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漫话茶味第35期:从喝茶到品茶(决定你品茶能力提升的是口腔记忆)

2023-06-0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品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总是捉摸不定,无法抓住其中的关键特征,大拙就这个问题深入的思考了一番,我们知道,人的感官中味觉是最有记忆度的,会记得儿时母亲做饭的味道,也会记得学校食堂里的味道,不管是吃的还是喝的,当我们遇到难忘的美食时,味觉和脑海中的记忆总是能联系在一起,久久不能抹去。

决定你品茶能力提升的是口腔的记忆

这种口腔的记忆,除了我们通过口腔的味蕾来感知茶汤里“苦涩甘甜香”的滋味和润度、饱满度、喉韵等复合感以外,还包含着当时当下品茶者自身的身体状态,形成的一种味觉记忆。有时我们会发现一次深刻的品茶,能一直记住当时的茶汤感知,当这种状态经历多了以后,我们的口腔对茶汤的变化会越来越敏感,对茶的理解和品鉴能力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大拙认为,从喝茶到品茶,决定你品茶能力提升的是口腔的记忆。

味蕾的敏感度来自整个口腔,而非单一区域

既然,口腔的记忆来自于味蕾的感知,那么,要提升品茶的能力,我们还是要搞明白一些基本的逻辑关系和认识上的犯的错误,每个人的舌头包含口腔内部整体的味蕾大约有一万个,每个人的味觉敏感度也不一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品茶的文章描述人的味觉地图,以此在品茶的过程中感知茶汤的滋味,舌头上特定区域专司一种味觉,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而舌两侧,则负责品尝酸味和咸味。这就是常说的“味觉地图”。

实际上,"味觉地图”并不存在,分辨各种味觉的细胞存在于每一个味蕾内,而味蕾在舌头表面和口腔内都有分布,因此舌头上有味蕾的区域都能对所有味觉进行分辨。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哺乳动物的味觉能够识别五种基本味道:甜味、鲜味、苦味、酸味和咸味。也就是说,我们品茶时的用的是口腔的整个内部,包含舌头、口腔上颚、下颚及整个喉部来感知茶汤里的滋味和强度。

学会自己泡茶,掌握泡茶的经验对品茶很有帮助

我们喝茶和喝酒毕竟不相同,白酒也好,红酒也好,是瓶装的液体直接进入我们的口腔,而品茶,是从茶叶到茶汤,冲泡时候的水质,水温,泡茶技巧都会影响茶汤的汤感,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恒定的泡茶方式,比如专业的茶汤审评方式,当然,大多数人品茶的过程不可能都使用专业的审评方式来品茶,往往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会泡茶,懂得泡茶时的一些经验,能帮助我们在品茶过程的稳定。

强度的感知训练,需要长期的喝茶经历

品茶时,我们对于茶汤强度的认知一般以,茶汤的粗细、浓淡或重轻、厚薄来形容茶汤在口腔里滋味感知“苦涩甘甜香”的呈现,这种强度的感知或是口腔的敏感度,一般需要长期的饮茶过程才能训练出来的,而当我们口腔对于强度的感知有了一定基础后,入口后的生津、回甘、层次感、饱满度、收敛性、喉韵,这些复合感也会随之敏感起来,复合感的体现是茶汤从入口到吞咽后,当我们闭口时感受茶汤掠过口腔后的反应而来。

当然,也有天生口腔特别敏感的人存在,大拙就曾遇到过,一些人天生就具备敏感的味蕾,但是,受上帝眷顾的人永远只占人类的小部分。大多数的我们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训练,才能得到独特的品茶能力。

嗅觉的感知训练,是学会区分茶品质的重要一环

在品茶过程中,大多数人对于香气的嗅觉反应是相对迟钝的,可以说,只能闻出香气的高低之分,而很难从中分辨出香气、香型与茶汤品质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品茶时的闻香,分为三个部分或是三个环节,一是干茶的香,二是醒茶后的香,三是茶汤里的香,这三个环节的香,都跟茶的原料、工艺、陈化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体验茶品质的重要一环,干茶中淡淡的,自然的干茶香,会影响着醒茶后的香和茶汤里的香。

而不同香型的特征,诸如花香、蜜香、兰香又是不同产区或山头的茶的最重要的风格特征,要区分香气的差异,除了长期饮茶经历,可以尝试着闻一些水果,鲜花等植物的香型,形成一些脑海里的类比。

精准的描述术语,做一些笔记

当我们遇到一些难以形容茶汤感觉时,需要搞明白一些专业术语,这些术语对于我们品茶时的记忆非常有帮助,甚至可以尝试做一些自己品茶时的笔记,当然,每个人在品茶时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在形容茶汤汤感带给自己的感受时,所用的专业术语也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记录自己在品茶时的感受,从而提升自己的口腔记忆。

如果觉得《漫话茶味第35期:从喝茶到品茶(决定你品茶能力提升的是口腔记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