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人人都爱吃 但吃1根=喝5勺油(还致癌 还能继续吃吗)

2023-05-1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凭借丰富的油脂和独特的风味

腊肠一直是无法取代的传统美食

切几片平铺在米饭上蒸熟

拌匀来上一口

简直就是大满足~

不过关于腊肠一直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腊肠太过油腻

有一种说法是

吃1根腊肠=喝5勺油

也有人觉得腊肠会致癌

……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一起来看看吧~

吃1根腊肠=喝5勺油?

在某种程度上,吃一根腊肠=喝5勺油的说法是成立的。

腊肉、腊肠主要是由肥瘦相间的猪肉,采用腌制、晾晒或烟熏的方式使其脱水以延长保存时间,这期间脂肪含量也得到了提升。根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的数据表明,生腊肉和腊肠中的脂肪含量分别可以达到 68% 和 48.3% 。

从重量或热量上来看,如果一根腊肠按一两(50克)计算,吃一根腊肠相当于摄入了24克多脂肪,确实相当于“喝”5勺油(1小勺大约5克)。

但是从营养成分上看,腊肠和食用油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腊肠里主要是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而食用油里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腊肠、腊肉会致癌?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将加工肉制品和红肉(未经加工的哺乳动物肌肉)分别划分为1类和2A类致癌物,但这主要是基于对致癌性明确程度的高低,而非它们致癌性强度或者“毒性”、危害性的高低。

某些食物被列入IARC致癌物清单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对这些食物的关注度,

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其摄入量,降低致癌的风险。

腊肉和腊肠为了延长保存时间,通常会添加大量的食盐,吃多了容易造成钠摄入过量 ,从而会影响心血管健康。

除此之外,腊肉、腊肠的热量和脂肪含量都比较高,过多食用也容易造成热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总体来说,适量吃腊味并不会带来额外的致癌风险,建议每周不要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内 。

哪些人不适合吃腊味?

孕妇

工业化生产的腊肉有时会添加亚硝酸盐(如亚硝酸钠),丰富肉的质感和风味的同时还能起到防腐、发色的作用。

但亚硝酸盐不仅是2A类致癌物,而且它还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发育产生致畸作用。

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

这类人群也要尽量少吃太过重口味的食物。

高血压和肾病患者

腊肉和腊肠中的盐分通常都比较高,同样以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生腊肉和腊肠中的钠含量分别可以达到763.9和1420毫克/100克,而成年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约折合2300毫克钠),所以高血压和肾病人群也不适合吃。

肥胖和严格控制体重的人群

作为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类人群也需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

腊肉、腊肠会不会过期?

腊肉、腊肠会过期,其保质期也受生产工艺、保存方式和条件所影响。

虽然腊肉经过了脱水处理,但水分含量不会太低,仍然具备能使微生物繁殖的水分活度(即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指标之一)。

而且腊肉脂肪含量比较高,如果保存不当容易出现脂肪氧化,产生哈喇味等不良风味而影响品质。

所以,腊肉需要在特定状态下(如真空包装等)保存,相对保质期会更长一些。冬天可放置在阴凉、通风处保存,夏天温度高、湿度大时需要冷藏。

另外,由于腊肉、腊肠是生肉制品,保存时也要注意

避免和熟食混放 ,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自制或选购腊肠/肉要注意哪些?

自制腊肠/肉

要选择优质的原料肉,腌制时控制好食盐的添加量,还可以使用一些香辛料,有研究表明香辛料能抑制亚硝胺的产生。

另外,制作时需注意环境的温度不要太低和湿度不要太高,以便于水分散发和特殊风味的形成。

选购腊肠/肉

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要在正规场所选择包装良好、外观正常、在保质期内的腊味。

食用腊肠/肉

注意彻底熟制后再食用,熟制时可以选择水煮或浸泡后蒸煮的方式,以减少食盐和亚硝酸盐等食品添加剂的摄入。

由于维生素C能对亚硝胺的形成产生阻断作用,因此可以和蔬菜一起炒制,或者食用腊肠/肉后适当吃点橙子、猕猴桃等水果。

总结

腊味是高热量、高脂肪食物,不要常吃或一次吃太多,水煮或浸泡后蒸煮的方式更利于健康,食用时可与蔬菜、水果搭配吃,保存时注意低温、低湿度。

来源:科普中国

审核:邵逸夫医院 营养科

如果觉得《人人都爱吃 但吃1根=喝5勺油(还致癌 还能继续吃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