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社会资本对中高端养老事业的选择:模式与案例

2023-06-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7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前言

养老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仅是需要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需要,还要照顾其精神、文化等各类需求,特别是活力老人群体。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2030年之后,不单是老年人口数量会发生变化,老人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当60后、70后成为老人一族时,这些人群受教育水平、支付能力显著提高,对于机构养老的接受度和认知度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也给市场产品供给提出新的要求。

而从2011年“9073”的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料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提出,目前我国的养老主体仍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非营利性机构,仍属于基本养老的范畴。在服务水平和专业度等方面远不能达到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其公益性特质也限制了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中高端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同时在其经济效益的带动下,会显著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缓解政府公共养老服务压力,提升社会养老供给量和养老服务质量,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

何为中高端养老?

根据养老服务业的经营性质和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可以将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分为基本养老服务业和中高端养老服务业两个层次。

具体可从以下5个维度进行划分:

1.服务对象

基本养老服务:狭义,特殊困难老人,包括城市“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抚养人,或者赡养人和抚养人确无赡养和抚养能力)老人、农村五保供养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广义,全体老年公民。

中高端养老服务:中高等收入老人。

2.服务项目

基本养老服务: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等项目。补贴主要是特殊困难老人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包括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一般以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失能半失能65岁以上城乡居民为补贴对象。

中高端养老服务:除包括基本养老服务所包含的项目外,还包括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娱乐、金融服务、休闲旅游、法律服务及残障老年人专业化服务等项目。

3.服务水平

基本养老服务:狭义的基本养老服务,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包括城市公办养老机构与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主要发挥保障、托底作用,在建设标准上实用适用,避免铺张豪华。广义的基本机构养老服务,到2020年的床位建设标准是每千名老年人拥有35-40张养老床位。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跟军老年人身体状况和家庭收入情况确定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标准。

中高端养老服务:一般包括独立生活单元,有一居到大两居等多种户型。此外还有各种公共活动空间,包括餐厅、咖啡厅、适宜老人的健身房、棋牌室、书画艺术室、教室、图书馆、茶吧、电脑房和中西医结合的诊所。

4.服务收费

基本养老服务:无偿或低收费。

中高端养老服务:使用者付费。中端养老机构:1500-2000元/人/月;高端养老机构:3500-4000元/人/月。

5.投资主体

基本养老服务:狭义基本养老服务,政府托底。广义基本机构养老服务,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投资为辅。

中高端养老服务: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

总结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基本养老服务业,是指国家为保障老年公民基本生活所提供的并为其财力可以持续承担的、主要通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付费的各项服务及补贴。中高端养老服务业,是指社会为中高等收入老年公民提供的服务项目更多、服务水平更高的各项高收费服务。

社会资本对“中高端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

社会资本参与中高端养老服务业,一是高净值人群的潜在养老需求的提升,市场前景的广阔;二是“中高端养老”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本对经济效益的需求与高收入老年群体对中高端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 高净值人群的潜在养老需求的提升

2017年9月6日,《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医养白皮书》在广州发布,这是胡润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发布对中国高净值人群(家庭总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人群)的医疗和养老市场全方位的数据。《白皮书》的调查聚焦在40~49岁的主力高净值人群。调查结果显示,自身健康、父母养老和子女教育成为主力高净值人群三大核心需求。对中国40多岁的主力高净值人群而言,父母养老比子女教育还要头疼。每个主力高净值人群家庭中,有3位平均年龄在73岁的老人需要赡养;超六成家庭有1位小孩需要抚养,高中及以下年龄段的孩子占比70%。在生活的困扰上,“自身及家人健康”以61%的选择率排名第一,其次为“父母养老”(57%)和“子女教育”(55%)。

(二)社会资本与富裕老年阶层的需求对接

1.社会资本对盈利性的需求

长期以来,养老问题一直由民政部门作为公益事业对待,养老机构投资的最大主体依然是政府,导致养老服务机构大都处在非盈利的状态之中。当前我国90%养老服务机构依靠每月收取老人交的养老费运营,资金来源单一,使养老服务过度依赖老人,导致老人缴费高低决定了所享受养老服务水平的差异,这种形式不利于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良性发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事业更注重高端养老服务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养老服务上更倾向于高端优质老年群体。为此,这些社会资本会以高投入创建高品质老年服务基础设施,以较高价格、高水平多元化服务吸引高收入老年人。这种社会资本参与,有利于社会形成良性养老生态,提升老年人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因此,要通过多元资金支持养老服务,积极推动“养老服务 ”融合发展形势,使老年人养老与医疗、保险、旅游相结合,增加社会资本获取利益。

2.富裕老年群体对中高端养老服务需求

胡润报告称,从2015-2017年3年的统计报告变化趋势来看,医养融合的中高端养老社区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感兴趣程度逐年提高,与2015年相比,高净值人群入住养老社区的可能性增长44%;相比2016年,表示“肯定会入住”的人群上涨50%。超过7成的主力高净值人群认为“一站式”综合养老方案是他们最为偏向的解决方案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追求一站式服务过程中应同时强调“专业”和“个性”两大需求,即“一站式”服务必须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上,且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差异化的个性方案。

一般来说,富裕人群也期望早日退休,去开始一段因曾经打拼经营事业而无法实现的人生。退休生活对于他们,往往是一种全新生活的起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们向往田园式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国内外旅游、美食鉴赏、棋牌益智类游戏是他们对退休后休闲方式的期望。此时,他们更关注健康养生,身体健康方能安享天伦,继续生活。以下是泰康人寿幸福有约项目作出的其高收入客户需求特征分析:

中高端养老服务模式案例——太申祥和山庄康疗型养老项目

(1)位置

太申祥和山庄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龙泽地区生命科学园区,北五环与北六环之间;近邻昌平线生命科技园站及地铁13号线龙泽站,自有班车每天6次往返于山庄与城铁龙泽站之间,公交线路较多,公共交通发达;近邻京新高速、京藏高速,自驾较为方便。

(2)土地

太申祥和山庄项目位于北京昌平区回龙观镇西半壁店村463号(生命科技园内),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整体容积率0.6。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形态主要为多层、平层、风格为明清王府主体建筑风格。

(3)规划

太申祥和山庄建筑群分为颐养苑、府邸、王府会馆3个部分。

最北侧的颐养苑是老人居住公寓,分颐太居、养申居、天祥居、年和居4个部分,共1000个床位。

颐养苑南面是府邸,府邸每座建筑都沿着一条“中轴线”分东中西三路展开。主线由正殿(大堂)、大堂后洗手间、梅春榭、天润厅、瑞珍楼构成五行。作坊为“行宫”和“太和书院”。右方为“太医馆”以及为享用山庄特别研制的养生膳食的场所。

东南侧为王府会馆,是一处集古典文化、传统中医、会议、娱乐于一体的养生保健会所。

(4)核心配套——医养结合、使用者付费

太申祥和山庄是北京市首批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以中医、养生为经营理念,其内的太医馆则是这个理念的实体呈现。太申祥和(太医馆)汇集了国医泰斗级四大名医嫡传弟子,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等60多位“皇城国医”。

太医馆提供中医临床诊疗服务,权威的专家会诊服务,全面的健康监测与评估服务,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服务。

具有配套的中药房,免费煎药;与301医院、北大医院和协和医院等综合医院的合作,为会员提供体验服务(包括常规体检、老专家体检和宇航员体检)。

太医馆会员的价格及服务项目:

(5)入住客户分析——高知识、高收入阶层中老年人

太申祥和山庄入住客户的特征:

(6)盈利模式分析——多元化的服务及收费方式

太申祥和山庄服务项目的盈利模式及销售额占比:

从太申祥和山庄康疗型养老项目规划、设计以及盈利模式来看,在满足交通、选址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更注重配套符合高知识、高收入老年人身份特性的建筑、设计以及提供符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康养服务。在盈利模式上,摆脱了传统依靠床位租金模式的单一资金来源,在专业化、多元化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使用者付费的方式,扩大资金收入来源,满足了社会资本对盈利性的需求。

来源:元立方金服 作者:余小茹

如果觉得《社会资本对中高端养老事业的选择:模式与案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