉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手和双脚上,用手和脚的沉重感来体验肌肉的松弛程度,越感觉沉重表明肌肉越加松弛,同时进行缓慢、均匀、深长的呼吸。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较为科学有效,也是改善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光照疗法光照可以改变睡眠周期,因此光疗可用于治疗睡眠节律失调。

具体方式:用1000勒克司强光照射人体1-2小时,一般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

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专业的肌电生物反馈仪进行治疗,根据失眠者的反应进行治疗强度调整,可以用来松弛肌肉,降低交感神经张力,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调节功能得到改善,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重复经颅磁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项新的神经电生理技术,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通过产生脉冲电流, 非侵入性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睡眠控制区,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的治疗方法。

多项临床研究证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于失眠的疗效可靠。

音乐疗法

在睡前进行音乐治疗,一般为20-30分钟,或者长一些为40-60分钟,音量不超过60分贝。

如果不容易入睡,应该选择抒情、慢板为主的独奏曲;睡眠浅容易醒,可以选择没有明显节拍的抒情小曲。

结语总而言之,失眠是可治疗,可预防的, 患了失眠并不可怕哦。不要把失眠看的太重,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要接纳它,正确的去认识什么是失眠,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学会正确的治疗非常重要,自己才是失眠最好的医生!

参考文献:

[1]尹国有. 失眠这样做不误诊、疗效好、睡得香[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陆恒. 失眠症病人最关心的360个问题[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3]刘帅,张斌.《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45(08):1-6+125.

科普文章作者:袁美 毕霞 赵江霞

毕霞,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副院长。2010年、2018年、2019年先后入选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领先人才培养计划。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专业方向:脑卒中康复、骨折术后康复、脊髓损伤康复、人工关节围手术期康复、手外伤康复等。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康复医学会老年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康复分会康复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社区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浦东新区医学会康复理疗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袁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康复治疗硕士,发表康复相关论文3篇。

擅长产后康复,颈椎腰椎疾病康复。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2311100)

本文来源:科普中国

如果觉得《失眠只能靠安眠药(这些方法不妨一试)》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