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膝痛病——冬季防寒胜服药

2023-06-0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韩良

膝骨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膝关节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1.1亿膝骨关节炎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中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约为60%-70%,而75岁以上人群高达85%。膝骨关节炎严重损害了我国人民的心身健康,许多骨关节炎膝痛病患者因为膝痛,限制了上下楼活动和出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膝痛病临床表现具有疼痛、拘挛、活动受限、重着无力、畏寒怕冷等风寒湿邪气特点.中医属“痹症”范畴。又称“骨痹”、“鹤膝风”等。《内经》云:“痹,闭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许多膝痛病患者朋友反映:疼痛症状的加重也与寒冷潮湿刺激有很大关系。我们观察其发病机制复杂,诱因较多。自古许多医家认为痹症成因多以“肝肾不足,邪气妄入”为主。《素问气穴论》篇中与骨痹相关的论述也说道“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指出了骨痹发病因素主要是寒邪久积。目前研究也表明与生活环境、寒冷潮湿刺激有关。

我们都知道冬季要保暖防寒,往往身体躯干捂得比较严实。许多年轻人爱美,穿着不注意腿部防寒,裤子比较单薄。这就给了寒邪可乘之机。初入冬季的时候,阳气下沉内敛,人体的刚悍之气——卫气会被不断损耗,对于一些中老年人,肾阳不足或气血不能濡养关节时,关节局部就会是一个大的漏洞。膝关节处于人体下焦,本身寒凉湿气就容易侵袭下盘,所以一旦保护不好膝关节,极易引邪入里。

治疗方面:中医治疗辩证论治,治疗风寒湿型膝痹病时常予以:补肾阳,强筋骨,祛风,除湿,散寒。运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以补肾阳强筋骨为法。寒者热之,温热治疗和日常保暖是预防措施和治疗策略。中医疗法常见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治、针灸、手法治疗、练功康复等方法。

中药内服方法从痹的角度来论治,主要依据为本病“本虚标实”的特点,包括补虚和祛邪或补虚兼顾祛邪。主要以补肾养肝健脾益气为主。中医药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

中药外治疗法:膝痹病部分病例可见关节周围拘挛疼痛,畏寒怕冷。此多因风寒湿邪气凝聚,或血瘀气滞导致脉络不通,关节不得气血濡养温煦。则选用辛温走窜药物,取其温通作用,热敷热熨关节。配合红外线照射等现代科学方法帮助药物吸收。

针灸治疗,包括毫针针刺、灸法、皮内针、针刀等治疗方法。其中毫针针刺治疗膝痹病临床较为常用,中医认为关节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为主的病症可通过针灸治疗,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邪无所依附,痹痛得解。灸法有温阳散寒,扶正祛邪功效:局部选穴艾灸可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其他疗法,如手法治疗、练功康复等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弹性,以提高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锻炼为主。

其实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膝痛病通过治疗都能处于稳定期。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防止症状反复加重,或症状轻微时及时治疗,防先于治,防寒胜于服药。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韩良

如果觉得《膝痛病——冬季防寒胜服药》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