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专家提醒:盲目调理或将适得其反)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8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如果有一些药物恰巧又是食物,既可用于防治疾病,又可当作饮食之用,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那就是比较完美的养生食材。

谷医堂中医馆王娟医师认为药食同源药材就能做到药食两用。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认为很多食物也是药物,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神农本草经》更是根据药材能否直接食用,将中草药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三级。上品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中品有毒或无毒,应斟酌使用,治病补虚;下品多具毒性,不可久服,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药食同源的药材因相对其它药材副作用更少,而属于药材中的上品。

目前,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物质已多达110种。其中,有我们所熟知和经常用到的山药、山楂、马齿苋、甘草、百合等。

既然药食同源的药材服用起来相对安全,那就等同于食物吗?可以随意地进行食疗吗?王娟医师告诉大家,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王娟表示在运用药食同源的药材调理身体时,要根据药食的特性及人的体质、病情,来合理应用,否则会越调越乱,适得其反。

药材有“四性”,寒、热、温、凉。寒凉药材可以清热泻火 ,适用于热症;温热药材可以温里散寒,适用于寒症。此外药材又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且对应入肝的药效;苦味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对应入心的药效;甘味补益、和中、缓急、调和药性对应入脾;辛味发散表邪、行气、活血 对应入肺;咸味具有轻坚、泻下对应入肾。

谷医堂中医馆王娟医师提醒大家应该正确根据自身症状及药食同源药材的性味,选择合适的药食同源药材,应用正确的方法服用,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通讯员曾小佳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如果觉得《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专家提醒:盲目调理或将适得其反)》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