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皇帝是天天吃满汉全席吗(吃完饭后他们都用什么刷牙)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经常看到电视上,皇帝吃饭的时候,顿顿都是百十道菜,几乎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可以用来作为吃食。

实际真是这样的吗?

皇帝贵为天子,穿龙袍,住宝殿,行以车辇代步,食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的。

清朝在入关前,他们的吃食以东北特产的粮菜、野物为主要食品。入关之后,他们便仿照明朝宫廷按季节征收地方贡品来尝鲜。

由于此举,天下的美味珍馐尽汇宫中,清朝皇帝的饮食才开始发生变化,大大改善和提高了原本的饮食结构和烹饪技术。

在皇宫中,饭不叫饭,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

皇帝每日有两次正膳,一般卯时进早膳,未时进晚膳。

每膳一共有120道菜,另外还配有水果、主食、粥品、咸菜。

正膳过后一小时再加一次小吃,虽然皇帝一天只吃两次,但也绝不会饿着,每隔一小段时间,御膳房就要做一些点心、小吃给皇帝食用。

历史上,顺治和康熙二位皇帝都以节俭著称,所以正餐120道菜的规定井未实际执行。

顺治皇帝亲政的时候,重视吏治,注意与民休息,取之有节,所以膳食上没有铺张浪费。

康熙皇帝生活在盛世的上升期,却最重节俭,严戒奢华,不仅自己如此,更要求王孙大臣要注意节俭,不要因为膳食味道好就多吃,应该选择对自己身体有益的食物。

康熙皇帝一膳只吃一味,多余的都赏给后妃或者随行人员。到了夜晚便休息,更不会去进食。

雍正皇帝信奉佛教,常常吃白菜豆腐。

乾隆皇帝饮食讲究养生之道,因此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清宫饮食十分丰富,而且他不分四季早膳前都要进食一碗冰糖燕窝。

乾隆皇帝喜欢吃肉类食品,但是吃杂粮、蔬菜的习惯也没有改,他尊崇饮食粗细搭配、粮菜互补的合理膳食,不吃太生冷或者太上火的食物,吃的量要刚好,不暴饮暴食,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乾隆皇帝对饮食的注重,也使他对宫廷饮食的等级和份额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标准。

皇帝、皇太后及皇后的正膳为48道菜,而且48道菜里面已经包括了主食、水果、粥等。

皇贵妃与贵妃有24道菜,妃以下的则是12道菜。

嘉庆星帝也遵行这个制度。

到了道光时期,清朝开始走下坡路,皇宫里面财政紧张,道光皇帝不得不节衣缩食,也因此成为清朝历位皇帝中生活最简朴的一位。

他一年四季饮食都只有5道,即使除夕、元且也不例外。

皇帝总是自称“孤家”“寡人”,这在吃饭问题上体现得最明显,自己一个人在专设的桌子面前单独进餐,这在民间被称为“吃独食儿”。

但皇帝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就他一个人,膳食上殿后,由尝膳太监先把每道菜都尝一口,接着几个戴白袖套的太监根据皇帝的喜好和习惯把膳食摆好,而且每个菜品里都要放上一枚用来测毒的银牌。

吃饭时更有太监会为皇帝布菜。餐桌边会另外设有几案,方便赏赐大臣用餐,被赏赐者大都站着吃,有时即使不饿或者不想吃,也必须吃,而且还要磕头谢恩饮食这么讲究,装盛的餐具肯定也不会过于随便。

事实上,皇帝的餐具一般都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质地也是上乘的。

但饮食过于精细,对牙齿有很大的损害,然而古代没有牙膏,如何保护和清洁牙齿也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清洁牙齿的记载,当时人们就已经会使用酒、醋、盐水、茶作为漱口剂来清洁口腔、杀菌解毒。

唐朝时期,著名的医师孙思邈在医书中写道: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久了牙齿会更加坚固。

内廷的御医们为了伺候好尊贵的主子们,更是费尽心思研究制作出一种被称为“牙散”的牙齿清洁保健品。

“牙散”是用青椒、花椒、白矾再加入中药旱莲草起熬煮,去掉渣滓后,炒成干并磨成细细的面,盛在器皿中,上呈给皇帝、后妃们使用。

通常,皇帝、后妃锦衣玉食,吃的东西膏粱厚味,很容易因为上火而导致牙疼,御医们对症下药研究出一款叫作“白玉膏”的秘药,只要贴在患牙的牙根上就可以治疗牙痛,疗效显著。

如果觉得《皇帝是天天吃满汉全席吗(吃完饭后他们都用什么刷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