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食品饮料中期策略:关注高端 次高端白酒扩容(把握啤酒龙头)

2023-06-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90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9 分钟。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开证券,黄婧)

1、市场回顾

1.1 食品饮料板块收益率小幅收涨,估值有所回落

2021年初至7月26日,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1.86%,落后沪深300约11.70 个百分点,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3。食品饮料子行业中,其他 酒类(11.63%)、啤酒(8.54%)涨幅居前,软饮料(-1.84%)收益率 相对领先。白酒下跌8.24%,虽波动较大,但领先于板块,乳制品、调味 品跌幅超20%,显著低于板块平均收益。

2021年初至今,食品饮料板块呈现出波动较大的震荡走势,我们认为大 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初至春节):板块延续了2020年第四季度的走势,业绩确 定性强及业绩增速具有弹性的标的股价震荡上涨,其中白酒、啤酒、食 品综合、乳业等公司(如茅台、五粮液、老窖、重啤、安井、绝味、洽 洽等)超额收益明显。

第二阶段(2月18日至3月7日):市场出现明显调整,主要由于美国国债 收益率提升引发市场对后续流动性的担忧,前期涨幅居前、估值水平相 对较高的核心标的资金“抱团”出现松动。在此期间,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9.98%,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垫底,板块中仅黄酒、软饮料及葡 萄酒跌幅低于10%,其他酒类、白酒、调味品、啤酒等的子板块回调幅 度在24%-34%之间。

第三阶段(3月8日至6月7日):市场已白酒为首的标的开始反弹,我们 认为原因有三:1、部门高景气度行业标的上一阶段调整幅度较大,但基 本面没有发生变化;2、市场季报行情展开,后续股东大会亦强化标的基 本面,业绩成长性重新成为资金关注焦点;3、美国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 国内市场流动性改善。在此期间,食品饮料各板块表现出现分化,其中 啤酒、其他酒类及白酒板块(尤其是次高端板块)由于业绩增速超预期, 超额收益明显,而调味品板块因景气度下滑且后续竞争或加剧走势明显 弱于整体板块平均水平。此外,伊利定增、双汇发展管理层变动等事件 导致乳制品、肉制品两板块出现下跌。

第四阶段(6月8日至今):经过近三个月反弹,景气度较高的个股股价 大幅提升,其中舍得、知味香、李子园、水井坊等个股收益率一度超100%, 但随着部分食品公司传递谨慎预期、下调业绩目标及部分经销商反馈较 为消费仍为恢复,市场对板块景气度产生担忧情绪,以调味品、冷冻食 品及次高端白酒为代表的标的出现大幅回调。

个股方面,2021年初至7月26日,板块121只个股中,15只上涨,其中东 鹏饮料(183.55%)、海南椰岛(167.20%)、舍得酒业(148.63%)、 李子园(129.38%)及*ST西发(66.23%)涨幅居前。天味食品(-61.11%)、顺鑫农业(-453.56%)、盐津铺子(-48.81%)跌幅较大。

估值方面,截至2021年7月26日,食品饮料板块PE(ttm、整体法、剔除 负值)为43.89倍,较年初下降31.55%,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5。子板块中,软饮料及葡萄酒PEttm分别提升83.58%、42.41%,其他 子板块估值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回调,其中啤酒、白酒、调味品分别回调 20.0%、31.8%、34.0%。整体来看,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股价回调幅度 更大。

1.2 2021 年二季度机构持仓比例回落,但仍维持超配

基金持仓方面,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食品饮料配置比例为17.13%, 环比下降1.88个百分点,2021年上半年板块配置比例整体回落2.14个百 分点。虽然因流动性及部分板块业绩低于预期,持仓比例连续两个季度 回落,但由于白酒、啤酒等行业仍保持高景气,食品饮料的配置比例仍 处于近10年高位,维持超配状态,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较 第二名生物医药高1.12个百分点。

从子行业方面看,2021年二季度基金持有白酒股比例为14.36%,同比下 滑1.65个百分点,其中洋河、山西汾酒持仓比例逆势提升。大众品板块 持仓比例环比下降0.37个百分点至2.18%,其中啤酒板块配置比例为 0.57%,环比提升0.29个百分点,乳制品、调味品、肉制品的配置比例分 别为0.74%、0.15%、0.2%,分别下降0.39、0.11及0.12个百分点。整体 来看,2021年二季度国内机构更加青睐于业绩增速有较高弹性的标的。

外资持股方面,2021年上半年,北向资金对食品饮料板块持股比例呈下 降态势,由2020年12月30日的16.5%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13.74%, 持股市值下降259.15亿元,但食品饮料仍在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持股比 例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6月30日,外资持食品饮料标的市值超医药生 物876.77亿元。个股方面,2021年6月29日,外资持仓市值前30名中, 茅台(548亿元)、五粮液(262亿元)、伊利股份(100亿元)、海天 味业(81亿元)分别排名第1、3、15、21名。外资更青睐流通市值及流 动性较高、盈利能力较强、业绩确定性较强的标的,目前食品饮料基本 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因此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板块仍对外资有较强吸引力。

2、行业发展环境及趋势:消费复苏+新业态+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行业所处宏观环境逐渐回归正轨,但由于餐 饮业受影响较大、恢复落后于整体消费,因此基数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扰 动可能还将持续,但影响在逐步降低。后续行业基本面的新业态及消费 升级将提供发展机会,而市场可能会对流动性更加敏感。

2.1 宏观环境基本步入正轨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由于居家隔离引发的消费场景缺失,以餐饮 为首的社交属性消费额断崖式下滑。但随着我国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 社交场所有序开放,消费开始有序复苏。2021年1-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达174318亿元,同比增长25.65%,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8.06%。 聚焦餐饮行业,2021年1-5月,我国餐饮业收入达17789亿元,同比增长 56.78%,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虽然相较社零总额,餐饮行业的收 入较2019年同期增长较小,但也恢复正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社零总额及餐饮收入分别于2020年8月、2021年2月恢复 当月同比正增长,具有社交属性的餐饮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大、恢 复速度也慢于整体消费,因此我们判断餐饮业仍在恢复途中,低基数效 应或持续全年。在餐饮业恢复的带动下,部分相关的食品饮料公司,如 白酒、啤酒、餐饮渠道占比较大的调味品公司的营收增速也将受益于低基数。

相反地,具有必须属性以及以零售为主的食品饮料公司在疫情中录得较 高收入及利润,一方面由于替代效应使得零售端消费占比提升,另一方 面由于在需求提升下,厂家减少了买赠、促销等活动。高基数基本持续 至2020年三季度,预计2021年底至2022年上半年相关行业较为低迷的 业绩增速有望迎来拐点。

2.2 消费升级仍在持续

近5年,消费升级是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端白酒较为充分的 享受了消费升级红利,茅台酒吨价5年复合增速为9.5%,终端零售价格 更是上涨了357%。此外其他食品饮料龙头产品在做大基础产品的同时, 推出了高端产品,从而推动了核心业务吨价的稳步上涨。

我们认为,行业呈现的消费升级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2020年达4.38万元,近10年及近5 年的复合增速分别为9%、7%。由于可支配收入实现了质的突破,我国 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根据国新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比达 63.89%,较10年前上升14.2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流向城镇的流动人 口比重及流向城镇化率较高地区的流动人口比重仍比较高。人均收入质 与量的突破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降低,对品质及体验更加关注,因 此剔除疫情扰动,消费对GDP的贡献保持了60%以上的水平。展望未来, 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后经济的恢复及后续的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及财富 的不断积累,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将持续提升,叠加2025年城镇化率 有望突破65%,我们认为消费升级仍是未来推动食品饮料发展的重要动 力,且各品类高端、超高端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2.3 新品类、新业态快速发展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水平提升的同时,消费者需求开始多样 化发展。发达国家市场中较为成熟的消费品类加速进入国内市场并取得 快速增长。整体来看,以下三个方向孵化出了新品类:一是使生活更加 方便、简单,如预制菜、冷冻品的快速发展;2、随着互联网、数字化使 信息易于传播,广告途径更加多元化,新需求产生且消费者教育更加高 效,如奶酪销量高增逻辑的兑现、跨界合作频次的提升(如与调鸡尾酒、 冰激凌、奶茶、白酒等)3、更加注重健康保健,期望通过健康食饮预防 疾病,因此保健品、代餐等品类得到消费者追捧。

与此同时,渠道及业态也在快速创新。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社区团购 爆发式成长。社区团购是真实居住社区内居民团体的一种互联网线上线 下购物消费行为,是依托真实社区的一种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网 络化的团购形式。相较线下消费,方便省时、送货上门是其主要优势; 相较线上消费,社区团购模式对需求更为聚焦,互动性更强,且节省挑 选成本。这种团购+社区相融合的渠道模式于2016年初具雏形,2020年 迎来爆发式增长,主要由于新冠肺炎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根据艾媒 咨询,2020年国内社区团购市场交易规模约750亿元,同比增长121%, 预计2021年将达到千亿元,增速39%。

口相传提高了商品及平台的宣传新品的效率,因此促进了新品类的推广 与成长。短期来看,部分大厂商面临小品牌多元化、价格体系维系等挑 战,中长期来看,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了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对公司市场 调研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渠道灵活度、价格掌控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 要求,品牌及渠道能力强的公司及细分行业龙头仍将具有更明显的竞争 优势。

综上,我们认为在经济有望持续复苏、新业态新品类快速成长、消费升 级持续的背景下,下半年食品饮料板块投资可聚焦两条主线。

主线一:消费升级带来业绩高弹性。可关注高端白酒、核心次高端白酒、 高端啤酒。

主线二:基本面恢复带来业绩拐点。经营持续改善的部分次高端白酒。

3、重点板块

3.1 白酒:需求向好、次高端以上市场扩容

3.1.1 高端消费持续向好

行业“喝少点、喝好点”逻辑不断被验证。自2019年起,白酒产量开始 出现负增长,2020年因疫情影响,产量下降幅度更加明显,2019、2020 年白酒产量分别下降0.8%、2.5%。2021年1-5月,白酒累计产量同比增 长11.7%,其中1-4月,在低基数的影响下,白酒产量同比明显提升,5月 再次呈现同比下滑。与2019年同期相比,2021年1-5月产量累计同比下 滑2.49%。我们认为行业产量的下降主要由于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享 受的背景下,白酒的总需求在减少。

与此同时,规模以上白酒的收入、利润增速仍在增长。2020年,在疫情 的影响下,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1%、13.35%, 分别同比下降3.63、1.19个百分点,吨价提升约10%,客单价不断上涨。

目前,飞天茅台在多方控价政策以及传统渠道强制100%开箱等政策下需 求依旧旺盛,散瓶批价上涨至约3000元/瓶,普五及国窖的一批价格分别 为1000元/瓶及920元/瓶,淡季仍维持高位。2020年7月至今,茅台、五粮液、国窖一批价格分别上涨39%、4%、12%,2019年7月至今则分别 累计上涨80%、14%、23%。

由此,我们判断白酒需求的下滑并未影响高端白酒销量增长及价格提升, 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中国高净值人群(指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个 人)数量及可投资资产持续增长,尤其在疫情下,数值增速均超20%。 高收入人群壮大,且消费能力并未下降,高端白酒需求因此受益。2021 年一季度,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三家公司的高端产品均实现了量价 齐升,其中茅台酒营收增速约11%,五粮液及泸州老窖的高端产品营收 增速或超20%。

随着高端白酒市场的逐步扩容,消费者需求出现向超高端产品扩散的趋 势,三家高端白酒公司顺势开始布局超高端市场。2021年初,茅台提升 茅台酒非标产品出厂价,其中茅台生肖酒由1299元/瓶上涨至1999元/瓶、精品茅台由2299元/瓶上涨至2699元/瓶,提价幅度分别为54%、17%, 目前来看市场接受度较高,茅台的稀缺品牌形象为超高端产品的发展奠 定坚实基础。五粮液在第八代五粮液零售价站稳千元的基础上正式推出 了2000元以上的经典五粮液,并以此为契机构建经典五粮液营销服务体 系,抢占超高端市场份额,从而实现新一轮五粮液营销高质量发展。泸 州老窖方面,公司在近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表示,在国窖1573 全国化的 基础上,会考虑推进更高端品牌的建设。我们认为超高端品牌的成功打 造不仅会提升公司形象,更将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高端产品多元化。随着高端市场景气度的持续,能够给予消费者新体验 的新香型和新产品受到关注。目前馥郁香型内参、酱香型青花郎、国台 15年等,均呈现良好的动销及较稳健的价格走势。我们认为,在白酒千 元以上市场持续扩容的背景下,将会有更多品牌加入,竞争将有所加剧, 但总体来看,一方面茅五泸三足鼎立的格局较难被打破;另一方面新进 入品牌将会享受“蛋糕做大”的红利,提升公司整体价格体系及品牌价 值。

3.1.2 次高端快速扩容

量价齐升,持续快速扩容。随着2015年高端白酒动销快速恢复、价格持 续上移,自2016年起,次高端迎来复苏性增长。2016-2020年,次高端 市场容量年复合增速约25%,且价格带由原本的300-600元上移至了400-900元。2020年上半年虽因疫情使其对应的商务宴请、家宴等场景 受到较大影响,但并未对次高端市场的价格形成实质性影响,而随着下 半年市场的快速恢复,估计全年次高端白酒仍有17%左右的增长,容量 或达710亿元。2021年上半年,在疫情基本稳定、商务活动逐渐增多的 背景下,叠加厂商对疫情的预判、旺季充分备货及对团购、宴请等渠道、 场景的把握,强势次高端品牌如青花汾酒、剑南春、洋河梦系列等均呈 现低收入基数下的收入、净利润高速增长。

更多品牌进入,产品结构升级空间仍足。目前,剑南春仍然保有次高端 龙头地位,动销领先,汾酒天、梦系列紧随其后。但随着次高端市场的 不断扩容,更多品牌进入该细分市场。一方面,高端白酒公司旗下系列 酒强势进入,茅五泸三家公司先后均宣布了主品牌及系列酒的“双轮驱动” 战略,经过近两年对渠道和品牌的梳理,目前已经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茅台热”实质性的带动酱香型白酒发展成“酱香热”,郎酒、 习酒、国台等酱香型白酒企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已经在次高端争得一席 之地。

与此同时,随着高端白酒普五及国窖的终端零售价站上千元大关,次高 端价格天花板被提升至900元。但目前次高端的主流价位仍是400-600元 之间,600-900元成为核心公司的未来必争之地。目前,无论是包括古井 贡、今世缘、汾酒、舍得在内的传统次高端品牌,还是新进入品牌,均 开始布局600-900元市场,主要手段是推出现有系列品牌新品,如古井的 古20、青花汾酒的青30复兴版等。

我们认为次高端品牌仍在扩容红利阶段,排名仍有变化的可能。未来在 新价格带建立品牌形象并迅速提升规模、实现良好动销的品牌将成为次 高端龙头。

2.1.3 渠道改革

2015年至今,酒企开始多元化发展渠道。2018年,茅台开始着手对渠道 进行改革,加速落地直营、类直营渠道,包括与网上商城、商超的合作及提升直营店销售比例,五粮液也进行了类似变动。直营店销售份额的 提升即能有效增强公司对终端的敏感度,也能因示范效应提升厂商对经 销商的掌控力。

近期,新一轮渠道多元化展开。泸州老窖、五粮液在大本营试点将经销 商分为平台商及团购商,通过区别不同类型商家的考核任务使相应商家 或专注于流通市场,或专注于对意见领袖的营销,从而进一步提升效率。 而曾经专注于团购的地域性酒企今世缘则开始积极尝试平台商模式,大 商回款积极性及市场操作统一性均有显著提升。此外,继泸州老窖将渠 道模式由柒泉改革为品牌专营,近年来次高端白酒的汾酒、酒鬼开始独 立运营不同价位段的产品或品牌,将相关经销商完全区隔开,从而精细 管理不同品牌形象,并有效避免内部竞争。

我们认为,白酒渠道模式的改革仍会向着精细化、复合化进一步深化, 渠道模式的改善将显著提升酒企对动销的敏感度、战略的执行力、产品 矩阵的差异化经营能力以及与消费者的互动,从而不断推动业绩的增长。

3.2 啤酒:盈利能力提升,高端化进程加速

2015年以来,中国啤酒产量及收入进入下降通道,2020年啤酒产量及规 模以上企业收入分别为3411万千升及1369亿元,分别为2015年的72.34% 及72.16%。根据国际经验,若人均GDP超过1亿美元,啤酒消费量与GDP 不再呈现正相关关系。2014年、2020年,中国一线城市人均GDP及全国 人均GDP分别达到该标准,因此,我们推断虽然2020年啤酒消费量受到一定疫情影响,但2021年啤酒消费量大概率增速有限。

但是在产量、收入增速下降的背景下,2020年啤酒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 达到134亿元,较2018年提升9.8%。聚焦上市公司,除兰州黄河、燕京 啤酒外,其他啤酒上市公司收入增速近年来低速增长,但扣非归母净利 润自2018年来显著改善,与行业趋势一致,且改善幅度更大。我们认为 行业的上述变化主要来自于产品结构高端化及竞争格局的优化。

3.2.1 高端化加速

当前,我国啤酒消费结构呈现金字塔形。2019年,我国6元/550ML及以 下的低端市场占据超过68%的市场份额,为当前主流价位段,6-10元 /550ML的中端市场约占21%,10元/550ML则占10%。与2013年相比, 中高端产品消费量提升了约14个百分点,市场显著扩容,但是与其他发 达国家相比,中高端市场占比仍然较低,其中日本低端啤酒消费占比不 足50%,法国、韩国、德国则不足20%。

我们判断,未来3-5年,行业的整体消费结构有望上移,低档啤酒消费占 比有望快速下降至50%,且4-6元/550ML的价格有望提升至6-8元/550ML。 中档啤酒或逐步取代低端啤酒成为主流市场,且未来3-5年价格有望提升 至8-12元/550ML。目前,头部酒企正在重点战略性培育8-10元/550ML市 场,费用投放倾斜明显,销量增速有望快速体现,预计将成为未来3年主 要利润增长动能。

此外,华润、青啤积极布局高端市场,其中华润重点 发力Super X、喜力和纯生,高端占比达11%;具有高端基因的青岛啤酒 高端产品销量占比达22%,目前在山东、河北南部、陕西、河南、陕西、 甘肃等地中高端市占率均位于第一,纯生及经典1930销量今年有望双位 数增长。我们认为华润啤酒、青啤、重啤的高端形象有望充分获益于行 业高端化的发展趋势,而因消费者追求多元化而加入竞争的小型精酿啤 酒或进一步挤压中型厂商生存空间。

3.2.2 竞争格局进一步优化

啤酒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自2013年以来持续下降,中小企业因不断升级的 价格战退出市场竞争,市场份额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2020年,规模以 上企业数量为346,是2013年的72.16%。而2011至2020年,啤酒CR5从 70.28%提升了2.72个百分点至73.0%,除燕京啤酒外,其余四大啤酒厂 商市占率均处于上升通道。

目前,中国前五大啤酒公司均拥有自身优势地域。如华润啤酒在辽宁、 安徽、四川等地具有绝对优势,嘉士伯在西北部地区较为强势,青啤则 在山东、山西及陕西地区市占率大幅领先对手。当市占率相对对手具有 明显优势时,企业将在该地区获得可观的规模效应,利润率提升,相应 的,竞争对手在成本压力下逐渐被挤出市场。因此,我们认为在优势市 场基本定型的局势下,此前拖累行业盈利能力的价格战大概率难以上演, 且区域龙头的市占率仍有上升空间。

同时,2016年前,规模以上企业的亏损面持续扩大,2016年时亏损面高 达33%,2017年亏损情况出现显著拐点,2019年亏损面下降至22%。这 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的退出及2016年起头部企业关停亏损工厂。嘉士伯 自2015年开始清理工厂,2019年,华润啤酒停止运营7间工厂,同年青 啤关闭2家,并计划未来关闭、整合10家工厂,这些低效工厂多来自2014 年前的并购及跑马圈地。随着低效亏损工厂的关闭,企业运营成本降低、 运营效率提升,业绩显著改善。

3.2.3 吨价上涨将对冲成本压力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贸易摩擦的发生,2020年以来啤酒企业主要 原材料大麦价格及主要包材玻璃、铝的价格均呈现上涨态势。其中进口 大麦价格同比上涨20%,玻璃上涨80%、铝上涨37.5%。2020年,大麦 及包装材料占啤酒企业营业成本的65-70%,毛利率水平约为40-55%, 因此将会对毛利率带来15-21%的影响。然而我们预计啤酒行业龙头公司 2021年的盈利能力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因为公司有望在多个维度提升 产品吨级:一是可对现有产品进行直接提价,二是开发中高端新产品, 三是现有产品中高端产品销量不断提升,四是在品牌逐步形成影响力后 减少买赠促销,再叠加对生产材料价格的管理,我们认为中长期来看成 本上涨不会影响啤酒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4、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超预期变化导致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 争加剧导致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消费税征收政策变动导致行业税率上升; 相关行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影响公司业绩;因销售增速下降、改革推进 不顺利等导致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国内外宏观经 济形势急剧恶化。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

如果觉得《食品饮料中期策略:关注高端 次高端白酒扩容(把握啤酒龙头)》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