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别扯了(酒量不是多喝就可以练出来的)

2023-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如果有人和你说“喝醉了第二天接着喝,这样酒量就可以练出来了”,千万别信,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坏。

那为什么有的人确实是越喝越能喝,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喝的酒(乙醇)进入人体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绝大部分在肝脏进行代谢,仅2%~10%由肾、肺排泄。酒精在进入肝脏后,首先被乙醇脱氢酶分解成乙醛,乙醛是引起肝损害的主要祸首,它的毒性是乙醇的15倍。因此,肝脏为了活的更久,就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把它变成对人体无毒性的乙酸,最后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所以,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是解酒过程的关键,也是决定一个人酒量好坏的关键。如果这两种酶含量高、活性正常,那酒量就好,如果有一种酶含量不足,就很容易醉酒。

乙醇脱氢酶,大部分人体内含量都还算比较正常。而乙醛脱氢酶含量不足,这类人就是一喝酒就脸红的那些人。

所以别再信什么脸红的人更能喝了,脸红的人更不能喝!喝酒脸红那是因为乙醛代谢能力差,致使乙醛聚集过多,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和身体皮肤潮红。

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个酶的量是先天性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有人说自己天生酒量好,这话没毛病。

而所谓的越喝越能喝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长时间连续的酒精刺激,致使中枢神经兴奋阈值提高。说人话就是神经被麻痹了,不再灵敏的反应你醉酒了(因为醉酒是大脑对身体的一种保护,提示身体不能喝了,防止你喝死)。实际是更能喝了吗?并不是,只是更多在死亡边缘试探而已。不信且看那些喝酒喝出事,哪个不是平时自诩“能喝“的。因为中枢神经被麻痹以后,喝酒喝到量(身体酒精中毒)却感受不到而没有停止喝,从而酒精中毒出事。

那那些解酒药,解酒法子有用吗?值得买吗?

想说,照顾好自己的钱包。

目前尚不存在后天增加人体乙醛脱氢酶的法子,所以那些号称快速解酒的解酒药自然也不能。而且大部分解酒药,都不是药品,而是保健食品,不管剂型是片剂、胶囊、口服液,还是成分包含葛根、枸杞、维生素、氨基酸,基本都是智商税。

而有些解酒药吃下去以后看起来舒服了很多,可能是添加了一些镇痛消炎或者胃粘膜保护剂,让你看起来觉得自己酒量棒棒哒,实际上酒精对身体的损害一点也没减轻,甚至还可能掩盖酒精的毒性症状,延误就医造成危险。并且喝酒之后本身肝脏的压力就很大,现在还需要代谢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是“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蜂蜜也不解酒,蜂蜜中的果糖能够增强乙醇到乙醛这一步,但没办法增强乙醛到乙酸这一步。

浓茶、咖啡更不解酒,它们均有强利尿作用,不但会加重身体脱水,还会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损伤肾功能。而且咖啡因和茶碱均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加快心率,二者与酒精的兴奋作用相结合,会加重心脏负担。

头孢,解酒!头孢加酒,唢呐一宿!这个是“真“解酒,永远不会再喝了,不开玩笑的。啤酒也不行,别拿啤酒、果酒不当酒!

那到底有没有法子解酒呢?

有啊,少喝酒多吃菜(废话)、多喝水,其他的交给时间和命运吧。

能增加酒量吗?其实还是可以的,规律生活,加强锻炼。不是说喝酒看状态嘛,保持好的身体状态自然能喝一些。因为那两酶虽然没法增加,但是可以提高它们的活性啊,看那些兵哥哥,不都挺能喝的。

那些护肝的有用吗?这个问题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要是有人问,就接着写一期怎么护肝。

我是老唐,一个研究养生却想写武侠小说的营养师,关注我一起探讨如何科学的活更久。

如果觉得《别扯了(酒量不是多喝就可以练出来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