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重整方正(平安补全了医疗生态大拼图)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撰文/ 韩璐 编辑/ 史川轩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过一句话:金融是平安的现在式,医疗是平安的未来式。

10月中旬,平安医疗板块的旗舰成员平安健康举行了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对外披露了战略2.0升级规划,推出家庭医生会员制,完善O2O医疗服务闭环。

几天后,平安医疗板块又迎来了新成员——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且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挂牌。

两地的服务中心,分别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深圳龙华医院等为试点标杆,这是平安参与方正重整的新项目,也是事关全局的新探索。

这项新业务,为平安医疗生态圈补上了一块重要“拼图”——线下实体医院,其“保险+健康”服务模式的蓝图,已慢慢从轮廓勾勒转入细节描绘,日渐清晰。

补上“拼图”

2020年9月,平安披露过庞大的医疗生态圈战略。

按照规划,医疗生态圈构建“五大抓手”——政府、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以旗下超过12家子成员公司,线上线下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打造价值增长新引擎。

当时的布局中,就差一块“拼图”:实体医院。

半年后,机会来了。2021年4月,平安参与方正集团重整。

新方正的医疗健康板块,主要以北大医疗产业集团为主体,坐拥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为旗舰的十余家医疗机构,另有北大医疗信息技术、北大医药股份和北大医疗产业园等产业。

这样,至关重要的实体医院板块,纳入平安麾下。新挂牌的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便是依托于此而生。

平安的这一新业务,将输出综合性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高端体检、健康咨询、健康风险干预、慢病管理、营养运动指导、心理和睡眠健康、绿色就医通道等综合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同时融合保险规划、保险支付等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有场景、有服务、有温度、有频率的一站式服务。

以深圳的高端健康管理中心为例,诊疗面积超17000平方米,开设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肿瘤科、医学美容科、中医科等特色科室,可提供从诊疗检测、医学数据跟踪、疾病早期预警、治疗方案个性化定制、整体康复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工作组执行组长高国兰介绍,背靠北大国际医院,平安(北京)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已打造“1家旗舰中心+5家健康管理中心”的架构,可提供多层次医疗服务保障以及健康管理,截至目前,其服务客户已超过百万人。

据高国兰透露,平安在前期还尝试了多种‘保险+健康’创新项目,包括人员体检、医院体验日、线上线下健康讲座、医院服务包、健康险产品、平安小站等。

这些探索,预埋了伏笔。

未来,代理人可以借助实体医院,为客户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医院及专家也可借助平安各类平台,服务更多的患者。

双轮模型

“保险+健康服务”,平安正在尝试用两条腿走路。这种努力,可追溯到2014年,平安健康定位为线上的医疗服务入口。

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其他平台不同,平安健康一开始设立的商业模式就不是一家在线医药平台,而是能与平安金融主业具有强协同性的医疗健康服务产品,包括了家庭医生、连接了线上线下医疗资源的O2O服务,来满足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全方位的健康需求。

之所以跨界医疗,或者说有底气设定这样的大而全的健康生态蓝图,平安管理层并非随意为之,有珠玉在前。

目前,全美最大的健康险公司是联合健康(UnitedHealth Group),2020年的营收为2571.41亿美元(约合1.76万亿人民币),约等于2个中国人寿。

联合健康的保险模型与众不同,不只满足医疗保险需求,而是以“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管理式医疗,来提供客户健康管理服务、药品福利管理以及数据技术等服务。

如此一来,保险公司从事先预防到事后治疗、复诊等全面介入,支付、就诊、保健等环节全流程可控、可管,既可管理健康,又能保险控费,降成本,形成闭环。

联合健康的业务结构大体“双轮驱动”:保险营收占比为60%,贡献了55%的营运利润;健康服务营收占40%,贡献了45%的营运利润。

凭借“医险结合”的打法,联合健康的业绩和估值,优于传统险资。

2016-2020年,联合健康的核心财务指标稳步提升,营收年复合增速为8.61%,ROE也增长至24.9%。

论盈利水平及确定性,管理式医疗服务优于保险,联合保险的估值水平也长期领先传统寿险公司。

以2020年末PB(市净率)为例,美国联合健康的估值5.10x,大幅高于信安金融0.87x、大都会人寿0.58x 和美国保德信金融0.47x。

须知,中国平安目前的PB只有1.14倍,如果它能达到联合健康的PB估值,其市值将会从9000亿人民币,飙涨至约40000亿,可与腾讯、阿里鼎足而三。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则为平安“保险+健康”的模型进化,提供了机遇期。

去年年中,平安健康作为平安集团的健康旗舰,率先进行了2.0战略升级。

新战略中,平安健康告别了1.0阶段注重用户注册量第一、在线问诊量第一,转向注重用户的质量与服务生态的完善上,在渠道、服务和能力三大方向升级。

并且在横向拓宽上,专注于产品和服务。由医疗拓展到健康,打造更多元的产品线,包括消费医疗、健康管理、保险等形式。纵向延伸,用力于线下资源,精心构建了“五大网络”,全面触达医生、医院、就医服务、检查检验以及药品等。

今年10月,平安健康再次将2.0战略升级,聚焦B2C用户、家庭医生会员制,完善O2O服务。

新的会员制以“1个家庭医生+5大专业服务+1个会员健康档案”为核心服务内容,按需匹配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疾病管理、慢病管理、养老管理五大场景资源,为每名用户生成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会员档案,协调安排线上、线下的医疗健康服务。

平安这套B端、C端作为抓手、线下线下医疗资源打通的模式,正逐步接近管理式医疗,进一步明晰了其商业闭环完全区别于医药电商、在线问诊等当下常见的互联网医疗模式。反而以孵化于平安母体、融合多元渠道、贴合本土需求的中国式“联合健康”模式,将自身价值最大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院长助理王国军教授认为,平安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模式,将保险与医疗深度融合,顺应了国际健康管理发展趋势,也满足了国内民众医疗健康需求。

平安人寿首席产品官胡庭洲表示,平安不只提供“单一保险产品的风险经济补偿机制”,还将以差异化医疗服务,建立起融合“前端健康管理、中端专业保障、后端高效解决”的综合性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多项产品与服务已先后落地。

比如,平安健康与平安寿险联合,在重疾险保单中增加了“臻享RUN”服务,以专业家庭医生和专业健康档案为基础,可覆盖健康、亚健康、慢病和疾病四大健康服务场景,该服务覆盖了2000万+寿险重疾保单客户,咨询满意率达98%。

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则是最新的落子。

加速周期

那么,成就中国版“联合健康”,成功关键在哪?

王国军提及两大核心要素:第一,拥有医疗机构;第二,具备强大的健康风险管理能力,让用户少得病、不得病。

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的落成,则标志着基本要素已成型。

“平安与北大国际医院联合,加上平安科技、寿险产品线一起,可依托健康管理来释放业务优势。”王国军说。

一旦“保险+健康服务”的链路摸索成功,经由平安多种资源的强力加持,有望在全国快速复制。

从用户基础看,平安在33年积累了2.2亿的个人客户,寿险、产险、健康险等产品线丰富,且能提供银行、证券、投资等综合金融服务;

在医疗生态来看,平安在政府服务端、线上服务端、支付端、技术支持等多领域,均已全方位布局。平安健康与平安其他成员公司和医疗资源打造的O2O模式,已经在诸多医疗服务场景中得到了认可。

如今,线下医疗资源加持后,平安线上线下的医疗商业更为全面。

单以技术和数据储备为例,平安创建了全球最大的五大数据库,覆盖3万种疾病;拥有1000+医疗专利,囊括全球顶尖医疗科技,远程诊疗覆盖2000+疾病,准确度超90%,医疗AI助手更赋能了超92万的一线医生。

用户规模、医疗科技、O2O的商业模式,形成了"HMO +家庭医生+O2O"的中国式联合健康样本。

随着平安高端健康管理中心的落成,据了解,平安开始进一步探索“三步走”计划,夯实线下医疗网络资源,为“保险+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服务打牢基础:

1)提升医院服务体验

如在医院管理上,平安以自主研发的超级智慧医院系统,帮助医院简化流程、提升效率;在医生辅助诊断方面,推出AskBob医生站,帮助医生临床决策、搜索知识、研究辅助等。

2)强化医院业务能力

例如,借助平安线上医疗数据库+线下实体医院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体检项目,包括检前检中检后的附加服务。

3)强化医院学科能力

平安的骨干团队携手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医教研和产学研的成果转化领域深入合作,并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打造成标杆医院。

新的模式下,保险与健康服务相互协同,医疗生态反哺金融的模型,也已验证。

2021年上半年,平安寿险超20%的新增客户,来自医疗服务用户的转化,占比逐步提升;平安使用医疗服务客户的客均寿险保单数、客均寿险保费,均为不使用医疗服务客户的1.4倍;使用线上问诊客户的加保率,是不使用线上问诊客户的3.7倍。

就平安而言,“保险+健康”的生态闭环已渐成型,正在加速完善的阶段,未来可期。一个双轮驱动的平安,有望开启增长的新周期。

如果觉得《重整方正(平安补全了医疗生态大拼图)》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