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年纪越大 越要少吃米饭(澄清:关于老年饮食的3大误区)

2023-06-1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民福康话健康#

“老刘啊,你怎么就吃这么点饭啊?”

家庭聚会上,刘大爷吃菜非常克制,米饭都只盛了一小碗,作为东道主的孙阿姨看到之后,不免担心地问:“是不是我做的饭菜不好吃啊?”

“不是不是,”刘大爷连忙否认,“我是听专家说,上了年纪之后,老年人应该少吃点米饭啊面条之类的主食,不然会得糖尿病!”

孙阿姨将信将疑:“没这么夸张吧!我天天吃一大碗米饭,也没见我得糖尿病啊!”

近年来,关于老年人养生,各种言论层出不穷,不仅是老年人在关注,连青中年也经常会了解一下,为将来做打算。可是,在各种各样繁杂的信息里面,我们怎么筛选出正确的,避免误入雷区呢?本文今天就带大家了解老年饮食的那些事儿。

假的,别信。

进食多少,不会直接和年龄挂钩。有不少的老年人,一大把年纪了,还是十足的“干饭人”,每天的碳水摄入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健康,也看到很多节食、摄入低碳水的老年人,反而把自己养出了病,所以“年纪越大越要少吃米饭”这种说法,显然不合实情。

去年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经刊登过一则研究,证实50岁以后,主食的摄入量和死亡率相关,而且研究还指出,适当增加主食摄入,反而能够降低死亡风险。而《柳叶刀》里面,也证实了适当增加主食摄入,对于延长寿命的积极意义,这也能够帮助判断。

不过,看事情要全面,这句话对于某些老年人而言,其实还是有一些启示作用的。

对于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而言,碳水化合物虽然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但同时也会增加体内的糖含量和脂肪含量,是引起血糖升高、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类身体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如果增加精制主食的摄入,补充高碳水,或许不利于病情的控制。所以,这部分老年人,确实需要控制碳水的摄入。

当然,控制碳水摄入≠不吃米饭,像米饭、面条、馒头这类主食,吃还是要吃的,为了给机体供能,但是不要吃太多,每餐主食吃一个拳头大小就行了,多摄入一些蔬菜,用纤维素饱腹,或者是适当吃一点粗粮,也可以帮助控制热量摄入。

除了主食这方面,关于老年人饮食,其实还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吃东西,越烂越好

年老之后,胃肠道功能下降,而且牙齿脱落、牙龈萎缩,咀嚼能力大不如前,所以老年人吃东西,不能吃那些太过生硬粗糙有韧性的,像排骨、坚果、牛蹄筋、之类的,就不适合啃咬了,更适合吃一些软烂的食物。

但是要有个度,不能一直吃煮得稀烂的食物,会有两方面问题。第一,长时间的高温烹煮,会导致营养元素流失,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第二,长期吃软烂食物,虽然没有消化压力,但肠胃功能“不用则退”,只会越来越差,所以适当吃一些咬得动的食物,也是有必要的。

误区二:老年人要少吃红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红肉致癌论”甚嚣尘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食用白肉,代替红肉,但其实根本无法代替。

大家知不知道肌红蛋白?红肉的“红”,正是来源于这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促进机体的肌肉生长,维持肌肉状态,预防肌少症,所以平时吃点红肉还是有必要的。

不过吃红肉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红烧、油炸,要吃得清淡一点,尽量清炒或者炖汤;第二,不能吃太多,一周吃个3到5次就差不多了。

误区三:老年人节约粮食吃剩菜

首先声明,节约粮食本身肯定是没错的,是一个很好的行为,但是前提是,这份食物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才行。但是剩菜里面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存放越久毒素越多,吃多了会对肝脏造成损害。所以,夏天的饭菜尽量不要过夜,冬天的饭菜也尽量在两天之内吃完,如果吃不完的,就不要吃了,别舍不得扔,下次注意少做点就好。

总的来说,“年纪越大越要少吃米饭”的说法不靠谱,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不要长期吃软烂食物,适当摄入红肉,少吃剩菜剩饭,身体会更好。

如果觉得《年纪越大 越要少吃米饭(澄清:关于老年饮食的3大误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