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老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地产商为何依旧一往无前)

2023-05-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7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田园生活,还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忙碌都市生活?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已经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晚年生活谁不想怡然自乐,颐养天年。其实这就中国老年人的生活。

一、人口老龄化的今天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今年8月份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0%,0—14岁人口比重为22.9%,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中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1.9%,0—14岁人口占比降至16.9%,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

现在我国有将近2亿的老年人口,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他们备受社会关注和保护,并且因这群人所衍生的养老产业也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有专家预言未来养老产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这一预言惊动了各方神经。众多企业、商人、资金等开始进入到养老产业模式当中,地产行业更是如此,并且近几年众多一线房企将养老地产作为工作的重点,彼此竞争非常激烈。

二、养老地产要实现盈利困难重重

养老地产作为新兴产业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只能慢慢探索不断想尝试所以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多,要实现盈利更是困难,那么养老地产最主要的阻力和困难主要有哪些?

1.文化观念的冲击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持续加深并在逐步漫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但受到中国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等等传统的孝道早就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而养老地产作为新兴产业势必会对此造成巨大文化观念的改变和冲击。

2.政策支持力度大但落地困难

近几年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都纷纷出台了很多养老产业的相关利好政策,虽然对发展产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实质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在实际操作中融资、赢利性质的养老机构税费、养老用地、津补贴、监管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解决,所以养老产业的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3.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每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目前的我国的科学技术要与养老地产完美融合实现创新发展还很困难,像智慧养老软硬件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养老地产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对于像美国和日本这样养老地产融合性发展的技术模式水平我国跟他们的差距还有很大。

三、地产商对养老地产动作频频

对于养老产业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嗅到了这其中的商机,许多房企开发商都纷纷加入养老地产的新模式当中,这其中最受关注和颇见成效的应该还是恒大、万科和保利了。

1.恒大推出全新中国养生模式:恒大养生谷

今年恒大养生谷可以说是全国遍地开花,尤其在河南的郑州恒大养生谷和云台山恒大养生谷都相继开盘售卖,非常受广大购房者的喜爱,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2017年12月14日,恒大正式宣布推出全新中国养生模式:恒大养生谷。在恒大养生谷发布会中恒大健康集团董事长这样说过:“恒大养生谷是恒大健康的拳头产品,创建了全方位全龄化健康养生新生活、高精准多维度健康管理新模式、高品质多层次健康养老新方式、全周期高保障健康保险新体系、租购旅多方式健康会员新机制”。

恒大养生谷这个模式将通过“租、购、旅”会员机制向客户提供养生养老服务,一直引发业界热议。

在今年3月22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举办2018年全年业绩会。恒大健康董事会主席时守明于业绩会上表示,恒大健康目前已布局在三亚、海花岛、西安、郑州、镇江、湘潭、南京、云台山、重庆、沈阳、梧州、呼和浩特等12个宜居胜地落地恒大·养生谷,集团2018年度会员消费额为34.6亿元。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

2.万科入养老领域十年,构筑自身第二条增长曲线

万科作为最早一批进入养老领域的一批企业,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作为新兴产业万科不断摸索总结了多元化的战略业务,最初的社区内养老模式,到后来的社区嵌入型,机构型,CCRC型,万科在养老领域已经探索了数代产品,找到了大量经验,但还需要继续「试错」,寻找可以大规模商业化的方式,并且在全得到了复制。而这并不是结束也只是成功道路上的一小步。

自2010年推行住宅产业化、商业地产、养老地产三大战略后,他们已在杭州、北京已有多个项目进行了养老地产的相关尝试。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万科养老业务已布局16个城市,共储备带床位项目52个,可提供床位1万张以上,其中已开业项目中有接近5000床。

我们走得慢,但我们会走得很远。” 刘肖认为,养老业务真正的黄金时代可能是在10年甚至20年以后,而万科北方区域会把养老做成战略之一。他的自信来自于几方面:万科养老服务的精神内涵是倡导“邻里式养老”,它强调维系老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在产品方面,万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证集团的战略性协同;而万科生态的开放性也会吸引包括政府、企业在内的更多合作伙伴。这些都是万科养老越走越稳的保障。

3.央企的社会责任感,率先探索养老未来

保利地产作为央企面对国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相对于同行业进入养老领域更多了一分社会责任感,同样保利也是首批进军养老产业的企业之一,更是投入资源最多的宜家企业。

2012年,保利率先提出坚定“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思路,以和熹会、和悦会双品牌深耕专业养老领域。保利和熹会作为养护型长者照料机构,目前已成功落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总床位数近两千张,获得了市场高度认可。

同时,保利根据中国式养老对情感依赖和社会融入的需求与日俱增的现象。为了加强对老年人的陪伴,保利和熹会率先提出“时间银行”概念,长期组织了包括和熹学堂、义工探访、和熹币等38项文化娱乐活动,鼓励长者参与集体活动,在交流中获得安心的亲情陪伴。

保利规划用5年时间,在50个城市筹建80-100家和熹会;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则在未来3年时间,在30个核心城市筹建300家和熹健康生活馆,包括30家旗舰店和270家体验店。未来,保利预计在固定资产与运营资金方面投入50亿-60亿元。

如果觉得《养老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地产商为何依旧一往无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