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帝王之功 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1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道”的精髓是用来养身的,其剩余的部分也可以用来建国立家,最后的糟粕则可以用来统御天下。由此看来,帝王所建立的功绩,在圣人看来不过是些微小之事,并不是可以全身养生的。

从“道”的这些功用中让人想起了“真人”和“圣人”之分。道家是重生的,“道之真以治身”,所以“真人”是一个与道合一的形象圣人是真人的形象落实在古代君王的身上,圣人是以真人为基础的。

“圣人”和“真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圣人在治身之余还要治国,是“存诸己”之后的“存诸人”。所以,真人独来独往,彷徨于无有之乡,逍遥于广漠之野。而圣人则要领导整个人世间。圣人符合真人的要求,与天合德,但同时圣人又能以其淡漠无为使世间有为,成为生、万民以至万物的主宰。

真人是“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的人,而圣人则是“智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田子方》)的人同是入道,真人和圣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圣人入道的最初目的不是要治理好国家,道家的治国是修真中无为的一种。

道家主张“舍诸人而求诸己《庚桑楚》,“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人间世》在道家的使命中,道不是用来治国和普度众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在养生上,圣人是不及真人的,因为“真人”更倾向“存诸己”,“圣人”则更倾向于“存诸人”。“圣人”要以真人”为基础,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所以“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

汉武帝东巡时,见有老父在田里锄地,该人红光满面,不像年老之人,汉武帝便问其有何道术。老父回答说:“臣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教臣绝谷服术饮水,并作神枕,枕中有三十二物臣行之,转老为少,黑发更生,齿堕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百八十矣。

古代的帝王将相都很注重养生之道,现代人也越来越重视保养自己的身体,然而怎样做才是真正地对身体好,很多人还没有弄明白。自然养生是养生中最为客观、最有效果的,摒弃那些昂贵的滋补品,回归到自然中,定能得到健康的体魄。

社会上有一个通病:在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一点也不顾忌身体的健康,可以说是在用健康换金钱;到了晚年的时候,身体已经在年轻的时候拖垮了,于是再用金钱买健康。

虽然很多人都明白金钱是买不到健康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在干着用消耗健康来换取成功的傻事。因为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养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经常被挂在嘴边,但真正理解的人却不多,因为人们总是在身体的疲劳与保养之间循环,因为眼前的事很多,而身体只是一个前提。为了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我们应该记住“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要“完身养生”就不能执著于“帝王之功”。

如果觉得《帝王之功 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