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美食往事丨(“辣”与夏天其实很配哦)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恰逢伏暑天,高温肆虐,清淡膳食如取莲子冬瓜一类炖汤饮用最为“合时”,但人生中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辣味鹤立鸡群,它与其他四味相辅相成,秋冬寒令,一锅热辣最为受人追捧。而在此时,“辣”遇到活泼热闹的夏天,舌尖上的辣是眼前突然炸开的奇妙烟花,低调“点缀”生活,却自有潇洒风流,尝过就会使人惦记着,久不久在心中回味一番。

遥看古时百姓起居生活,吃辣风靡一时。而且,这“辣”不仅是指红辣椒瘦瘦长长身材里隐藏的“火辣”,还有“辛辣”、“麻辣”。

早期中国带辣味的食材主要有三种:花椒、姜、茱萸。西晋周处撰写《风土记》曰:“椒、欓、姜为三香,则自古尚矣。”《本草纲目》中说:“食茱萸,味辛而苦,土人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为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还有葱、蒜、韭菜,它们的味道也是自带“辛辣”本性。

花椒家族里有“麻椒”,其味辣且芳香,能使人的口舌麻木到近乎失去“味觉”,尝过方知何谓“麻辣”。

辣椒是“舶来品”,它的出现俘虏了不少中国吃货。最早在康熙六十年,有《思州府志》记载了辣椒:“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思州,就是今天贵州的前身,又据《贵州通志·物产》《黔南识略》证实贵州是我国辣椒吃用的起点。

辛辣、酸辣、麻辣、火辣相互交融,在历史上撞出了火花,构成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夏天。

品辣,终于成了无尽的享受。

四川有泡嫩姜,取鲜子姜切片,泡进盐水里发酵,又加红糖、白酒、香料包增香,清香扑鼻,酸甜咸辣,脆嫩的姜片最适合佐粥享用。

陕北有“辣子凉粉”,用绿豆面煮浆、晾凉,切成粉条加酱、醋、辣椒油等拌匀食用,一大碗凉粉在手,酸辣开胃,夏天的热也在丝丝凉意中被咽下肚子去了。

岭南地区又常见“蔬果酸”路边摊,人们用各式瓜果切片拌入辣椒盐、糖食用,甜脆、酸辣、微咸,在夏夜的凉风中徐步逛街,这是最好的消遣零食。

在我的老家小镇,“红糟酸”别有一番风味。犹记得家中外婆还健在时,每年的夏天她都要忙活着将一个个酸坛子给填满:甜酒糟里掺了红曲粉,做出来时艳艳的红非常好看,老人家忙着洗洗切切,把白萝卜、紫姜、木瓜、辣椒、藠头一样样用盐“杀”去水分,埋进酒糟里让它们发酵。好几周工夫过去,酸坛子大功告成,她的儿孙辈们又添了许多挖坛寻宝的乐趣。儿时,我总是被外婆的好手艺“馋死”,一开酸坛子,我的双眼就忍不住放光。

暑天,辣的滋味实在妙,任胃口红红火火,生活过得痛快与爽利,吃时会汗流浃背,夏之清爽却是随风吹进了心里。

文/甘婷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美食往事丨(“辣”与夏天其实很配哦)》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