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听声音知五脏健康)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大多数读者都会发声,每个人都声音都是不一样的,那么能够从声音听出健康吗?如何从声音看健康?一起和小编去看看如何从声音看健康的介绍吧!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

发怒爱喊肝火旺

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肝郁、防气结。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提到,常发“嘘”字音,对肝火旺、肝虚、眼疾都有保健作用。马上就要发怒的人多念几遍嘘字,也有助于自己调节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以免怒气伤肝。

狂笑不止有心病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

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心气足的人就会爱笑,笑声听上去也很爽朗,适度的笑可以疏通心气。如果一个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狂笑不止,就有可能是心出现了问题。同时,过多、过度的笑会耗伤心气。

如果多笑一会儿、多说一点话,就觉得心慌,气不够用,多为心气虚,就要注意保养心气了。养心的关键是学会慢生活,工作时间特别紧张,下班了就要刻意放慢节奏。食补方面,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都能益心气养心阴。六字诀中,常读“呵”字音可以补心气,对治疗心悸、失眠、健忘也有好处。情绪波动、喜怒无常时可以吃些山楂干,酸味的东西有收敛作用,能阻止心气太过涣散,保护心脏,又能疏肝解郁,让心情平静下里。

唱歌没底气脾虚

脾,在志为思,在声为歌。因此,如果一个人歌声洪亮,脾就应该比较健康。相反,如果一个人脾胃有病,唱起歌来就会声音低微,没有底气。生活中,饮食不规律会把脾气打乱。

养脾的关键时期在长夏(7月初~8月初),结合健脾、祛暑、化湿等方法进行调补,可以吃些绿豆、莲子、丝瓜、陈皮、鸭肉、鲫鱼等。六字诀中,常读“呼”字音可以培养脾气,对脾虚、腹胀、脾胃不和、食欲不振都有好处。

哭个没完肺气弱

肺,在志为忧,在声为哭。和脾类似,如果一个人哭声洪亮,说明肺气强盛。相反,如果总是声音很小地哭哭啼啼,就可能是肺气虚弱的表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如此。另外,即使哭能宣泄情绪,但还是不要经常哭,哭得涕泪交加会伤肺气,哭得浑身是汗会动了心气,就连流眼泪本身都会动肝气。养肺的首要工作是保持情绪开朗,别像林黛玉那样悲悲凄凄。另外,每天早晚细细嚼食核桃仁1~2枚,生姜2片,也能养肺气。六字诀中,常读“四”字音有助于外感伤风、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而气短等症状的治疗。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

总是哼唧肾不好

肾,在志为恐,在声为呻。一个人如果总是哼哼唧唧,可能是肾出了问题,由于元气藏于肾,人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不会太好。不过,人在极度痛苦或快乐时呻吟,是身体在调元气的表现。补肾要注意腰的保养,久坐伤肉,上班族要勤活动,伸个懒腰,搓搓腰背,都助于养肾。补肾的食物有羊肉、韭菜、龙眼、山药等。六字诀中,常念“吹”字音可以缓解腰腿无力、潮热盗汗、头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

肝对应的声音——呼

肝气过盛或肝阳上亢的人,常常容易发怒,同时大呼小叫;肝气郁滞的人,常常会长吁短叹,发出“呼呼”的声音。这其实都是人体一种不自觉的自救行为,通过向外呼气发声来减少肝气的郁滞。如果肝气郁结,建议多吃山楂、萝卜、茴香、莲藕等行气的食物。

心对应的声音——笑

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就会爱笑,而且笑得很爽朗。适度笑可以疏通心气,增进健康;笑得过多、过度则会耗伤心气。《说岳全传》中就曾讲过,牛皋抓住老对手金兀术后,“大笑而亡”。因此,笑也不要过度,否则就会有害健康。

脾对应的声音——歌

如果一个人脾的正气特别强,说话的声音就会非常洪亮,唱起歌来也嘹亮,底气足;如果一个人脾气虚,那么说话的声音就非常低微,唱起歌来也就没有底气。唱歌多了也会耗伤脾气,因此爱唱歌的人要多吃山药、大枣、蜂蜜等补脾益气的食物。

肺对应的声音——哭

如何从声音看健康

如果一个人肺气很强盛,哭的声音非常洪亮;如果一个人肺气虚,那么哭的声音会很低微。常爱哭哭啼啼的女孩子多半肺气虚,只能“呜咽”。悲伤的时候哭泣是一种正常的宣泄,有利于健康。但如果经常哭,就会损伤肺气。所以爱哭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些银耳、百合、海蜇、柿饼、枇杷、荸荠、无花果等补肺的食物。

平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和器官发出的声音进行辨别,提早预防和治疗自己身体内的疾病。

口中发涩暗示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就是嘴巴没味,总有一股味道,经常发涩,那么口中发涩暗示什么?一起和小编去看看口中发涩暗示什么的介绍吧!

口中发涩暗示什么

1、口涩

口涩,指口中自觉有一股涩味,常见于神经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一般只要调整好睡眠时间,必要时用点镇静剂即可消除口涩。但需注意,有些恶性肿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觉苦涩。

2、口香

口香,指口中自觉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多见于糖尿病(消渴症)的重症。应即刻进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3、口咸

口咸,是自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一般,多见于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中医认为,口咸多为肾虚所致。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称之为“肾阴虚口咸”;若兼有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多、阳痿带下、舌胖脉沉细等症,属肾阳不足,肾液上乘,称之为“肾阳虎口咸”。

4、口酸

口中发涩暗示什么

口酸,是口中自觉有酸味,多见于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常伴有胸闷胁痛,恶心、食后腹胀、舌苔薄黄、脉弦等症状。

5、口辣

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味或舌体麻辣感。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因为辣味是咸味、热觉及痛觉的综合感觉,所以自觉口辣的病人舌温可能偏高,口辣的病人舌粘膜对咸味和痛觉都较敏感。中医认为,口辣多为肺热壅盛或胃火上炎所致。常伴有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状。

口腔异味怎么办

1、消毒

用淡盐水漱口,能杀菌消炎。

2、咀嚼甘草、茶叶或花生米

咀嚼时间越长越好,让食物本身特有的香气充分分解出来,有效净化口气。

3、苹果和其它酥脆多汁的水果(例如梨、桔子)

它们皆富含纤维,咀嚼将促进唾液产生,具有刷洗口腔的效果。

4、香料

可以买一些香菜或是茴香种子,在餐后或是喝了咖啡之后,咀嚼几颗种子有助于口气清新。

5、酸奶

每天两次半杯无糖酸奶可有效降低口腔内的氢化硫含量。

6、使用丁香清口散

它的成分包括人参、丁香、薄荷、麦冬、茯苓、山楂等中药,成分丰富,用于洗漱口腔,能快速治疗口臭,清新口气。

口中发涩暗示什么

7、薄荷茶

取10g薄荷,2g绿茶冲泡饮用,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有辛凉,行滞消积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有食滞腹胀患者服用。

如果觉得《如何从声音看健康(听声音知五脏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