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是药三分毒(中医所说的“毒”在哪儿)

2023-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科幻网11月12日讯(刘亚珠) 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出自明代医家刘纯,原文《药治通法补遗》,意为凡是药物,其本身都会有一定的毒性。

刘太医为了研究药物和食物中的毒性和药性,通过以囚试药研究了5000多种中药材得出结论,中药中充斥着大量的毒药和无效药物。

他强调在配制中药时,即使用的是无毒的药材,也会具备一定的毒性。《黄帝内经》中将药物分为了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也要求在治病时“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意思是用最猛且味儿重的药,病去十分之六即停药以此类推。

古人的毒药是一切药物的总称,它们曾将毒与药并列,通常用“毒性”来表达药物作用的强弱,“大毒”指的是气味性能最猛烈的药物,“小毒”则反之。刘纯也在《药治通法补遗》里说:“药以去病,非养人也,故人食之不受,谓之三分毒矣。”药物本来就是用在驱除疾病,并非像今天的药膳或补品一样有营养能被人体所接受,所以被称为毒,因此一般有毒的药材,并不能称之为药。

中医药学“毒”的概念较为广泛,具有多义性,与现代药理中所指的毒性不同。药物的效果和毒性,本质上都是由药物的作用来调节人体决定的,如果超出人体必要的限度,就存在毒性,因为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果觉得《是药三分毒(中医所说的“毒”在哪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