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肝护肝常见的几大误区(你都了解吗)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肝脏作为五脏之一,它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解毒”器官。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导致肝功能损伤,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养肝护肝啦!很多人对于养肝护肝并不是非常了解,甚至只是盲从,有很多误区存在。下面铭医严选就为您讲解目前养肝护肝存在哪几个误区吧,正确养肝护肝该怎么做。

肝脏在人体器官中起代谢作用,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也成为药物损伤的主要靶器官。有毒的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肝脏。但是除了药物本身的毒性,多数药物介导的肝损伤也可能由人体对药物的免疫反应造成的。因此,并非只有有毒的药物才会伤肝,普通药物也有一定概率也会引起肝脏损伤,并且个体差异也是肝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果是药物直接损伤肝脏,通常与药物服用过量相关,这就像是肝脏处于超负荷加班状态造成的损伤;但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特异性肝毒性,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细胞攻击肝脏引起,往往难以预料,且与药物剂量没有相关性,个体差异大。

药物性肝损伤可以急性起病,也可以隐匿性发作,存在个体差异。药物性肝损伤通常出现在服用药物时至服药后的1个月。临床上也有患者在服药后数月,甚至可以长达半年或者1年后出现肝损伤。这类患者的症状隐匿,常常给药物性肝损伤的判断造成困难。

如果有明确的可疑肝损伤药物使用,简单且保险的方法就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常规肝功能检查就可以反映肝脏是否存在损伤

肝损伤早期或者轻症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只是精神状态不好、没力气、食欲差等不特异的表现,停用可疑药物,保肝治疗后可好转。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症状加重为肝衰竭,可能需要肝移植,甚至危及生命。

有些人认为如果感觉自己出现了肝损伤就自行服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就行了,不需要去医院进行系统性的治疗。但是目前尚无证据显示,两种或以上抗炎保肝药物有更好的疗效。在对于保肝药的选择上是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切勿盲目跟随身边的人及广告自行选择药物。

还有些人认为在饮酒前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起到完全保护肝脏的作用,从而忽视了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其实酒精对肝细胞的破坏是最直接的,也是肝损伤的原因之一,所以少饮酒或禁饮酒,才能保护肝脏。

有些人认为维生素、益生菌、咖啡有着保肝的作用,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充分的医学证据证实它们有护肝的作用。如果担心出现肝损伤,请及时就医,不要盲目服用保健品来代替正规治疗。

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养肝护肝呢?

首先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作息习惯和规律的饮食习惯,多运动、尽量不喝酒,稳定情绪,如果出现肝脏损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针灸推拿及饮食搭配等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来调节机体平衡,创造修复环境。

以上就是养肝护肝的几大误区的全部介绍。每个人的营养状况、免疫力、饮食习惯等都会有所差异,所以当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时,应先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再结合医生的建议和个人计划,制定对自己有效的养护计划。

如果觉得《养肝护肝常见的几大误区(你都了解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