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嵇康的心爱

2023-02-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 暄桐线上写字课的一页课件

暄桐的直播写字课里,因为在学着王羲之的字,自然说到了他的时代。

说魏晋风华,自然说到了竹林七贤,一堂课里,说到了其中最光耀的那一位,嵇康。

了解了一些他的故事,有同学提问,一个面对死亡而神色不改的人,为什么在生活中,也会有这样多意气用事、甚至幼稚偏激的时刻。

会觉得,这样看似的矛盾,正体现人生的一重真实。便就着这机会,沿着嵇康的生命脉络,将其中一些可查的片段摘取罗列,想来你读后,也会有一些心得。

1 | 他很好

△《雪山行骑图页》局部 宋 佚名

嵇康生于224年,字叔夜,三国曹魏人。

父亲早逝,由母亲和哥哥教养长大。

小的时候便博览群书,长成后,诗书,音乐,玄学等等都好。《晋书》里,用“奇才”来形容他。

他应该也很好看,身高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好朋友山涛有这样的描绘:“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他的风度,像山崖上独立的松树,喝醉时,像要倾倒的玉山。

书里的记载好像传奇,说他在山上采药,冬天披散着头发,夏天用草编做衣裳,弹一弦琴,五音皆回响,遇见他的樵夫,以为遇见了神仙。

2 | 他说我看不上你

△画作_林曦

因为很有才华,长大后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为妻子,为曹魏宗室的姻亲,任了一个中散大夫。

后来司马家族攫取了曹魏政权,晋王司马昭以“儒家名教”的名义治理天下,废了曹王,剪灭异己,也拉拢招安着名士贤达,壮大自家的权势。

嵇康有才,世人都知道。司马昭想礼聘他为官,他不就,跑去隐居。他以司马氏为忤。说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

我不认同汤、武,看不上周、孔。

汤、武是商朝和周朝的开国君王商汤、周武王,他们以革命建立了新的政权。后来每每改朝换代,当事者往往以“汤”“武”为喻,来证明自己权力的合理性。周、孔则是周公与孔子,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对汤、武的革命是赞同的。

还写过一篇《释私论》,说君子是怎样的呢,便是要顺着自己的本性活下去,不为社会政治所束缚,不为外界的是非动摇,不被欲望牵制,可以“越名教而任自然”。

3 | 他听见鸟羽微风

他年少时长日与琴为伴,觉得万物有其盛衰,而音乐始终不变。

曾经卖了家业买了一张名琴,还问尚书令讨来一块好玉,制成琴徽。有一次,他抱着它去找山涛玩,山涛喝醉了说要剖了这琴,他说,你要剖它,我也跟着不活。

他说音声本身只是音声,有自己的自然的属性,人听音乐时感到的哀乐悲喜,和声音本身无关,是我们心中已经存有的情感,与之相和时,被触发而出,因此让声音也被赋予了色彩和情绪。

他会以风和鸟来形容琴音带给他的感觉,说它们有的繁复如飞禽尾羽的纹理,有的娇柔如初生的羽毛,有的像重重悬崖上展翅的孤鸿,有的凌空直下,穿越危地,也有的好像微风的余音,像快而不忙的行走,留连着,却不停滞。

这些内容,他写在他的《琴赋》中,在其中,他把那些著名的琴曲排序,排在第一位的是《广陵散》。

这首曲子他弹得很好。

4 | 他爱生命

△《坐在草地上的男孩》 mile Bernard

他觉得,人是可以活得很长的。

写过一篇《养生论》,说神仙虽不可学得,但人的寿命,却可以不止百年。

他说人们常常觉得,生一次气,伤一次心,不足以对心神体肤造成伤害,于是便轻率地放纵自己,病症还未曾显现时,以为无碍,虚损积累到一定的地步,开始出现的衰弱,却被以为是自然的规律。

但懂得养生的人知道,身体与精神互为一体,彼此依存,一次过错也会造成伤害,所以要修养性情以保养精神,安定心志以保全身体,爱憎忧喜都不较真,淡泊一些,调整自己的呼吸,吃合适的东西,使得精神和肉体都舒畅,里里外外都能量充盈。

5 | 他在柳树下

△《柳燕图》局部 元盛昌年

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写道:“晋人多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多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疏远世故。”

魏晋易代之际,政治环境晦暗,许多名士避世自保,在山野中交游往来,他们清谈,喝酒,弹琴,写诗,服五石散,纵情任意。

那时候,嵇康在宅院里的一棵柳树下打铁为生,好友向秀来为他鼓风。会很快乐,是“相对欣然,傍若无人”。

6 | 他被钦慕着

△《春游晚归图》宋佚名

许多人钦慕他。

有一位钟会,曾经邀约了很多人,一同去拜访他。

钟会的父亲钟繇曾是曹魏重臣,他去世后,灵牌得以放在曹操的宗庙中享受香火祭拜。钟会则效忠晋室,为司马昭所重用。

那一次,嵇康正在打铁,人来了,置若罔闻,也一言不发,继续打铁。到钟会起身离去,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来,又为什么去呢。

钟会说,我为我此刻听到的来,为此刻见到的而去。

被失了颜面的钟会不是第一次被嵇康如此这般了。他是钦慕嵇康的,早些年,写了一本书,希望让嵇康看看,曾带着书来到门前,又忌惮他的性情,害怕被刁难,于是从户外把书扔了进去,便跑走了。

7 | 他说我们绝交吧

"流水相忘游鱼,游鱼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机;

太空不碍浮云,浮云不碍太空,何处别有佛性"

来自《小窗幽记》,小林老师手书

他与那位说他如玉山孤松的山涛,算是最亲好的朋友。

两人志趣不一,后来山涛出仕,在司马昭麾下为官。有一次,他举荐嵇康接替自己原本的官职。

嵇康给他写了一封信,题为《与山巨源绝交书》,写了近一千五百多字。

他说近日听说你升官,我心里便惊恐,怕你要举荐我。就好像厨师不愿意只是自己在割肉,也要让别人来割,染上一片膻腥。好像自己爱吃臭肉,也要用死老鼠来喂养鸳雏那样的好鸟。

他说所谓君子,不会因为显达而违背自己的初心,不会因为境遇卑微而苦闷不自得,都是依循自己的本性,安生在这世上。不管是入了朝堂乐此不疲,还是入了山林乐而忘归,大家路途虽然不同,道理都是这般。人的志向,不可以改变。

他说我像一个鹿,从小被纵容天性,没有被驯养过,长大了是受不了马鞍络头的,再好的装饰,再好的食粮,它的心还是在林深草密中。

他说我倒下便睡,起得很晚,喜欢抱着琴边走边唱,去野地里钓鱼,我不喜揖拜别人,身上虱子又多,无法端正坐着,不喜欢应酬,不喜欢俗人谄媚面目,不喜欢官场机关,乌烟瘴气,当权者提倡的那些礼教纲常,我都不认同,看见山川鱼鸟,心里便乐意些。我不适合做官。

他说自己“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恕我直言了。

他说我原来以为你是知己,但原来不是的,不过是偶然相知。

他说我的心意就是这样,写这封信,向您解释,并以此作别。

有人说,如果友谊死了,三言两语或不置一词就好,这一篇绝交书,实在是他的自白,和对司马氏政权的一篇檄文。

也不是真的要和山涛绝交,彼此方向相悖,特意写了这篇文字,与好友对立,使其避嫌,也是一种保全。

都有可能,也无法得证。但书中有记载,他直白的态度令“大将军闻而怒焉”,司马昭听闻信中内容,很生气。

8 | 他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 《花卉山水图册》 清石涛

他的哥哥嵇喜从军的时候,他写了十九首诗相赠。关于祝福,伤别与劝诫。

第十四首最为有名。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屈原曾“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兮止息”,周武王则“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都有对一种生活的放弃,和对一种生活的归依。

他以此为喻,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愿望:

看着归来的鸿雁,弹着琴,有一种无关官场、戎马的自得。

最后一句中的郢人,出自他喜欢的《庄子》,说郢人用白土涂在鼻子上,匠石以斧子削去。匠石运斧成风,郢人面不改色。郢人死后,匠石再没有这样默契的搭档,绝技也无从再施展了。

他说,最重要的没有了,谁再能解你心意呢。

9 | 他是卧龙

△ 《山水图册》局部 清石涛

他有一位好友,叫吕安。感情很好,“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彼此想念时,相隔千里外,也要赶去看望。

那一年,吕安的妻子为他的兄长吕巽欺辱,并反向司马昭控告吕安不孝,吕安下狱,嵇康为其作证,被连带入狱。

那时候,钟会同司马昭说:“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嵇康是卧龙之才,您不必担心自己的天下,但唯独对他要有所顾虑。

他说嵇康吕安之流言论放荡,诽谤国家和社会公德,做帝王的不应宽容。

10 | 他弹琴

△《蕉荫琴思图》 局部 明 沈周

刑场上。嵇康看了看日头的投影,还没有到时刻。

他要来琴,弹了一曲。是《广陵散》。他说,过去袁孝尼希望跟着我学这首曲子,我都不舍得,没有教给他,今天它就要断绝不传了。

1425年,明朝。嵇康死去一千多年后,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朱权编纂了一部古琴谱集,叫《神奇秘谱》,其中收录了63首琴曲,《广陵散》在列。

曲子来自一个复仇的故事,战国时,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为延误日期被杀,聂政入山学琴十年,名扬天下,得以被招进宫演奏,他刺杀了韩王,自己也因此身死。这个故事被谱成了音乐,成为历史中非常有名的一曲。

书中说,本来它是不传于世的,是嵇康在静夜里弹它时,被人偷听去了,当时嵇康有所察觉,停琴出门探视,所以只得了三十三拍,后来又被续了八拍。

这是关于它的说法之一,在它的年代里,除了古琴,人们还以其他乐器来演奏它,或有流传也未可知。但究竟如何,它与嵇康所弹奏的那一曲是否一样,现在的我们,很难去考据。

但《广陵散》和它的故事是留下来了。

后来,白居易为嵇康写诗。还是那样的朴实易懂。

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

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

《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年,嵇康在汲郡山中游玩,遇到道士孙登,两人结伴同游,临别时,孙登同他说,你才华很高,保全自己的能力不足啊。

人们都惋惜这样一个人的早逝。太才情纵横,太意气天真。也太对立,太锋芒,太看重自己。如果可以收一些锋芒,忍几分意气,少得罪一两个人,终究是对自己的保护。

对方如何,无妨,我为我自己而尽礼数,或者少说几句——如果这样,《世说新语》里关于他的故事,也可能远远不止二十余个。他死的时候,才四十岁。

但嵇康不会明白这些道理,或者也明白,只是没得变。他说曾想学阮籍静默不语,不说是非,每次学,都学不好。

会想起苏东坡,凭文章才华就可以过得很好,也一定要说不合时宜的话,一定要被贬谪,一定是一生流离颠转。也一定在途中,煮肉,烹酒,夜游,写文章,看花,爱石,做了无数件快乐忘我的事,说受到了天地造物无尽的恩惠与馈赠,乐而忘返。

那些花儿、琴音、诗书、月亮、相应的心声,无不蓬勃真实,令人快意安慰,长出胆从肋边生的一股壮气来,于是执着于自我的性情,哪怕是拧着来,以致忘形而不自知了。

物极必反,是一直的道理。

其实嵇康是学老庄的,道家贵生,最珍惜生命,他也在《养生论》中,写了各种爱惜身体与精神的事,说养生这件事,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下去。

生命本来如此吧。枭雄的温柔,圣贤的孩子气,好人的暗面,名士的小我,又成熟又天真,又漫长又短暂。矛盾本来就是统一,荒唐本来就是真实的一重。就如嵇康深知哪些是自己的所爱,苦口婆心,也因为深知其所不爱,令故事过早地告于尾声。

他们的痕迹与轨迹,让我们在这世间的体验,多了一重幸运,可以遥看或印心,原来名士这样美。

那些保身的道理,于他们是无用了,终究利益着后来的人,机缘合适的时候,自然也是一种警醒和开启。

△ 《荷花小鸟图》清 八大山人

嵇康死前,曾和儿子嵇绍说,“巨源在,汝不孤矣”,山涛还在,你就还好。

后来山涛举荐嵇绍任秘书丞,嵇绍问他缘由。

山涛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

我为你盘算很久了,天地四季都有消长变化,何况人呢。

你看,每一代的人都有自己的钟情执着,每一代的人也都会悟得这道理,四时轮换间,总是生生不息。

绵延中,何以托付这棱角自在,长短参差的人生呢,如果如白居易诗中所说,许多事,都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那么,就唯有如《广陵散》等吧。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里说:

“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他曾经兴高采烈

愿这乘兴而来的一生

不被辜负

还有一些,我们喜欢的内容

都是带着爱做的

(点击文字或图片就可以看到啦)

世说新语,一份名士的写真

颜真卿 | 字迹是明证,愈看可爱的你

暄桐笔记 | 数鸭记

糊说 | 关于读书的建议

我们这个小世界的故事

文章、视频等内容为 Lstudio 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 | 联系我们:Lstudio@VIP.126.com

如果觉得《嵇康的心爱》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