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果时光能够重来 我仍然愿意……”致敬抗疫英雄(听听他们在第一线的亲身经历)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1月23日小年夜,钟鸣紧急奔赴武汉支援,成为“上海最早逆行者”;张文宏金句频出圈粉无数,更是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还有一位位90后、00后,穿上防护服治病救人……9月29日下午,在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8位抗疫英雄讲述了在第一线的亲身经历和战疫故事。

将上海答卷写在每一位病人身上

1月24日,上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作为全国著名的感染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任命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第一时间带领专家组入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重症病例往往全身多脏器、多系统累及,病情瞬息万变。”张文宏说,“专家团队‘八仙过海’,各种治疗手段,充分权衡、反复讨论,中西医密切结合、辨证施治,每个病区心理医生入驻。很多人问我上海方案是什么,我们的方案就写在每一位病人的身上。”

很多人最开始认识张文宏,是因为他的一番硬气讲话,而后更是被他的无数科普金句圈粉。白天看病,晚上写科普……疫情期间,张文宏每天的时间都是按分钟安排工作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他所带领的团队就疫情数据走向、封城决策、“小汤山”建设、世界卫生组织宣布PHEIC事件、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返工复工注意事项等热点话题不断发声,依靠专业的解读和通俗的语言进行科普,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很多人说,“看到张医生这么说,我就不慌了”。

张文宏说:“我们医生能做的很有限,但可以通过科普,引导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战士。上海的科普效果很好,保证了所有的政策能够被充分理解和执行。外国专家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们叫市民在家隔离,他们不听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们‘在中国,我们充分沟通,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方式就是科普’。”

他还通过视频对话意大利、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的医学专家、政府官员,分享中国抗疫经验。他表示,“我们不是在教别人怎么做,只是让大家知道中国做了什么。否则全世界无法理解,一个国家为什么可以用2到4个月就把疫情完全控制住。这在整个传染病历史上,也是很难理解的。看未来,我们始终要为下一个寒冬做准备,我们会更加强大,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如果时光能够重来,我仍然愿意……”

1月23日,武汉封城,虽隔千里,一江连心。

当天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接到国家卫健委发出的紧急调令,立即奔赴武汉支援,成为了“上海最早逆行者”。

“在武汉战斗的75天,是把10年20年要发生的喜怒哀乐高度浓缩了塞进脑子里去。如果时光能够重来,我仍然愿意背上背包,踏上那列开往武汉-麻城的列车。” 钟鸣说。

1月24日除夕夜,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在报告会上,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回忆了出发时的情景,“那天晚上冬雨沥沥,起飞时,我看着舷窗外万家灯火,医者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们的逆行如果能换来武汉、湖北乃至全国的平安,那真是太值得不过了。”

1月26日下午,医疗队正式与金银潭医院交接阵地,接管了两个病区,真正的战斗正式开始!

“医生进入病房要穿上防护服,一天下来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每接触一个患者就要洗手、用酒精消毒,一天二十几次下来,皮肤都有了深深的褶皱;在严密封闭的防护设备下,每一次呼吸都要比平时费力几倍……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因为我们深知,只能逆行,不能后退!” 郑军华说。

大年初三晚上,上海唯一一支全部由护士组成的医疗队紧急出发,浦南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晓静作为领队,带领16个区40家医院50名护士奔赴武汉。

时间就是生命。在短暂的岗前培训后,28日晚上队员就开始进入隔离病房工作,50名护士作为“加强力量”被分到重症ICU、次ICU和普通病房等11个科室。

“2020年的这场抗疫斗争,我们收获太多的感动与力量,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2400万上海人民做我们的强大的后盾,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回到上海,我们继续参与到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护士的工作是平凡而又辛苦的,但是总有那些温暖的瞬间,令我们心生感动,继续坚守。” 李晓静说。

1月28日,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带领来自上海40多家医院的148位战友,火速集结奔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

“期间,我们共救治了332位危重患者,成功率高达83.7%,但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努力使治疗窗口前移,不断摸索重症患者一人一方案,切实有效地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亡率。我们团队曾成功救治武汉新冠患者中年龄最大的103岁老人,也救治过远嫁武汉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奶奶,充分展示了我们上海医疗队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实力。” 陈尔真说。

疫情不仅对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心理危机。上海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是第一个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医疗队,通过面对面咨询、开设微信平台和公众号等方式,帮助患者和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摆脱疫情带来的心理危机问题,促进早日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

去时暖江城,归时江城暖。疫情期间,上海由市、区两级109家医疗卫生单位组成了9批次、11支医疗队、1649名医务人员支援武汉。

全力以赴铸就魔都最强结界

同样绷紧神经的,还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

调整应急体系以便快速响应、召开专家会议进行风险评估、紧急摸排人员和防控应急物资、密切监测疫情动态……疫情之下,疾控中心一夜之间切换到了“备战”模式。

作为中心副主任分管卫生应急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孙晓冬带领团队和病毒交锋在看不见的战线,为的是遏制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疫情期间,实验室检测成为确诊和排除疑似的关键。检测结果决不能出错,一旦误判,将造成延误治疗,甚至是疫情扩散的后果。让我们自豪的是,疾控中心的实验室检测了几万个样本,迄今为止,没有一例错判。

这要求实验室技术人员既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精密的操作,又要有十足的忍耐力。在实验室局促的空间里,大量实验设备密集运转导致环境温度始终保持在38-40度,全副武装10分钟就会让人大汗淋漓。但实验人员为了尽快检测出结果,一进实验室就至少要待6个小时,这期间不吃不喝,精神高度集中。” 孙晓冬说。

从1月份开始,24小时轮班制就没有中断过,近3万份病例和人员样本、6万余件食品和环境样本检测结果均诞生于这个狭小的房间,牵动着全市千万人的心。

随着海外疫情升级,防控境外病例的输入成为新的重点。疾控中心抽调了50多人,派驻到上海两大机场,直接和海关、口岸、120等多部门对接工作。他们每天整理来自各方的海量信息,并源源不断地传回防控指挥部,成为实施防控措施的依据。

孙晓冬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已制定了98个专业技术方案和多个专项防控方案,为政府调整防疫策略提供技术支持。第三届进博会召开在即,我们正在倾力落实各项公共卫生保障措施……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疫情不退,疾控人决不能后退半步!”

90后、00后冲锋一线治病救人

在疫情的战场上,还有一群年轻的身影。

他们是90后,有的甚至是00后,他们和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其实他们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上了防护服。

疫情之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90后护士戴倩刚刚援滇回来,又马上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2月18日,上海第八批医疗队集结,从号角吹响到踏上征程,只用了24个小时,戴倩就是其中一员。

她瞒着父亲,剪短了长发,悄悄收拾行囊。临走那天,爸爸才得知她要去武汉。戴倩第一次看到,那个平日里跟谁都乐呵呵的爸爸,哭了!

戴倩说,“我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代表上海458位援鄂的90后护士,代表火线入党的55名90后的医务工作者,汇报我们在疫情和考验面前,身在他乡用青春的力量展现青春的担当。有人说,90后是‘来不及断奶的妈宝一代’。但我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其实90后也是勇敢、努力的一代人。我和千千万万个90后一样,昨天还是你们眼中的孩子,今天我们正在成为新时代共和国的脊梁,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工作室负责人范士广跟随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拍摄记录下了最一线的画面。

他们的第83位采访者,是中山医院副院长朱畴文。范士广清晰记得,朱畴文刚坐到摄像机前,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

“他说,那些披挂上阵的医生护士,百分之六十都是九零后。刚刚到武汉,他送那些小医生、小护士去上夜班,看着他们穿防护服,挨个走进污染区。他很难受:都还是孩子啊,就这样上战场了。后来,谈到医护行业,他又充满了自豪。” 朱畴文回忆说。

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朱畴文说,在武汉待了一个月、拍摄了近60T的素材、回来又整理素材一个多月后,他对想要记录的英雄主义有了这样一种感悟,“我们正在记录的这段历史,是多么庞大又复杂的叙事,它可能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振臂一呼的英雄,它是深重灾难下,众声喧哗中,一群平凡人所展现出的人性和品格。“

【来源:周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如果时光能够重来 我仍然愿意……”致敬抗疫英雄(听听他们在第一线的亲身经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