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西营养学观:以人为本与以食物为本

2023-06-1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6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中医营养学是怎么来的

是古代“真人”通过自己尝试食物或药物,观察自身的反应得出的结论。这种结论是经过抽象的、总结的,是经过几千年验证的,是具有普遍性的。

“真人”是什么人?是能感受到天地、气血变化的人。就像神农,传说他的胃是透明的,吃进去什么,都能观察到它在身体里的反应。“真人”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反应特别灵敏的人吧。他能感受到食物吃进去身体里后的反应。

西医营养学是怎么来的

西医营养学,它是通过用仪器检测某种食物的成分得出来的。如果人体缺维生素B,它就叫你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或者直接吃维生素B片。这何偿不是一种“缺啥补啥”?

中医营养学是通过观察人食用某些东西的反应得出的,是“以人为本的”;西医是通过检测食物成分得出的,是“以食物为本”的。

中医“以人为本”,西医“以食物为本”

同样的东西,猪吃和人吃是不一样的,这和食物本身的营养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中医营养学是以人为本,这个“人”甚至可以具体到不同时刻、不同心态、不同情绪下的人。

同样是米饭,正常情况和生病情况下吃,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失去了这种感受,我们已经感觉不到食物吃进去身体之后所产生的变化了。

我们都应该懂点中医营养学

中医营养学,渐渐地被西方医养学取代了。我们言必称营养素,甚至连有些中医养生文章,都是披着中医的外套谈营养素。

徐文兵说,“真正的中医,其实是独立于西方医学体系外的一门认识真理的学问,其发现的真理更加精细,更加入微,所以我觉得中西医不应该互相反对,应该互相参考学习。”

既然大家体系都不一样,又怎么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别人呢?

如果觉得《中西营养学观:以人为本与以食物为本》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