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日本专家:“这一物” 清理血液(温和溶栓 常吃 血管难藏血栓)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血栓,就像附着在血管中的“泥巴”,不仅会阻碍血液流动,而且随时随地都会堵塞血管,威胁人的健康。

据调查,我国一些大城市,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大约占总死亡人数的54%以上,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心脏血栓疾病死亡的人数要高达70%以上,远超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人数。

血栓并不是突然在血管中形成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如血管受损、血液流速放缓、血液黏稠度增加等情况。时间长了,就会促进血栓形成。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老化变硬,也是促进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平日常吃些有助清理血液可溶栓,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来保护血管健康是很重要的。

日本专家:“这一物”,清理血液,温和溶栓,常吃,血管难藏血栓

在日本有句口头禅“纳豆顿顿有,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可以说明,日本人对纳豆的重视。据调查,日本1.35亿人大约有90%以上的人都在食用纳豆这种物质。日本的心脑血管发病率仅为0.4%,与日本人民长期坚持吃纳豆来保护血管是密不可分的。

纳豆

日本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纳豆中含有的纳豆激酶,是一种具有血栓溶解作用较强的酶,能显著溶解血栓,而且纳豆激酶在人体内作用时间长达8-12小时,能温和、持续地溶栓。

长期食用纳豆,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清理血液,清除血管腔废物,减少血管外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有效地平稳血压。

“3事”易促进血栓形成,少做

1.长期吃咸食

咸食中通常会含有大量的盐,而大量吃盐是导致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痉挛,促进血栓的形成。因此建议大家平日最好清淡饮食,成人每天摄盐量最好不超过6克。

2.长期吸烟

烟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会引起血管缺氧,甚至营养障碍,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液缓慢,从而会促进血栓形成。另外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血液粘滞性增高,使血液变稠,从而易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吸烟。

3.长期久坐

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液流动的速度放缓,易促进血栓形成。据科学,每静坐一个小时,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增加10%,坐90多分钟,便会使膝关节血液循环降低50%,会让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建议大家每坐30-40分钟左右,最好起身活动5-10分钟,来促进一下血液流动。

做“3事”远离血栓

1.喝两杯水

据研究,早上4-8点是人血液黏度最高的时段,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突出,而血液黏稠度增高,易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在血液黏度高峰期前后,常喝两杯水有助稀释血液。

研究发现,睡前喝杯温水(200毫升,大约少半瓶矿泉水瓶的量),早晨血黏度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有所下降;起床后早餐前空腹喝杯温水,也有助稀释血液,减少血栓的形成。

2.尽量避免劳累过度

经常劳累过度,或熬夜都会导致人休息不好,而使交感神经处于疲劳状态,引起血压流动,或血液动力发生改变,使血管发生痉挛,从而会促进血栓形成。因此建议大家平日应劳逸结合,预防血栓形成。

3.做促血流的小动作,预防血栓形成

勾脚

平躺在穿,将双腿自然伸展,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力绷脚,反复进行,每次3-5分钟即可,最好早晚各一次,这个小动作,可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伸懒腰

经常久坐工作的人,常做伸懒腰这个小动作,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动,预防血栓的形成。

人们在伸懒腰时,通常是先打一个哈欠,然后双手张开,头向后仰,腰往前挺,这个动作可以让四肢、腰背部等处肌肉得到活动,有助避免血栓的形成。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如果觉得《日本专家:“这一物” 清理血液(温和溶栓 常吃 血管难藏血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