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上了年纪 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当心(警惕老年人身边的“隐形杀手”)

2023-01-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孙骏 通讯员 徐顺娟 孙茜)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日趋老龄化,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注重健康饮食,经常锻炼身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有一些情况需要引起大家重视,警惕老年人身边潜藏的“隐形杀手”。

睡眠障碍

有调查显示,近65%以上的老年人存在晚睡早醒的情况,许多人对此不以为意。其实,睡眠障碍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甚至是彻夜不眠,白天头昏脑胀,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如焦虑、烦躁、不讲理等。研究证实长期的睡眠障碍还可能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出现痴呆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不能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视而不见,一旦出现失眠,建议尽早去医院就诊。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酒石酸唑吡坦等助眠药物,但老年人使用时需要关注不良反应,如对呼吸的抑制、药物过量中毒等,尤其是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用药安全。

中医中药被认为是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如头部的穴位按摩、中药枕、中药泡脚等,白天适当运动,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均有助于睡眠。江苏省中医院的明星制剂——珍枣胶囊就是治疗失眠的纯中药制剂,特别适合老年人使用,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单用有效,或者联合使用西药安眠药,不仅可以减少安眠药的剂量,同时还具有保护脑功能的作用。

出现精神类疾病

由于生长或生活环境、家庭因素等的不同,或者老年人对自身衰老、慢性疾病等出现了焦虑和恐慌,目前临床上出现精神类疾病的老年患者并不少见,如老年抑郁症、焦虑症等,但是由于症状隐匿,往往被家人忽视。

当老人突然出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悲观落泪,或者主诉躯体的不适感,如头昏乏力、严重失眠、心悸胸闷、躯体疼痛等,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需要考虑是否出现了精神类疾病,并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尽早进行疾病鉴别与诊断,以及心理疏导与药物干预。

在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家人的陪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隔代亲”对于老年人的精神症状改善是有一定好处的,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抽空多陪陪家中的老人,多陪伴、多鼓励,熟悉环境下的言语交流、经常性的情感交流都有利于老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能力下降

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慢性疾病等原因,或者认知能力下降,到后期一定会出现活动能力的下降,譬如行走不稳、容易摔倒、容易磕碰等,甚至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因此在居家布置中尽量避免让老年人受伤的危险因素,譬如家中杂物过多、摆放杂乱,家具有尖锐边缘、床椅过高等等,建议老人的生活区域布置简单、区域分工明确、活动区域设置扶手、软包。

此外,建议老年人坚持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体运动能力、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张力,还可以保证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尽量不要长期卧床,能坐就坐,能走一定要走起来,每天务必保证一定的活动量。中医学认为“久卧伤气”,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会出现气虚表现,如乏力、肌肉萎缩、消化功能下降,更可怕的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卧床并发症,不仅增加老年人的痛苦,增加家庭医疗费用支出,甚至可能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直接诱因。

肿瘤的早期排查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代谢功能下降,容易出现基因突变,所以老年人的肿瘤发病率高。凡是近期出现的任何不适症状,又不能以急性病来解释的,或者伴随有明显的体重下降、合并贫血等情况时需要引起重视。

临床上老年肿瘤病例很多,譬如有以“头昏乏力”就诊,初步诊断为“贫血”,在排查贫血原因时最终确证为消化道肿瘤的患者;有以“感冒后干咳不止”就诊,一查胸部CT竟然“肺癌”;有的因“腹痛”就诊,初步诊断为“肠梗阻”,导致肠梗阻的根本原因竟然就是肠道肿瘤;有的因“不慎跌倒”导致骨折就诊,结果诊断是肿瘤骨转移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因此,建议老年人一定要定期体检,肿瘤指标筛查作为常规项目,定期复查胸部CT和胃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做好慢性病的家庭管理

老年人通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做好家庭管理很重要。首先,可以相对固定慢病管理社区医生和专病专家,负责老年人的用药处方、医嘱调整,负责慢性病的随访;其次,老年人一定要按医嘱服药,不要私自调药、换药,更不可随意停药;第三,定期复查,尤其是医嘱要求择期复诊的病人一定要到医院,譬如长期口服利尿剂的患者需要监测电解质,口服华法林的患者需要监测凝血功能等,这些检验项目必须到医院才能完成;第四,做好家庭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测量血糖、每天测体重等,都是很有必要。如果近期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如血压异常升高或偏低、血糖波动大等,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尽快到医院复诊。

适合老年人的家庭养生

1、饮食方面:营养要均衡,不要有偏颇,不能天天吃杂粮,也不能天天大鱼大肉,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做到“吃起来香、肚子不胀、大便畅通”就很好。有需要的话可以到老年医学科进行专门的营养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得到一份个性化的营养菜单,帮助你进行更合理、更科学的饮食规划。

2、运动方面:一定以“轻松”为前提,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活动量很重要,运动量和运动频率要因人而异,譬如散散步、练练八段锦和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法,不能为了锻炼而锻炼,过犹不及,过量的运动反而适得其反,严重者甚至可以诱发慢性病的急性加重。

3、注意保暖:中医认为人的后背是阳气聚集之处,不宜受凉,天气变化时需要及时增减衣物,后背有汗一定要及时擦干,不可穿着湿衣吹风,寒湿之气入侵容易得病。建议老年人可以加用中药进行泡脚,但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水温要合适,常规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或存在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他们对水温的感知能力差,容易出现烫伤等情况,在进行泡脚时一定要关注水温。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如果觉得《上了年纪 出现这些情况千万当心(警惕老年人身边的“隐形杀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